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室内养蛇致富快,不仅能够快速回本,而且市场价格较高、不愁销路,是老百姓发财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传统的养蛇方式由于投入大(一次约18万元以上)、引种难、饲料配制难、生病传染率极高等缺点,有着很高的养殖风险。由中国养蛇协会荣誉会员、十大养殖接触能手郴州市生态养蛇研究所所长应飞雄先生独家创制的应氏生态养蛇绝技,完全  相似文献   

2.
<正>虽说蛇身都是宝不懂养殖难成功10多年前的应飞雄还是一个靠地要粮,靠粮要钱,靠几头猪、几只鸭换回油盐酱醋的农民,然而一次养蛇的机遇,却让他成了如今响当当的中国养蛇协会荣誉会员、十大养殖能手、郴州市特种养殖协会会长、郴州市生态养蛇研究所所长、中国室内生态养蛇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3.
<正>应飞雄:蛇协会会员、特种养殖协会会员、亚洲蛇伤学会会员、世界特色医药协会常务理事、世界蛇类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养蛇20多年,笔记180多万字,数据8000多个,首创"应氏养蛇法",让蛇温顺如宠物,工厂化生产。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1998年,共办培训班188期,累计培养全国13000多名学员,帮助众多农民、学生、下岗工人几乎零风险走向致富路,受到省市政府、行业专家的表彰。蛇全身都是宝,蛇肉可以吃,饭店里一盘要上百元;环保机  相似文献   

4.
南风 《致富时代》2012,(5):60-61
笔者在数日的采访中发现,有太多人想一睹传奇蛇王的庐山真面目:不是媒体上那个憨态可掬和蔼可亲的大叔形象,而是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蛇王说,他欢迎所有喜欢养蛇的朋友到他的蛇场把"茶"言欢。但由于平日里蛇场的事务过于繁忙,希望大家能在去之前预约一下。同时,蛇王也很乐意解答许多想养蛇朋友关于养蛇的困惑。问1:谁在学养蛇?答:农民、下岗工人、大学生、养蛇爱好者……没有特定人群。但养蛇的人大多有一个共性:急切地渴望成功,想快速发家致富。对他们而言,养蛇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问2:养蛇有没有风险?  相似文献   

5.
《致富时代》2012,(7):28-29
在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后周,有位资深的养蛇人,他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摸索,依靠科技攻关,发明了喂蛇的饲料和机器,成为国内采用机械化自繁自育室内生态养蛇的第一人。他就是被当地人称为"蛇王"的谈成蛇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谈成。他不单自己养蛇赚了钱,还带动了周边村镇养蛇户致富。现在,他把目光投向全国,希望把养蛇技术传遍各地,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  相似文献   

6.
<正>在媒体眼中,应飞雄是励志标本:从乡下穷小子到名扬天下的一代蛇王,经历曲折有太多故事可挖掘;在养蛇者心中,应飞雄是传奇:东方蛇王的名头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在准创业者心中,应飞雄是榜样,更是导师:一万三千多名学员曾共同亲身见证过应氏绝技创富神话。  相似文献   

7.
<正> 广东开平市沙岗管理区新屋村的张伟权,业余时间非常喜欢养鸽子,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已发展成为月产量可达12000只美国皇鸽的种鸽场了。人们对蛇及其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可是野生蛇的数量越来越少,长期对蛇的捕捉更不利生态的平衡。张伟权感觉蛇的市场前景看好,于是决定大力发展养蛇事业,再创一条养殖新路。养蛇首先要解决的是蛇的食物问题。老鼠繁殖能力较强,宜饲养。他决定养几万只老鼠。先解决蛇的"粮食"。他和弟弟又拉砖,又买水泥,给老鼠和蛇整了一个3米多高,有100多平方米的大圈,地上和墙面用水泥抹好,到处捉来老鼠,买来喂老鼠的  相似文献   

8.
<正>走进"湘南蛇王"应飞雄的生态养蛇场,看着一条条吐着信子、让人不敢靠近的蛇,应飞雄却能轻松地把它们绕在自己的脖子上,像朋友、孩子一样亲密,以至于他的老婆说:"他对蛇比对我们还要好。"十九年艰辛摸索  相似文献   

9.
<正> 浙江义乌市吴店镇沈宅村(邮编:322000)有个顺风蛇业皮革有限公司(电话:0579-5857806)。39间标准厂房里一派繁忙景象:30多名职工正忙于加工蛇皮具皮包、皮袋、皮带等60多种蛇皮产品。53岁的"顺风"老板沈锦惠和厂技术人员也专心致志埋头研制新产品。老沈转业后开始和蛇打交道。起初在上海花木公司动物采购站养蛇,之后回家办养蛇场。1993年,老沈积累了50多万元,办起了"顺风"公司,专门利用蛇皮加工成蛇皮革,然后制成蛇皮具。  相似文献   

10.
<正>他出生在嘉兴地区最穷的村子,和村民一起受外人轻视;他头脑聪慧,精明干练,生活稍有起色,却因病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窘迫,无钱医病;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从抓蛇到养蛇,从养蛇到加工蛇,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又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将第一贫困村变成了中国第一蛇村。他就是中国养蛇能人、德清县残疾人自强十佳、农民技师、  相似文献   

