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3—2017年65个国家的数据,文章构建了个体固定效应下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和传导作用机制,并将65国分成逆梯度组和顺梯度组进行对比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经济规模这一中介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起推动作用,其次是技术溢出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中介效应最小;(2)在全样本组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这一链式传导路径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3)顺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与全样本组相同,而在逆梯度组中的链式传导路径则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并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链式传导机制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近期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亦即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增长近三倍。作为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显然是中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落脚点,对外投资或将开启全新格局。战略背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一带一路”正式被提升成国家战略,引发了新一轮对外投资热潮,在APEC会议期间,使“一带一路”战略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然后,说明该战略如何为对外投资增长提供新动力;最后,结合我国对外投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一带一路”更好的为经济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江苏省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投资数量上升,投资金额增长,但是对各个国家的投资存在差异。江苏省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动了江苏省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并且进口效应大于出口效应。对江苏省而言,应因地制宜,差异化制定投资策略;对东盟而言,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并且积极寻求投资;对江苏省和东盟而言,应继续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2008—2019年数据,利用修正后的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发展程度异质性和营商环境子指标异质性;文化距离在东道国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从政府与企业双重维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的新的战略构想,对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将产生积极影响。油气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一带一路”提出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油气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各类油气企业参与油气国际合作,坚持“油气输入”与“油气输出”并存,构建油气贸易中心和定价中心,继续加大油气资源的投资与并购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油气国际合作、保障油气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如梦 《北方经贸》2023,(11):35-39
基于2003-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化政府发展水平,利用投资引力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化政府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东道国数字化政府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数字化政府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政府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双边贸易成本,从而吸引了中国的直接投资。在异质性方面,西亚、中亚、独联体、中东欧地区的数字化政府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南亚、东南亚地区则没有影响。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研究结论对中国“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以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文章剖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三外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归纳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国家“三外融合”的发展特征,最后总结了“三外融合”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发挥驱动“三外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一国一策”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规模持续增加。为探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60个沿线国家在2003-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呈正向关系,稳健性检验强化了这一结论;机制检验显示,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抑制了中国OFDI的贸易促进效应,而东道国自然资源禀赋与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了中国OFDI的正向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探讨了“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和效果。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要素流动理论,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路径和方向,并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金融发展、制度环境、国家距离、关系资本和第三国影响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本文利用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受到制度环境、国家距离、关系资本和第三国影响的正向或负向调节。本文的研究对于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布局和结构、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应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刁莉  田媛 《中国市场》2023,(24):1-7
随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在沿线国家的移民也越来越多。文章分析了近20年的20个“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移民的数据,考查了华人移民的经济活动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的华人移民投资活动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东道国非居民的专利申请、专有技术的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华人移民通过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20个“一带一路”国家中,华人移民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发挥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跨境流通是中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载体,其流通水平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值得研究。本文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人民币跨境流通能够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中国OFDI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一带”沿线国家、高制度质量国家和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中国OFDI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中国OFDI效率影响的汇率传导机制成立,表现为负向弱化作用。中国应当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动投融资便利化,加强制度合作,提升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验证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该影响效应能持续7年左右,并在2~3年后达到峰值。自2003年以来,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合共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仅约为2%。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8%,中国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越好,越能吸引中国的投资,中国企业决定是否向沿线国家投资及投资额的大小,一般会考虑沿线国家最近10年左右的经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来提升对外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政治互信在样本期内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新兴优势产业以及投资目的为非邻近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上。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开放经济的环境效应受到学术界和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然而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国企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尤其是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微观研究十分匮乏。鉴于此,本文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企业污染排放,且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持续性。对外投资企业通过采用更加清洁的生产技术而非加强污染物末端处理的方式实现减排。机制分析显示,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对外直接投资抑制污染排放的重要传导机制。此外,对外直接投资的减排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大中规模企业、重污染企业以及出口平台型对外投资企业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更强的减排效应。本研究为新发展格局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比较优势动机的关系,使用2015年中国制造业内25个细分行业对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截面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同时受到比较优势动机和市场准入动机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寻求型动机;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区位选择总体上符合比较优势动机,未出现偏好逆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商务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与沿线国家交流沟通与务实合作.充分利用双边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现有机制以及区域次区域合作平台,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对话,积极推动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成功就“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容克投资计划”、蒙古“草原之路”、柬埔寨“四角战略”、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等对接达成共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同捷克、波兰、乌兹别克斯坦、文莱等国以及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战略对接.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欧洲国家产业结构分化趋势明显,技术红利和中心红利逐渐减弱,而金融资本膨胀引发公共债务危机和大规模失业,外商投资大量流失。本文基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内涵及欧洲与“一带一路”合作基础,研究发现欧洲各国融入“一带一路”能够依托中国国内巨大市场能量的不断释放,加速生产资源再分配,推动其技术变革,更新基础设施条件,激发消费潜力,克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平稳的状态。因此,完善“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加强金融与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对外投资便利化、构建绿色协同发展平台是欧洲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PRS发布的ICRG中“一带一路”沿线56国的国家金融风险数据,探讨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金融风险各因素对中国OFDI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东道国债务偿还能力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汇率稳定度和外债占GDP的比例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负向效应,经常账户余额占总出口百分比在不同模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存在明显的“逆向选择”现象,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较高。为有效防范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应继续深化国内金融改革开放,增强国际金融风险应对能力;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投资监管,提升跨国企业金融风险防控水平;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  相似文献   

20.
李金蕊 《现代商业》2023,(18):119-122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推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和人文交流。深入研究风险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明智地制定对外投资战略和决策,企业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以减少投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风险策略,能够提高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活动的成功率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和改善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