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信仰和偏见.一方面,语言促成了人类的文化,是文化本身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含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本文将从鬼魂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菜根谭》的两个英译本。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文化冲突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及两种文化间的文化差异.为了解决跨文化交际冲突,以案例分析说明中西方文化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以及文化因素在人们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针对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障碍和误解,提出了减少交际冲突的可行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安乐死成为凸入人类视野的新问题。安乐死的提出及由此引发的纷争在西方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在我国,尽管医学界和理论界对此不乏研究,普通人却较少对此进行认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传统生死观念存在差异:一是对死亡本质的思考不同;二是珍视生命的目的不同;三是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饮食习俗的不同,认为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充分体现了饮食与文化的差异。在愈来愈频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掌握语言与文化差异有益于民族间消除误解,沟通顺畅。 相似文献
6.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能否处理好文化冲突问题直接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还是失败.因此本文从案例入手,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图分析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探讨此类文化冲突的解决方法,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避免引起冲突的不必要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正义观和西方历史上的正义观,探讨了中西方正义观的差异。指出中西方正义观于起初有着一定的共性,但他们在发展中却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征。西方的正义与法走到了一起,而中国的正义则一直与道德为伴。西方很早就将正义观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学等领域,使正义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运用性。 相似文献
8.
9.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深深地植根于各民族的文化中,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又反映文化。因此谁要想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句法及语用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中的语言习惯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西方婚礼文化及其起源,以及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等方面产生的不同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德中两国在日积月累当中都成了大量的熟语,但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这些熟语字面意义相近但深层意义却大相径庭,这就要求从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和民俗文化等方面阐述中德之间的文化差异及两种熟语互译的原则,以有助于做好德熟语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2.
摘要:文化是社会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使得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而电影可以展现文化现象.反映文化内容,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电影《孙子从美国来》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娱乐享受。也让观众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种种差异.深刻理解祖孙俩之间跨越国界的亲情。本文以该电影为例。将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电影里祖孙俩是如何解决这种差异,达到彼此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受此影响和制约的组织行为方式和员工行为方式。本文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基础,从组织文化的产生发展、组织文化的层面和功能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而翻译过程始自语言,又终以语言。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人类共同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规律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人群对相同的事物可取得共同的认识。但是人类思维必然也具有个性,即民族性。正是这种思维个性所形成的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构成了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国回流人才"存活率"不足五成,是由于中西方管理思维的差别,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态度不同;中西方管理价值观的差别,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克时艰的取向不同;中西方管理行为的差别,使海归企业高管产生的适应性不同。由此,海归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了解国情、社会和市场行情;加深理解祖国发展变化的广度、深度和跨度;深入了解国内企业的法理、伦理和心理。 相似文献
16.
17.
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都属于基于人性恶假设的冲突秩序观。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和谐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假设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道德的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西方一些前沿的理论进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道德研究等与和谐秩序观的逻辑基本契合。同时,和谐秩序观的优势则体现在其与整合性秩序背景的逻辑一致及其强适用性等特征上。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弱冲突逻辑+强和谐逻辑,基本框架是构建全球性的权威协调,国家间关系结构强调从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则是多主体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8.
分析的李白《静夜思》和艾兴多夫《月夜》,比较中国诗歌的整体美与西方诗歌的个体美;中国诗歌的宁静美与西方诗歌的动态美;中国诗歌的自然美与西方诗歌的人为美;中国诗歌的意境美与西方诗歌的逻辑美。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具有美学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将推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构成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在9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急剧扩大即是促动中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到9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严重萎缩同样又成为中日经贸关系陷入困境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