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几年来,到我厂毕业实习的大、中专、职高、职专财会专业学生很多,从他们实习的表现、工作能力以及与他们交谈来看,可以反映出现在会计教学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极待改进。一、实习时间和内容安排问题。学生实习期短、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不少学校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毕业论文,做完厚厚的毕业习题集,甚至还要写实习日记。这样学生根本没时间对一些具体工作进行操作练习,整天忙于找资料、找数据、找报刊,七拼八凑地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了事。写毕业论文确实很重要,但不能忽视实际操作。现在的企业、公司用人条件比较高,聘了…  相似文献   

2.
热点篇     
《中国就业》2015,(1):11-13
裸辞裸辞,指的是还没找好下家就辞职,不考虑后路,意味着离开的决然。在2014年春节过后的"北京人才大市场"招聘会上,各路应聘者蜂拥而入,其中有不少90后的"裸辞族"。他们或因工作压力身心疲惫,或长期缺乏工作幸福感,选择裸辞的白领正在增加。裸辞也成为白领群体中的流行词之一。在老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找工作这事一定要"骑驴找马",除非找到了下家,否则一定不能贸然辞掉眼下的  相似文献   

3.
往年每逢春节时,正是跳槽好时节。无数职场人还没等拿到年终奖就坐不住了,托亲朋好友和猎头公司四处打听机会,随时做好履新准备。所谓工作不好找的话,此刻全都变成狼来了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偏低,不少大学毕业生们选择找兼职、做短工等隐形就业方式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相似文献   

5.
过去,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的农民不知啥时候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孩子毕业后,就千方百计求亲托友,花钱送礼,给孩子在外面找个工作,即使挣钱少,每月靠家里补贴,也皆大欢喜。常听到不少人见了面,首先是打听孩子毕业后在哪上班。如果孩子在外面上班,当家长的回答的声音中都透着甜蜜和自豪。而那些孩子在家务农的家长却在嗓子眼里答:咱没能耐,孩子搬土块。音低面惭,仿佛做了错事,大有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世人之感。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没有人愿意种地,不仅刚毕业的孩子拼着命往外跑,就连那些在农村扎了半辈子根的人,也觉得种地没意…  相似文献   

6.
本市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三校生就业难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据有关统计,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人员已占到全部失业登记人数近50%。那么三校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历成为此类人员始终无法跨越的门槛。不少失业青年已陷入“没经验,就没工作;没工作,就一直没经验,”的择业怪圈。  相似文献   

7.
谈资     
找工作又来了进入3月,高校毕业生们一门心思全放在找工作上了。去年,全国共有41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约1/3没找到工作。今年夏天,将有创纪录的495万毕业生离开校园,而外界需求却又下降到新低。  相似文献   

8.
我是2004年7月5日拿到毕业证、派遣证离校的,7月7日到单位报到,正式上班(我是参加2004年全国公务员统一招考到我们省会一个中央垂直管理单位的,所以没为找工作奔波,省下不少银子)。工资就从7月开始算的,第一个月是1520(扣除其他)构成右边:  相似文献   

9.
2005年,逯恒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通讯工程系。四年前,像他这样的高材生,正是电信部门渴求的人才。还没毕业,父亲就在本县为他找好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出人意料的是,他没去。事出有因。逯恒彬的父亲是本县一家经济效益颇丰的民营企业的股东,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许多当地的失业人员,经常找上门来找他帮忙,想到他们的企业找份工作。久而久之,让逯恒彬打下了做企业老板解决人们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目睹几位残疾人拖着行动不便的身体,来到自己的家里,带着满脸的乞求和无奈,纠缠着父亲给他们找一个力所能及养家糊口的工作岗位——说白了,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小龙,在一家大型农产品配送中心做财务工作,他努力钻研业务,毕业没几年就考过了注册税务师,嘴边经常挂着“愚者偷税,智者节税”等筹划名言,为企业进行了不少税收筹划,深受公司领导层青睐,上班没几年,就被提拔为财务总监。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97年,我的丈夫因病去逝,我带着8岁的儿子为了生活四处找工作,我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到处挣扎,到处奔波,没有没吃的苦,没有没受的罪,勉强生活。为了儿子上学,我又从乡下搬到城里,用仅有的一点积蓄租了一间房,开起了服装店,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又不懂流行的趋势,两年下来,我的积蓄几乎所剩无几。2003年2月随着租房合同的到期,我也就此搬了出来,从此又开始了到处找工作的生涯。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2008,(7):45
时下正值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一些冷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无奈用本科文凭择业,靠“老本行”找饭碗成为不少研究生“曲线就业”的新方法。对于这些隐瞒“身份”的求职者,用人单位的反应不太一致,有的表示不满,认为有欺骗之嫌,有的则表示理解。  相似文献   

