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地动态     
《中国劳动保障》2008,(5):49-51
<正>宁夏五项措施保实施为抓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贯彻实施,宁夏劳动保障厅近日印发文件作出专门安排,并召开了视频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要加强学习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二要准确把握法律新规定,迎接新法对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和仲裁员队伍素质的考验;三要抓紧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确保现行政策、制度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衔接,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四要加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设;五要加强贯彻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明确了凡是涉及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一方。这一司法解释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劳动一方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而对用人单位来说无疑增加了举证的压力。但是,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有许多用人单位对书证的收集不够重视,如发放工资不向员工提供工资单甚至不要员工签字。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集体劳动争议进入多发期,处理不当很容易演化成群体性事件。集性劳动争议的发生一般都会经历冲突的酝酿、萌芽、发展、激化的过程。在分析现有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低效与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另起炉灶"重新设计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社会条件还不成熟,在充分发挥现有政策资源基础上及早预防和化解集体劳动争议,才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及时回应不断变化了的劳资矛盾,预防胜于救火。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劳动争议是每一个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本文以在煤双鸭山分(子)公司为例,对煤炭企业如何控制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劳动争议预防定义劳动争议预防是指对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可能会产生劳动争议问题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先防范,从而防止劳动争议的发生。即把劳动争议由事后的消极处理转为事先采取积极措施,把劳动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国有企业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主要由企业、职工、劳动行政部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以及其社会组织来共同完成。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引发利益纷争。从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和其构成上看,劳动关系一般由利益冲突型,利…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之年。可以预见,随着三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劳动争议将大幅度增加,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继续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仲裁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起对处理结果有争议的履行劳动合同争议案,笔者援引此案作案情介绍和分析评述,并希望大家来参加探讨,弄清这起劳动争议的是与非,对企业和企业职工学习《劳动法》,妥善处理用工合同和劳动争议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我国第一部从法律层面上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规范。在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大幅度增加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际出台这部法律,非常及时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桂生副局长日前透露,截至今年7月份,北京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已达49000件,和去年全年数量持平。日前包括中国四达劳动争议调解援助中心、赉擘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中心、团兴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在内的3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在京举行联合揭牌仪式。桂生在仪式上透露,2006年和2007年,北京市仲裁处每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大约是2万余件。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有日益增加之趋势,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解决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举证责任制度、仲裁时效、仲裁监督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劳动法》深入宣传贯彻和实施,劳动者依法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往一些潜在的劳动争议逐渐呈现出来。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企业改革与重组,触及旧体制一些深层矛盾,加之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大量涌现,一些新企业、小型企业、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劳动管理不规范,发生劳动争议的因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的特征,提示了劳动争议管辖权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妥善处理管辖权争议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是“先裁后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享有处理先导权,绝大部分工伤劳动争议职工也希望通过内部调解得到圆满解决。要做好工伤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首先要求工会同志要有公道之心,唯有“公”字能服众;其次是要求工会的同志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工作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要熟练掌握国家有关劳工权益、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最为关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是现代社会和谐与否的标志。随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我国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的制度规定有了一定改善。坚持公正合理地解决劳动争议,以多元化调解模式替代调解组织的单一性;实行“一裁终局”;强化工会组织的调解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处理采取“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体制,即劳动争议发生后首先由当事人向本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品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只有当劳动争议伸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时,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笔者认为此种体制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仲裁文书,主要是指劳动部门在解决劳动争议中,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劳动权益争议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表现为仲裁裁决书、仲裁调解书。  相似文献   

18.
范斌 《人力资源》2006,(5X):62-67
一年前被拖欠工资,如今还能否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否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而直接将公司告上法院?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员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该到哪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结果的强制执行?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程序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技巧调解劳动争议,可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劳动争议是每一个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本文以在煤双鸭山分(子)公司为例,对煤炭企业如何控制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