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垠 《浙江林业》2022,(1):36-37
浙里有种幽雅清丽的花卉,我们在千年前就曾唤出她的名.悦耳婉转的声调溶在滔滔汨罗江水中,一直流淌千年,芬芳浸润了神州大地,滋养着炎黄子孙血脉中的骨气. 我们将她采撷编织,佩于腰间,也装点起我们的灵魂.我们送给她一个好听的名字——"兰".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05,(10):55-55
馒头是我国面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馅的白馒头,一种是有馅的花色馒头,又称作包子。白馒头除了大小之分外,区别不大;而包子的花样则非常多,有肉包、菜包、豆沙包、汤包等等,是以馅来区分的。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还可根据所需制成各种风味。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  相似文献   

3.
蜀汉名相诸葛亮,以智慧过人而闻名于世。他不仅在用兵、施政方面有过人之能,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独特的方法。 诸葛亮曾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字叫‘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声当存高远。’这都表明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而不受自己声望的羁绊。  相似文献   

4.
<正>2000多年前的《荀子·王制篇》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正是春耕的好时机。立春过后,在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春耕由南到北从2月持续至5月底,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春锄扑扑趁初晴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贴近农家生活,因此他们的诗也反映了春耕的热闹景象。  相似文献   

5.
廖塔 《浙江林业》2005,(12):38-39
鳄鱼对于我们或许并不陌生,但对于身长相当于一辆公共汽车,体重八吨的“鳄鱼王”你或许就鲜有耳闻了。这种鳄鱼悄然无声地在如今已是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原始河流里巡游.捕食缺乏警岛性的恐龙。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一生廉洁,克己献身,可歌可泣,千古传颂!言不为私是他的优秀品质之一。险中决策,他决定随刘备出山时,只讲成就统一大业,并未言自己日后加官进爵,荣宗耀祖。更为感人的是,他病危之时,首先交代的是将平生所学,著书二十四篇,计一万多字,以及“连弩”之法,尽数传给姜维;其次是嘱咐杨仪如何用人,如何退兵,如何防魏兵乘势进攻;在他死后,可密不发丧,缓缓退兵;再次是回答尚书李福,推荐蒋琬为丞相继任人。总之,他所思所虑尽是军政大事,言不及私。与此同时,他于病榻之上,  相似文献   

7.
蜀地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难治理的地方之一,所谓"天下已治蜀未治,天下未乱蜀先乱"。但是在三国时期,蜀地益州却一度成为治理得最好的一个地方而为历代统治者、历代人民、历代史家所赞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就是被人们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公元214年,刘备驱走刘璋,占领益州全部。这时的诸葛亮虽然仍挂名为军师将军,其实据史料记载,他是刘备集团中最主要的行政策划和执行者。当时益州又处于战争状态,刘备主要考虑的是与曹操、孙权争夺地盘的战事,并不断征战在外,诸葛亮便自然而然地担当起了治蜀的重任。治理益州,谈何容易。诸葛亮面对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水都是用来养鱼的。可是在深圳,我国正进行第一次以“以鱼养水”的试验。 日前,水利部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刘家寿博士介绍说,这次试验由他来主持,课题组将赴深圳。  相似文献   

9.
方敏 《浙江林业》2022,(1):42-43
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被批准设立,为“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山上怪石嶙峋,奇花异草,自然景观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再加上其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众多游客前行到此,一睹闲林山水风光,感受森林公园的魅力。午潮山为何名为“午潮”呢?一种说法是午潮山的主峰上有一口井,每当午时,井水如潮涌动,声如轻雷,当地居民便来按时汲泉,因为一旦过了子午时分便取不到水了,午潮山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到农村走了一趟。耳闻目睹了“臭皮匠”与“诸葛亮”之间一场无声的竞赛。今年,在中央1号文件鼓舞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很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种粮大户备耕进度远远快于分散农户。细究后发现,种粮大户采取社会服务和科学种田方法,而分散农户多半采取常规耕作和自我服务方法。种粮大户一个电话,种子、化肥就有人送上门;种粮大户一阵联络,  相似文献   

11.
正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咏《金谷园》的诗:繁华事散遂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写的就是绿珠的故事。据《太平广记》记载:博白山下有绿珠井,本安定梁氏,女貌非常,而眉尤异,绿彩而鲜明,舒则长,蹙则圆如珠,故名曰绿珠。绿珠姓梁,出生年月不详,逝于公元300年,系白州——今广西博白县双凤乡绿萝村人。西晋太康年间,石崇为交趾(今越南)采访使的时候,途经博白,惊慕绿珠的美貌,就用三斛明珠聘她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内筑百丈高楼——崇绮楼。那  相似文献   

12.
13.
鉴湖又称镜湖、南湖、长湖、大湖,为后汉五年(140)会稽太守马臻领导筑成的人工湖。分布于古代会稽、山阴两县境,略大于今绍兴县,是江南最古老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其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沿湖设大小涵闸70余处,灌溉土地近万顷,发挥作用800余年。宋以后,由于湖区淤浅和人口激增,围湖垦田现象加剧,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终于堙废为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