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业的格局是,少量的规模化农场和大量的小规模兼业农户并存.在这种格局下,只有增加农民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让土地收益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才可能流转起来.  相似文献   

2.
从狭义的农户兼业化出发,基于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的视角,系统归纳了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DEA-Tobit两阶段法构建面板Tobit模型,就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总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化不仅会直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土地中介效应间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从影响效果看,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土地中介效应和资本中介效应为正,但资本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土地中介效应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运用农户模型构建兼业对耕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的分析框架,在分离性成立的前提下,以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分组比较、数据包络等方法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之间的耕地利用行为和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业类型对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和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农户的投入、管理行为和土地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兼业农户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等高于纯农户,在兼业户中兼业户Ⅱ高于兼业户Ⅰ;不同的耕地利用行为又导致了耕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在分离性成立的条件下,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的技术效率表现为纯农户大于兼业户Ⅰ,且两者均大于兼业户Ⅱ。  相似文献   

4.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部分农户土地相对集中于产业大户,这些大户具备了家庭农场式经营条件,家庭农场已成了当前农村不可忽视的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可以有效地吸纳周边农户无力经营、经营不善或者粗放经营的不连片集中的部分或全部经营土地。由于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的经营户一般都是本地农户,熟悉本地生产环境和土地地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业的格局是,少量的规模化农场和大量的小规模兼业农户并存。在这种格局下,只有增加农民在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让土地收益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才可能流转起来。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后,劳动生产率就可能提高,实现集中经营和机械化耕种,让更少的农民经营更多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投入的微观主体,其农业投入行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以安徽省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23个县(市、区)的353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投入质量模型,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农户农业投入质量。结果表明:①平原地区农户土地投入质量、资本投入质量优于丘陵山区,而劳动力投入质量劣于丘陵山区;②土地投入质量低可能是丘陵山区农户资本投资收益低的原因之一,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人是使农业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③劳动力投入表现出兼业化、劣质化,应鼓励耕地有序流转,扩大农户耕地经营规模,使耕地集中到种粮专业户手中;④农户农业投入主要是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投入较少,农药、化肥投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施用已经进入"进退维谷"中。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兼业化及其对产业比较利益差异的反应,是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徘徊、低速度增长的主要原因。要使农业在国内结构变迁过程中不至萎缩、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至被进口农产品挤垮,必须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必须加速小规模兼业型农业的转化。与兼业经营相比,全业经营的主要特点是:劳动生产率较高、规模较适度、农业收入构成家庭收入的主体,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正>2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兼业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小农户占农业经营户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没有小农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为此,选择合适的引导小农户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对于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农户会逐渐分化,一部分变成了规模化经营的专业农户,一部分继续兼业经营,还有一部分将退出农业生产。对于前两类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其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变量是直接投入、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等;增加劳动投入和主要农资投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提高经营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程度均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担心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而关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对农业的威胁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规模种植农户非农兼业的行为普遍存在,那么其非农兼业是否降低了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基于湖南省7个县市共418户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外出兼业对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非农兼业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兼业仍然有利于正向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外出农户兼业收入越高,或兼业地区离其农村家庭越近,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影响机制时发现,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可通过加入互助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流转耕地地块集中化生产和农场化经营来影响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对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农户耕地流转面积应保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否则过犹不及,而家庭最优耕地总面积处于100~200亩之间;此外,年轻农户选择外出兼业,或者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其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也越大;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时,如果有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将不利于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三人及以上则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规模种植农户非农兼业的行为普遍存在,那么其非农兼业是否降低了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基于湖南省7个县市共418户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外出兼业对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非农兼业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兼业仍然有利于正向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外出农户兼业收入越高,或兼业地区离其农村家庭越近,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影响机制时发现,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可通过加入互助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流转耕地地块集中化生产和农场化经营来影响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对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农户耕地流转面积应保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否则过犹不及,而家庭最优耕地总面积处于100~200亩之间;此外,年轻农户选择外出兼业,或者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其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也越大;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时,如果有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将不利于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三人及以上则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SLA)框架,对生计资本影响山区农户分化进行深入研究,为职业分化背景下促进农户多渠道创收以及实现山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多值选择模型,以广西山区的540家农户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户职业分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纯农户与非农农户向以农为主的兼业农户分化;自然资本丰裕更能吸引农户向纯农户或以农为主的兼业分化;增加金融资本有助于兼业农户专注于农业生产,也促使非农经营主体投身于农业经营;物质资本影响农户向纯农户或以非农为主的兼业农户转变;拥有自身务工经历的农民更易于选择以农为主的兼业形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因提升其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投身于农业生产;生计资本影响农户分化的程度因距离中心市场的远近而存在差异。结论 生计资本影响农户向不同类型的职业进行分化,应从鼓励农户兼业化实现收入多元化以及鼓励乡村精英返乡创业的视角,适应不同类型农户分化需要,为调整农户生计资本,维持生计可持续性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1961年出台《农业基本法》为起点,日本把促进小规模兼业户退出农业、扩大专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半个世纪来,日本修改法律以放松对农地流转的管制,实行激励政策以促进农地规模经营,但农地经营规模细小的问题依然如故,农户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农地撂荒和村庄衰落愈演愈烈。其深层原因是,农地制度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考虑导致贻误最佳改革时机,家门口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放慢了农户退出农业、进城谋生的步伐,对农业的高度支持保护降低了小规模兼业农户退出农业的意愿,压缩式城镇化、以农为本的文化传统和土地细碎化造成了农地市场失灵。日本改变小农生产失败的启示是:对兼业化的利弊要有清醒认识,对普惠式支持政策应早做调整,对农地市场失灵要有足够的防范和补救。  相似文献   

