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鹰 《上海经济》1997,(2):47-48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在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一诞生即给日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指明了方向,为其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认为,这一理论适合我国现实,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指导意义。一、比较优势论及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应用实证小岛清是在其所著《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该理论又称"边际扩张"论,主张:投资国应选择东道国有相对优  相似文献   

2.
评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及其“小岛理论”,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其理论曾在国际学界名噪一时,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视野对小岛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再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两种FDI模式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岛清认为,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贸易,而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替代贸易。受此观点的启发,本文对日、美两国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与我国向两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分别做了实证分析。另外,对小岛清的观点加以引伸,将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在时间上也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实证分析,既对两个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也对两个时间段进行纵向比较,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中小企业主导的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要大于跨国公司主导的直接投资;我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整体上正由中小企业占主导的“日本式直接投资”,向以跨国公司占主导的“美国式直接投资”演变,从而使得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彭卫 《发展》2006,(9):150-151
随着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断扩展,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分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两大类,本文从该视角对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性资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到邓宁折衷范式的形成,跨国公司理论虽然流派纷呈,但其基本的分析框架都是以垄断优势为核心,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视为利用其现有优势的过程。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理论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开始关注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国际扩展的主要特征。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利用其特定优势的过程,而是建立新的优势的过程。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突破了折衷范式的分析框架,对跨国公司理论的未来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策略竞争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非合作博栾的分析框架,说明了垄断优势既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从而修正了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从理论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主导型和全球竞争的现代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保有其市场份额的策略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寻租行为,发展中国家对海外投资的扶持是一种双赢策略:既增加了本国跨国公司的利润,又增加了本国的净收益。  相似文献   

7.
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新态势,不但直接投资输出超过输入,处于英国的跨国公司理论家约翰·邓宁关于一国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第四阶段即直接投资净输出阶段,而且直接投资的原因、模式和策略也同以往迥异。研究现阶段日本对外投资战略,对我国制订吸收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将不无参考作用。一、现阶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日本避开贸易摩擦、打破他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有效手段随着贸易摩擦问题的严重化,很多国家尽管其消费者希冀物美价廉的日本商品,但政府为发展本国经济,不能不对引起外贸收支恶化的  相似文献   

8.
用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解读日本对华投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一、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综述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在反思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进行的。1.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核心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亦称切合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在该理论中,“边际产业”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小岛清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处于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9.
董宁 《山东经济》2005,21(2):65-69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形成了许多观点各异的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实现了进一步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中小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众多新理论。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实践的迅速发展。中国也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的对外技术转移近年来成为我国实施经济活动和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回顾跨国公司行为理论的发展脉络,结合模型分析提出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所实现的技术转移程度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根据这种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成本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先进与否主要在于其适应性,即考虑成本产出的技术进入意愿。所以,基于成本考虑的国际生产合作是我国今后进行有效技术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IDP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公认是以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论文中所提出的厂商垄断优势论为标志.垄断优势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不完全市场为条件,强调技术优势,但无法解释厂商为何选择直接投资而非技术许可等方式发挥其优势并取得相应的收益.科思的内部化论则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该理论虽比垄断优势论前进了一步,但仍不足以有效解释为什么不把垄断优势国内内部化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为此,区位因素得以考虑,出现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论,上述理论较好的解释了欧美等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但对日本式的开发资源和出口导向型的直接投资难以解释.因此有了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以及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论(IDP理论).相较与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邓宁的IDP理论研究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直接投资活动之间的关系,更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旨对IDP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扬 《上海经济研究》2005,(11):111-115
本文对西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并运用海外子公司理论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出于不同的投资目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不同,而我国是一个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大国,因此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以欧盟作为案例,分别对美、日跨国公司在:1975、1977~1984,1985~1996两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配及动机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论证,得出了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同特征等是美、 FDI区位分配和动机发生相似变化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边际产业扩张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有学者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作为指导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这个理论是否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边际产业扩张论”六个具体内容的逐一分析,得出了部分适用的结论。我们应该加大“中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FDI与区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带动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大。本文在回顾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区位优势新的影响因素——产业集群,以及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上)毛蕴诗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理论的迅速跟进与发展。不同的学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据有关学者统计,仅叫得出名目的就达20...  相似文献   

18.
任易 《中国经贸》2008,(3):73-75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资本所有者对另一国的一个经济实体的购买或者控制。一般来说,投资企业拥有10%的股份而就属于直接投资。而直接投资的结果是跨国公司的形成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经济学界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界基本做的都是微观分析,中国的经济学家从宏观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形成了许多观点各异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黄一玲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59-162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已经使得跨国公司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非国家行为体,对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起到了日益增进的作用。目前不断增长的中国跨国公司对美国直接投资活动根本上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利益,也对两国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的经济政治关系产生着越来越广泛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岛清教授的国际贸易理论具有很强的对策性。这种特点集中表现于近二十年来他对环太平洋经济圈设想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之中。自1966年小岛清教授第一个提出环太平洋经济圈设想至今,具体设想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六十年代后半期到七十年代初,在这个阶段,小岛清教授还仅仅是从自由贸易的角度去研究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问题,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