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 《人力资源》2006,(8S):34-35
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劳务派遣机构的一种形式。即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查询人才库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最终人选,然后,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聘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最后,派遣机构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区域劳务协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有效地实现就业资源优势互补,由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08杭州市校企合作技术工人供需对接洽谈会”于3月24日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是杭州市举办的首次大型校企合作供需对接洽谈会,也是该市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服务年”、着力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难、打造“名城强市”和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3月30日,河北省2010年大型劳务洽谈活动在石家庄人民会堂盛大举行。从洽谈会规模、活动内容、进场用工单位和求职人数,均在石家庄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4.
A初识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劳务派遣机构的一种形式。即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查询人才库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最终人选,然后,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聘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  相似文献   

5.
王斌 《人力资源》2006,(15):34-35
A 初识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用人单位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劳务派遣机构的一种形式.即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查询人才库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确定最终人选,然后,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聘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最后,派遣机构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6.
“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如服务中介合同、加工承揽、技术服务等。“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务合同是确立民事、经济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劳动法范畴。同时,二者确定待遇或报酬的原则方法不同。务合同中的劳务报酬是按民法通则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的。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报酬,同时,用人单位还应依法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待遇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保用品。  相似文献   

7.
《东南置业》2010,(8):93-93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10闽商百强论坛于9月7日在厦门隆重举行。海内外知名闽商企业家、专家学者就增强闽商交流合作、推动闽商新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现场对话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承晓 《价值工程》2014,(18):170-171
劳务派遣为用人单位摆脱了繁杂的事务负担,帮助用人单位规避在劳动保障管理以及劳动争议等方面的风险和责任。但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上升及用工范围的扩大,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复杂,劳动纠纷及维权投诉也越来越多。作为企业,如何不断提高派遣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谈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其基本运作程序为:劳务派遣组织招用人员(以下统称劳务人员)并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派遣劳务人员到用人单位工作,向用人单位收取劳务费用,向劳务人员支付劳动报酬,最终达到赚取劳务管理费用的目的。其突出特征是实现了人员所有和使用的分离,即"管人单位不用人,用人单位不管人"。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用工模式,加速了劳动力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社会就业,受到广泛欢迎并得以迅速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的权益常常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务派遣作为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劳务派遣是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通过将员工派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方式进行的劳务活动。雇佣关系与劳动使用关系分离是其一大特点,即派遣机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负责员工的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权益,用人单位只是用工,与劳务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的优势:一是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支出。用人单位在核算租赁劳务的总支出时,主要考虑岗位效益,以市…  相似文献   

11.
崇明涉外劳务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境外劳务输出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就业工程。10多年来,全县累计输出外派劳务人员达8000多人次,劳务工种从缝纫、洗烫工扩大到电焊、电子装配、水产加工、农业种植、厨师、船员等10多项。派往国家(地区)从最初的日本和美国,扩展到目前的13个;二是劳务输出成为造福人民的一项富民工程。输出劳务人员人均年劳务纯收入约6万元,  相似文献   

12.
5月20日,2010年濮阳市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启动。此次活动在提前征集用人单位岗位信息的基础上,以举办招聘洽谈会为主要形式,并举办多个专业专场招聘会,以满足求职者需求。招聘活动现场设立了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小额贷款、合法权益维护和就业见习等服务平台。活动当天有近200个民营企业参加并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签订就业意向1000多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余明勤 《经济界》2011,(1):10-13
法律对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一个用人单位进行了确立,开展劳务派遣关健是签仃好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并不能规避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07,(4):F0003-F0003
3月9日,沂南县成功举办了2007年度春季用工洽谈会,县内外30余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聘,达成用工意向近3000人。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新的用工方式,是劳务派遣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推荐符合用人单位条件的人员并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活动。本文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是指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将劳务派遣工派送到用人单位(派遣工的使用机构)进行工作,劳务派遣机构赚取一定服务费用的民事活动。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灵活的用工方式,在美国、日本及欧盟等西方工业国家出现较早,有比较完善的立法。我国劳务派遣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近几年得到迅速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9,(8):63-63
6月16日上午,江苏省镇江市在连云港劳动保障局开展了南北劳务对接招聘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举办了对口交流招聘活动。镇江市共有181家用人单位向连云港地区提供了服务员、缝纫工、电子装配工、操作工等18个工种近6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在连云港所辖赣榆、灌云、东海、灌南等县设立分会场,招聘会当天共有8000多人次求职者进场洽谈交流,当场有近3000名求职者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协议。本次招聘月共分为启动仪式和后续活动两个阶段,在此期间,镇江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务推介和招聘活动,定期向连云港传递就业岗位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劳务派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属于劳务外包的一种。劳务派遣具体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条件,并通过劳务派遣机构为所聘用人员办理用工、发放薪酬以及代办社保、档案托管等事宜,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劳动》2003,(9):21-21
8月1日,七台河市就业局在中心劳动力市场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劳务大集”。有67个用人单位(其中,外省、市的用工单位10家)、3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劳务大集。在这次劳务大集上,前来招工的国有企业仅有两家。而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20.
1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对其中包含的劳动关系,也理应当合同化。 劳务派遣法律框架中存在两种劳动关系,尽管有区别。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