14.
论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上世纪 70年代末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 ,拥有了较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兼业化这一问题也随之产生了。本文拟就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1 兼业农户的界定。兼业农户是相对纯农户 (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 )而言的 ,它是指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既从事农业 ,又从事农外活动的多元化的经营活动方式。兼业农户的界定包括界定的对象和界定的标准。界定的对象一种是将农场主作为定义的对象 ;另一种是将整个农场 (或农户 )作为定义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化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一、农户兼业化的背景(一)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力、资本、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力或迟或早地变为稀缺要素,促使农业走上资本和技术集约的道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使用的劳动量越来越少,这就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可能。日本...  相似文献   

16.
农地确权政策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兼业有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探究农户兼业化程度的提升路径,为克服中国农业规模发展局限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政策依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单期影响农户兼业的最优化数理模型,借助华中三省897个农户微观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PSM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兼业选择及兼业化程度的影响,检验农地流转在农地确权对兼业化程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晰的农地产权使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兼业,同时显著提升农户兼业化程度;农地流转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1.67%,且主要来源于农地转出;农地确权对小规模农户、农地细碎化程度高及农资投入低等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提升效果更明显,且进一步发现在兼业类型上农户可能选择务工而非自种或自营;在兼业地区上农户可能选择本县外的区域。因此,要切实做到“确权到户、确权到位、精准确权”,通过结合农地流转更好发挥确权对农户兼业的提升效果,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农户兼业行为是农户增加家庭收入、规避经营风险的理性选择。本文基于农户兼业研究的文献梳理,利用课题组2015年9省份1647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禀赋(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经济状况、土地资源禀赋)、区域环境(地貌特征、交通便利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户种植结构)对粮农兼业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粮农兼业化是普遍现象,以农户禀赋、区域环境各变量对粮农兼业化影响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因素达到显著水平,有些因素未达到显著水平。基于农户兼业是一个长期的理性选择过程,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三农"领域的改革与完善,要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充分考虑农户禀赋因素和区域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联产承包制新的发展和完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小规模的兼业化经营在传统生产条件下难以发挥商品货币刺激,它最终不是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路子。只有以集约经营为标志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具有资本投入门槛低、生产效率高、经营方式转变灵活等特点,是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条件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但受资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生产率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无锡市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状态,探讨了家庭农场规模效率相对充分而技术效率不足的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先行、技术推动、规模运作、服务支撑"的"四轮驱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传导路径中,土地集中连片与劳动力兼业分化、成本投入改变协调配置并形成互动框架,共同组成传导架构的主要媒介.基于2017年8省705份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土地流转、媒介因素对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转入、土地集中连片、成本投入改变对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具有直接效应;土地转入与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