11.
<正>马年正月初五,位于博白县江宁镇江宁村田头屋屯村民李羽峰的家中格外热闹,几位养蛇的同行正在请教李羽峰如何治疗蛇病、去蛇毒等问题。拎着一条患皮肤病却依旧凶猛的眼镜蛇,李羽峰如老师傅一般,没有丝毫畏惧,细细地观察、取样、化验、配药、注射……一个个连贯的动作显得如此熟练。李羽峰是个年轻的80后,可是在养蛇领域,他却是个"老师傅"。他是如何走上养蛇之路的,又有哪些奇特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12.
梁山 《致富时代》2012,(3):24-25
创业难,"应氏养蛇"来帮忙创业难,不创业更难。这是当前许多打工者、大学生、农民、下岗工人发出的感慨。可不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企业倒闭,外出打工的人们纷纷返乡规避困境。而到了2011年,危机并没有改善而是持续加剧。欧债危机和国内的通货膨胀使得中小企业的出口受限,生产资料、用人成本大大增加。许多农民朋友开始意识到,打工永远没有出路,老板只能给你一个位置,而不能给你未来。靠打工买房、买车的日子离打工者很远。普通百姓缺什么?表面缺钱,本质上是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命运缺选择,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既然打工没出路,自己创业又能做什么呢?有没有这样一个项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个盒子里装着张壮帮赚钱的法宝,有人看一眼就立马躲到了一边,更是有人撒腿就跑,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敢靠近。盒子里装的是水律蛇。水律蛇,学名滑鼠蛇,是无毒蛇。9斤重的蛇,一般要养三年左右。滑是形容它速度非常快;鼠是它喜欢吃老鼠。也叫滑鼠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虽然名字里带个"水"字,它却不是水蛇,它生长在丘陵、平原地带。水律蛇生长速度快,一般一年就能长到三斤,达到商品蛇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为学养蛇真经,辗转数千里,他拜遍了老师1993年李慈恩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慈恩生性倔强。他不甘忍受贫困的煎熬,便整日四处奔波,寻觅致富门道。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报纸上的一则在河南许昌举办养蛇培训班的广告。他斟酌再三,觉得农村养蛇是一条出路,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不料父母一听吓得不得了,坚决不同意。慈恩没辙,便借  相似文献   

15.
粤北蛇王郭任生陈英伟文并摄影说起粤北蛇王郭任生,江南养蛇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养的蛇个大体肥,存活率高,蛇毒提取价值大,这本领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因此养蛇者服他,捕蛇者敬他。料蛇如神与手到蟒除郭任生出生在广东省普宁县南溪镇一个捕蛇世家,其父母善于捕蛇...  相似文献   

16.
朱令善  赵万毅  肜秋学 《光彩》2011,(11):34-36
你若走进河南省新野县青龙蛇场,千万不要害怕。尽管那青的、黑的、花红的王锦蛇有的扭动身子,"突、突"地向你吐舌头,有的盘踞在高高的房梁上,似乎随时会像风一样扫过来,有的高昂着头、冲你发出"呼、呼"的威吓声,但是,有朱令善陪伴在你身边,那些蛇绝不会轻举妄动。青龙蛇场是朱令善创办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王锦蛇也是他饲养的。因为养蛇,他获得不少荣誉称号,还成为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对象。可是有谁知道,创业之初的他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艰辛呢?  相似文献   

17.
养蛇者说     
《致富天地》2007,(11):42-42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描述的这种蛇够毒的吧。可现在,这样的毒蛇在湖南永州居然有人养,而且价格卖到600元1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应先生请我为他的养蛇学校设计一则招生广告。我问他:“你们的营销策略是什么呢?广告对象确定了吗……”一系列问题搞得他手忙脚乱。最后,应先生问我:“不费这么多事,直接把广告做出来得了!我这么个小企业打广告,哪至于用得上什么广告策划呢?”  相似文献   

19.
<正> 亲眼见证"傻瓜养猪法"陈红军出生在湖北农村,曾帮母亲养过猪,养猪不赚钱不说,养大半年还出不了栏,养五六头就累得要死。在基地,陈红军看到"傻瓜养猪法"的一位学员在养了100头猪的同时,还种了很多的菜,养了鸡和鱼,闲暇之余还做葫芦工艺品。这使陈红军深深感到,像自己这样出身农村熟悉养猪的百姓,科学养猪才是适  相似文献   

20.
蛇的趣闻     
20 0 1年 (农历辛已年 ) ,俗称蛇年 ,在蛇年阅读一些蛇的趣闻 ,肯定会给你带来无穷乐趣。蛇城 :意大利的洛市是世界上有名的蛇城 ,城里居民家家都养蛇 ,儿童以蛇为玩物 ,每到蛇节 ,家家放蛇 ,满街都是。蛇岛 :驰名中外的蛇岛 ,位于我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北 2 5海里的渤海 ,是一个面积仅 0 .75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现栖息着黑眉蝮蛇 1.8万条 ,在不断升温的生态旅游热中 ,于 1999年 5月 1日对游人开放。神秘蛇岛有许多奇特现象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每逢春暖花开后 ,岛上蝮蛇开始出洞 ,饥饿时悄悄爬上树 ,尾巴缠在叉上 ,头部紧贴树梢 ,微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