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缺口正日益加大,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对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实现科学发展意义重大。但我省在高技能人才开发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高技能人才开发建设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人才优先发展,2010年10月22日至23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对推动我国人才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高人才发展质量、实现人才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崔斌 《中国就业》2006,(12):45-46
人才强国是继科技兴国之后我国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在2003年我国召开了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充分肯定了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出发,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思路,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指导和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4.
<正>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而发达国家却高达75%;在技术工人中,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上述三项数字仅为5%、35%、60%。许多企业“技工断层”的现象非常严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新瓶颈。充分利用高技能人才存量,大力开发高技能人才增量,加强高技能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并在实践中能够有效解决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技能劳动者和具有绝技绝活、独特技  相似文献   

6.
<正>高技能人才是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之一。他们是矿山操作人员人才队伍的基石,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矿山建设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操作技能,与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于促进开滦实现持续、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员工素质提高工程,是建设创新型企业,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对策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保障》2010,(11):F0002-F0002
2010年10月22—23日,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人才优先发展为主题,围绕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企业科协》2005,(7):5-5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要点和2005年中国科协主要工作任务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调研”、“高技能人才培养”两项任务。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制定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部署和要求,结合中国科协实际,《工作方案》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将以企业为工作重点,从开展高技能人才状况调研入手,推动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技能人才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我们仅以对国内某省级电网公司的调研分析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召开的又一次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对我国今后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作出重大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针对我国人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由此,掀开了我国人才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是我国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因此建立一个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全球进程的加快、国外建筑企业的涌进和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使国有建筑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建筑市场占有份额多少的竞争,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同时,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随着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人才工作正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整个人才工作系统中,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做好职称管理工作可以使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保障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于2012年12月8日在京召开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暨全国百家城市职业培训工作推进会。中组部副部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实现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保障》2010,(8):56-5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各副省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部属各单位,外专局、公务员局: 5月25日-2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了全面部署。会前,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为更好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补偿性适配理论,首先建立了"政策工具—人才供应链"二维分析框架,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分别对2011-2018年四川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41项政策文本以及256份访谈记录样本进行了政策供需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供需适配模型计算和分析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供需适配度及适配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支持"、"政府购买"、"海外机构"和"法规制度"等次级政策工具在人才供应链的教育/鉴定机构环节存在着政策供给过溢现象;而"政府购买"和"海外机构"在劳动者环节,"贸易制度"在教育/鉴定机构和人才市场环节存在着政策供给缺位现象;同时,"信息技术支持"在人才市场环节,"资金投入"、"金融支持"和"服务外包"在企业环节存在着政策供给不足现象。针对目前在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存在的政策供给过溢、缺位和不足共存的现实,本文以优化政策资源配置和提高政策供需适配度为导向,从次级政策工具使用的强度、内容、形式、运行机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未来1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行动指南。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人才等方面仍占优势,而且极其重视人才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8.
<正>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人才问题事关国有企业的兴衰,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得人才则得天下,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经济,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靠,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未来1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行动指南。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人才等方面仍占优势,而且极其重视人才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国土经济》2008,(12):40-43
4月25日,四川省加快推进“金土地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成都等地经验。四川省省委常委、副省长魏宏在会议上指出,“金土地工程”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整理,显示出很强的综合效益。他要求各地把“金土地工程”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抓紧抓好,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加强项目管理、严格资金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金土地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