13.
《乡镇论坛》2010,(13):46-46
不少人患上泌尿系统感染找了不少医院、吃了不少药,却没有掌握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实,此病的治疗与一般感染的治疗原则是差不多的,简单来讲就是三个词:及时、规范和彻底。  相似文献   

14.
这几天电话较多,不少是一些读看了“郭老师职介日记”后来咨询政策和打探就业问题的。由于时下进入本市的职业介绍中心寻找工作最多的求职人员,莫过于去年毕业的中专、技校、职校这类“三校生”。他们有的三五成群结伴而来,也有不少是家长陪同前来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应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如愿,于是情绪越来越急躁,语言越来越难听。来电咨询多数是这些求职的家长,“郭老师,为啥学校不包分配?”“郭老师,政府对‘三校生’有啥就业倾斜?”“郭老师,我儿子再没工作就要轧坏道了!”……有的家长流露出孩子工作没着落,自己饭吃不下,觉睡不着。  相似文献   

15.
《企业标准化》2008,(2):28-29
今天的中国人也许不会相信,自己过的日子还不如老祖宗富裕.但事实如此. 清朝以前,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而现在却只占世界的4%.很多中国人终日为钱所困,不少人为了脱贫致富,拼命地学习、考大学,但上了大学以后,又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于是继续考研、读博.但即使如此,似平仍然没能使所有人过上富裕的日子,反而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叫嚷着缺钱,没房又没车.  相似文献   

16.
从国有企业下岗后,四十刚出头的张阿姨心里暗暗着急:一没技术,二没专长,今后该怎么办?“不行,要给自己找条出路!”思来想去,张阿姨觉得自己做了十几年老干部工作,对老人感情很深,干脆办个敬老院吧。一来可以帮助老人“入托”,二来也可以给下岗姐妹提供再就业岗位,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自从拨动了这根弦以后,张阿姨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相似文献   

17.
徐晓 《企业文化》2010,(5):79-79
企业内刊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内刊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万多人在从事企业内刊工作。队伍规模不小,其中的酸甜苦辣也不少。经常听到企业内刊同行抱怨领导不够重视、自由度低、在企业没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危机是什么你现在心里是什么状态呢?是不是很迷茫?好像经济发展不好了,股市跌了,楼市也跌了,找工作困难了,这是为什么呢?别人告诉你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你觉得可能是吧或者应该是吧。然而,半年下来美国的危机没结束,你却发现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房价慢慢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80后的世界     
蔡源霞 《乡镇论坛》2009,(30):15-15
女儿终于大学毕业,还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可是.我却没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轻松。别看个子长得比我高,走起路来脚步生风,可我左看右看.还觉得是个没长大的毛丫头,尤其是她根本不懂理财,那钱在她手上,就像是纸一样轻飘飘的。  相似文献   

20.
徐静蕾这么描述她典型的一天,你爱信不信。 “最好早上睡到自然醒。中午我妈来给我送饭,一般是煎饼或者包子,感觉比较像中午饭,省事。下午要是没有工作,我就在家斗地主。晚上要是不想出门,就让小阿姨做个土豆牛肉饭,或者土豆猪肉饭。再晚点儿,有朋友找就出去玩,没朋友找就继续斗地主。睡觉前我是必须要看片子的。好看就看完,不好看就睡着了。一天就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