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齐齐哈尔市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上,推出了"互联网+绿色食品"的营销概念,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网络营销,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农民的就业与增收,使其成为拉动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传统营销模式的观念较强,加之互联网营销环境的不健全,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齐齐哈尔市的具体情况,客观地进行分析和研判,尽可能地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网络营销模式的优势特点,加快提升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市是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优势巨大,也存在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品少,品牌策略不完善,产业链短,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通过绿色有机食品集贸中心建设,使齐齐哈尔市由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向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集散基地转变,打造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升级版。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齐哈尔市作为"绿色食品之都",具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发展成果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齐齐哈尔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优势,并探讨了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谷佳  王涛 《理论观察》2002,(2):121-122
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的农业面临许多挑战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 ,齐齐哈尔市发展了相对优势产业——绿色食品产业。但我市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 ,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市场体系不健全 ,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 ,品牌杂没有规模效应 ,绿色食品生产科技落后等 ,影响了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齐齐哈尔市是全国著名的绿色食品之都,绿色种养量大,绿色食品品牌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客观分析目前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地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快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臧良运 《理论观察》2013,(10):81-82
齐齐哈尔市是国家权威机构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以绿博会为平台,发挥“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优势,破解绿色食品集散中心建设存在的项目、土地、资金、人才和环境难题,利用绿博会的引领作用,做实、做强、做优齐齐哈尔市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与集散基地,使之成为国内、东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集散基地,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速我市农业经济的升级、提升我市核心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丽  张莉 《理论观察》2010,(3):132-133
齐齐哈尔市作为绿色食品生产的大市在农业产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运用SWOT矩阵分析齐齐哈尔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建设中仍然存在内部的劣势和外部的威胁,根据提出的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郭艳  王家旭  王洋 《理论观察》2014,(12):79-80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享有"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农业生产与发展对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对齐齐哈尔市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瓶颈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齐齐哈尔市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大宗农产品销售不畅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如何扭转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 ,走出发展低谷 ,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更具挑战的战略性选择。一、对绿色食品概念要有全面的认识所谓绿色食品是指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无任何污染 ,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与环保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之以“绿色” ,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我国自 1 990年以来自上而下组建了机构 ,注册了绿色食品质量标志 ,形成了管理人员队伍 ,制定了一批产品标准。我国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以其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人民饮食的新追求。如今,开发绿色食品已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百姓大众的普遍重视,被人们誉为“餐桌上的新革命”和“21世纪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马铃薯重要产区之一,发展马铃薯产业是齐齐哈尔市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任务。就齐齐哈尔市马铃薯生产和销售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对促进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绿色食品经济以是以市场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形式,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应立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以国家政策为依托,推动食品消费朝着“绿色化”方向迈进,提高绿色食品整体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结构。本文系统剖析我国绿色食品经济政策发展特点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杜宇 《理论观察》2016,(4):28-29
齐齐哈尔市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农业物产资源丰富,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方面优势独特。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在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就业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齐齐哈尔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新兴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根据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品牌形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绿色食品企业应将营销观念由4Ps转向4Cs,并从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成本、便利和沟通四方面提出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品牌形象提升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绿色食品工程”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产业,尽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很大差距,如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日趋恶化;绿色食品研制、生产起步晚;绿色食品在营销中存在不少问题等。为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增强高新技术的应用;重视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加快绿色食品市场的拓展;确保绿色食品生产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绿色食品质量的控制等。发展“绿色食品工程”无疑将大大推进持续农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兴的市场营销模式,它在互动性、广泛性、快捷性、可控性等方面来说,是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对齐齐哈尔市来说,绿色食品发展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网络营销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应从牢固树立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理念、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策略、加大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的投入、在绿色食品网络营销中实施绿色管理等四个方面打造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网络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21世纪食品发展的主流.黑龙江省是全国绿色食品开发起步早、发展较快的省份.目前,黑龙江绿色食品正以良好的态势健康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有效解决,以促进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各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显化,在对齐齐哈尔市体旅文商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冰雪体育产业与文化、商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还存在“缺少历史记忆的冰球运动实物文化产品、缺少参与性强的乐玩旅游产品、冰球赛事运营与商业的结合度偏低”等问题.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有利契机,齐齐哈尔市提出了“发挥'冰球城市'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城市冰雪文化底蕴;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引入知名企业;充分体现开拓创新理念,积极开发参与性强的乐玩旅游产品”等有效策略,通过冰雪体育产业与文化、商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齐齐哈尔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业关联度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十二五”期间,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文化名城,齐齐哈尔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投融资模式已成为制约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王森浩 《魅力中国》2014,(19):84-84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人关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所谓“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热门,引人相互追逐。在陕西省铜川市范围内.土鸡蛋的热销就是这种趋势的显著表现。而土鸡蛋的销售以农家自销和企业销售为主,两方面都十分“热销”。但是,所谓的“热销”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其自身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农家自销和企业销售两方面,去通过具象的分析来得到较为客观和具体的结论。同时结合相关思考提出一些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