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人头需剃,我剃人人头。”小时候理发时,常听爱说笑的理发师付带着自豪的神情,用这样一句“打油诗”,跟大人们谈起自己职业的“伟大”之处。笔者曾一度相信,天下最有能耐的人莫过于“理发师”了:谁的头都敢摸,谁的头都敢剃!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那理发师的头谁来剃啊?后来,才知道其实还有两句打油诗——“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仔细一回味,会发现这一句话又是说出了理发师多少的无奈。在某种程度上,IT分销企业和理发师有点类似。在信息化大潮势不可挡的今天,企业们都将信息化建设列到了自己的议事日程,这些…  相似文献   

2.
唐骏 《企业世界》2007,(4):31-31
当今中国的企业,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大家在谈到企业管理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企业文化。为什么是这个词?企业文化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文化来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3.
传统企业被颠覆的路径有两个:一个是把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这是商业模式的颠覆:另一个是把复杂的东西变得很简单,这是用户体验的颠覆今年,很多传统企业家都在跟我交流互联网的事。首先,互联网看起来像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实际上又是一个价值的毁灭者。如果传统企业希望拥抱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回归朴素     
作为一个管理者,身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面对铺天盖地的管理经营类著作,我们从何下嘴来享用这豪门盛宴?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著作的命题无不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公关战略与策略、最新管理模式、哈佛管理教程……到底看还是不看?当我们怀着朝圣的心情聆听着松下幸之助、韦尔奇、格鲁夫、比尔·盖茨的每一次呢喃细语,我们为什么仍会在应用中迷惘?在过程中迷失?在这个阅读疲劳的年代里,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在有意无意间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是不是因为营养过剩而无法消化?我们是否还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高剑 《公司》2002,(Z1)
虚拟经营这种注重横向管理和企业间合作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使企业具有活力,而且能使企业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具有更强的赢得市场的能力。一个企业如果尚未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无论这个企业处于什么行业,处于什么阶段,都不适宜搞虚拟经营。如果企业在对产品价格和顾客购买行为影响程度大或经济规模效应大的环节上拥有其他企业无法拥有的垄断资源,就容易获得超额利润并成为虚拟经营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6.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该日复一日地埋头苦干、事必躬亲.还是置身事外、致力其中?无为而治.是对传统管理理念的一次清盈和颠覆,它反对“过度管理”,强调“放手”.掀起了一场管理学的革命。这不仅在西方管理哲学理念上有所突破,更对提升当前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4年,通过"免费"来积累用户群,依然是互联网创新的亮点。我是一个互联网创业者,也是一个屌丝创业者。互联网是一个特别残酷、特别痛苦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2014年,互联网上的竞争会加剧。对于那些互联网创业者,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思考。免费,是"基本理论"10多年前,当你第一次使用互联网时,为什么很兴奋?因为互联网上的很多娱乐、信息是不用花钱的。直到今天,互联网公司的这一点依然没有改变。腾讯只花了三年时间,就用一个微信,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商业模式颠覆了。  相似文献   

8.
如果让你在三国众多的谋土中挑选一个,作为你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你会选谁?可能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诸葛亮,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多智?因为他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还是因为他在中国数千年传说中的被神化?可是,按照现代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的变局,导致员工关系管理也正在被时代颠覆。特别是现在许多的创新型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中,去中心化和小团队化趋势日益显著。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如果企业用互联网精神,也就是以追求平等、开放、共享的方式,进行员工关系管理,无疑会营造一种更积极和谐的员工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凌 《新远见》2015,(5):63
医疗的核心是人,一头系着患者,一头牵着医生,而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目标。医疗的核心是什么?当2014年移动互联网企业高调挺进医疗圈并宣称"颠覆医疗"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提出的这个问题,让这些大鳄们暂时冷静下来。"医疗的核心是人,一头系着患者,一头牵着医生,而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目标,这永远无法被颠覆。"这是王杉院长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一连串并不新鲜却仍旧是世纪末的焦点话题,多人不懈地思考那个红极一时的标王爱多,企业的机制也会走向恶化?为什么人们会用样是家族企业,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一次次没有答案却已然逐渐明朗的热烈探讨,常常令许为什么会那么快就死掉?为什么曾经轻装上阵的民营“草根工业”来比喻今天的民营经济?为什么中外同私企老板:剥削者还是劳动?王俊山:内蒙古伊克昭盟天安公交集团总经理民营企业对社会来说究竟是罪人还是功臣?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直接的关系,即劳动价值论。现在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冲击的浪潮来了,被颠覆的有哪些行业?金融业算是其中一个。2013年起,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崛起,因解决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实时申购、赎回等问题,一时成为了消费者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运作层面,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做制造业的,还是搞服务业的,在运作层面的管理都有自己的行业规律。一个是基础层面,基础层面的管理是什么含义呢?就是机制、体制以及"管理三要素"——定战略、带队伍、建班子。"管理三要素"是我们自己的体会,其实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提法。这个有点像登珠穆朗玛峰,不管从南坡上还是从北坡上,只要上了就是好汉。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对这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Q:作为传统企业,一般也会有自己的网站来宣传产品、服务以及品牌,在互联网与人们生活愈加紧密的今天,传统企业应如何把握互联网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另外,如果想在互联网上打广告、做宣传,应该从何下手?如何进行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上海企业》2011,(11):40-40
魏杰在"2011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管控趋势高峰论坛"上发言: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大体走势。第一个压力就是通货膨胀。通胀的压力正在释放,而且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讨论通胀预期,就是预计出现通胀,我们尽量不要它出现,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现在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现实。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通胀问题是一个货币问题,就是货币发多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  相似文献   

16.
人才缺乏、人才流失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软肋,为什么企业有着良好前景和工作环境还是面临人才缺乏和流失的困境?为什么企业在市场走红、业务饱满的同时,仍感觉力不从心?这都要借助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吴晓波 《中国企业家》2009,353(24):124-124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这个设问还可以被分解成下列命题:中国经济是否需要拯救?哪些力量能够拯救中国经济?是主动拯救还是被动拯救?拯救的路径有多少条?拯救的手段有哪些?拯救的结果及后果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16):112-113
《中国企业家》:你们两个为什么都是光头? 蔡明:我是因为前边头发没有了,又不想梳那样的发型,干脆剃了。老爷子光头也是我建议的,一剃,高兴死了。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导刊》2014,(2):30-30
2月13日,著名房地产商冯仑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闭幕式演讲中说:“我来的前一天去了小米,所有人都在创新和研究互联网怎么样影晌和改变房地产。我们一看有一点懵了,为什么?小米现在准备做房地产了。小米产品的简单极致以及它的粉丝经济包括它的服务,它讲到了互联网的思维,所有这一切都在颠覆我们。”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行业被颠覆,通常是因为在互联网的全新商业模式下,该行业的资源流通效率被无限放大,资源流通环节被压缩到极致,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相应地降低,产品呈现在客户面前的价格也更具有竞争力.“互联网+社保代缴”的商业模式同样也遵循了这个规律.除了价格优势外,互联网社保产品还蒹具了互联网的便捷性,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贴心、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