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缪嘏玮 《现代商业》2008,(15):280-281
法治是一项社会工程.从中国法学来审视中国法治是必要的,也是一个有益的途径和视角.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法治建设的切入口.本文尝试以这个视角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法治思维的历史发展与启示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西方法学中的法治思维、中国法学中的法治思维两方面探讨,并以此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理解它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大理论范畴。这在新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统领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工商行政管理》2009,(11):54-54
由中国法学会组织并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8年)》(以下简称《报告》)于6月2日发布。这份近2万字的报告从我国的立法工作、依法行政、司法工作、人权的法治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等七部分讲述了2008年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5,(5)
新中国即将迎来66岁的生日,跨越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坎坷与机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依法治国,而且是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代西方法治历史的回顾,指出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变迁及两者逐步走向统一和整合是西方法治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在建设法治化的进程中,也应吸取西方的经验与教训,注重人权保障并认真对待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7.
祖萍 《商》2014,(47):185-185
本文立足于法治中国的建设,首先从人性基础,从哲学的层面阐述了法治立足于的人性理论是性恶论,法治是人性恶给予的合理安排。其次从法治的规范、事实、价值的理论结构的发展以及含义来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法治,再从法治的发展历程中来认识到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进而提出立足于中国法治实践的法治中国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商》2015,(30)
中国依法治国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一直沿用法治。中国法治探索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当代法治建设既是基于对中国古代"法制"的继承,更是对其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张红 《中国市场》2008,(39):156-157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必须先行。而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抓好高校法治校园建设,高校法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等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主义乃医治中国一切社会疾病之主义"这一说法发自于梁任公先生,之后追求推崇法治便成为20世纪以来无数的志士仁人的主要的精神动力和社会理想,并且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国家的根本大法,成为了举国共识。由此可见法治建设道路之曲折漫长,也是符合一定的价值理念的,我们去实现适合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也应该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思想内核.只有培育法学本科生的法治精神,才能培育其崇高的法律信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和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法理学》作为法学基础理论、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学本科生法治精神培育中居核心地位.通过《法理学》培育本科生的法治精神,不仅应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明晰《法理学》培育法治精神的地位;而且应创新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的富涵法治精神的内容;更应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2.
赵龙龙 《商场现代化》2012,(27):305-306
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工程,绝不可能迅速而轻易地实现,法的现代化必将在法治建设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法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符号系统,其自身的现代化,一定意义上就成为社会全面现代化的条件和标志。本文从法的现代化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入手,简单分析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努力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帆 《商》2014,(16):127-128
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处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当中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我们国家慢慢的步入了法治国家的轨道。网络传媒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魏玮 《商》2014,(38):233-233
自从认识到中国必须要走法治化道路起,学者对法治的大量研究都集中在对西方法治社会和制度的借鉴和学习上。但若我国只会一味地模仿西方社会的法治制度,而没有看到我国的特点和差异,必定会引起社会动荡和法律文化的丧失。所以中国法治道路的发展方向立足中国实际国情、传统文化、地域差异。只有走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中国法治道路,才能振兴中国。  相似文献   

15.
1978年至1982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内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在法治思想建设方面也逐渐开始走上正规。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法治思想建设恢复与重建时期,在这个阶段中法治思想建设体现在各个方面,本文试从政治、经济等几个方面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6.
张陈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263-264
对民主与法治的含义和关系作了简单的概括,同时对民主与法治在近代西方两种不同表现"民主优位"和"法治优位"作了简单的阐述,以及宪法在民主与法治中的作用和现阶段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陈飞宇  胡晓林 《消费导刊》2009,(14):148-148
法治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现代国家的治国之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法治对中国法治建设与发展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民主与法治的含义和关系作了简单的概括,同时对民主与法治在近代西方两种不同表现“民主优住”和“法治优住”作了简单的阐述,以及宪法在民主与法治中的作用和现阶段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参政议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模式及价值系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强调法律至上,反对特权。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须中西合璧,取长补短,理智地看待道德,认真对待私权利,充分培养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土社会向信息社会、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二元的,即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现阶段的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社会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既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也不能好高骛远、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法治之道的基础上,探索法治实现的独特策略、方法、技术---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