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学玲  桂丽 《全国商情》2012,(17):28-29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减排措施来限制二氧化碳等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征收碳税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为了抑制碳排放而开征碳税已势在必行。本文充分借鉴已开征碳税的国家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量体裁衣,并由此提出我国未来碳税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自《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介绍了国际碳排放市场的由来和机制,分析了全球碳排放交易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和预测了全球碳排放交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我国碳税政策设计与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征碳税,旨在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能源的节约使用。这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开征碳税的目标和原则,并对税制要素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4.
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之一,碳排放权交易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回顾,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世界各国都应承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碳税作为一项能有效减少碳排放的税收政策已被很多国家所采用。通过分析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征碳税的情况,总结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指出经济稳定因素、我国能源结构和国际碳定价博弈是影响开征碳税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开征碳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部委通知     
《中国科技投资》2012,(5):14-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部署,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问题受到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广泛重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为例,将有关碳排放权期货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按照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案、影响碳排放权配额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碳排放权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展开,最后简述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要求,也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任务。目前比较突出的市场分割、市场主体参与度低、定价机制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市场交易量的扩大、统一价格的形成及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培育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特别是要通过解决碳排放权的稀缺性问题、完善交易平台建设等形成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引言 碳金融泛指一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创新和融资活动,包括基于项目开发的投融资,碳排放权的交易和投资,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交易和一切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相应地,碳金融市场包括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前者是指国际组织指定一个总体一定的配额,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参与者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易,它的好处在于控制了污染总量,有利于阶段目标的实现和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0.
学术文摘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的丛建辉博士、刘学敏教授等学者在2014年第4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发表了题为“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及其测度方法”一文中指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 C C)于2013年9月发布了其第五次评估的首份报告,该报告进一步提高了对人类活动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信程度。城市作为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必然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其低碳化发展对实现全球减排目标至关重要。因此,许多国家把城市视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空间载体,全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可测量才可管理”,建设低碳城市的首要前提是科学地核算城市碳排放量、编制城市碳排放清单,以便于管理者清晰、准确地掌握城市各个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其中,消费视角核算属于目前理论探讨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城市辖区内各种主体(政府、企业、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其排放源可以来自城市地理边界内,也可以来自地理边界外。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比较以及我国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分析了碳税、一般排放权交易体系、复合排放权交易体系、补贴、政府规制这五种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作用的范围、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减排成本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成本的大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政治上的可接受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优化选择及实施战略:近期应以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际碳交易体系的运行及我国碳市场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碳交易主要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为代表的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体系。这个体系有完善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制度的约束,是国际碳交易的主要市场。欧盟碳交易体系行使了国际碳交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功能。另一种是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代表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该气候交易所基本面临终结。我国目前的碳交易体系是自愿交易体系,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碳市场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碳交易会逐步由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向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体系过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与税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举世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这方面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积极研究我国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十分必要。考虑到我国当期既有税制体系中的实质"碳税"内容,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开征所谓的"碳关税"是站不住脚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未来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实施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排放源难于监测和控制、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等问题;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不合理、排污收费标准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借鉴较为成熟的欧盟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加强政府政策的宏观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以及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以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大卫·维克多认为:单独的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并不能控制排放。经过几年的耽搁后,美国终于试着控制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排放。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某种形式的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旨在限制这些温室气  相似文献   

16.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文章从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产主导的经济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等5个视角分析未来山东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趋势,可以得出基本判断:山东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阶段,未来10年其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需求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难以逆转.山东应与全球、全国同步,着眼于优化结构与提高能源技术效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走阶段性减排道路是山东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而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减排机制的确立在国际上催生了一个活跃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国培育碳排放交易市场,要有系统的思维,包括提出碳排放控制总量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碳排放权的初次配置;要从引领未来为基本出发点,规划中国碳排放交易产品体系及碳金融衍生品的合理开发,需要从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操作的角度,提出碳排放权交易核查及监管能力建设的重点领域和方案;要从保障的角度,集成提出保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宏观政策体系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企业减少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集团作为我国主要经济主体能否在这场经济变革中抓住机遇,取决于是否能够占领温室气体减排的先机。企业集团的特征使其具有进行碳排放权内部交易的可行性,论文将碳排放权交易思想引入企业集团内部,结合企业集团的特征选择间隔型双向拍卖作为企业集团碳排放权交易方式,并设计了间隔型双向拍卖规则,且利用数理方法证明了该拍卖规则除了具有激励相容性外,还能够阻止成员企业的"恶意报价"行为、保证交易集中买卖双方交易数量相等、提高成交速率、防止成员企业共谋行为和减小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根据2000年~ 2010年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中美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承担了巨大的美国消费型的隐含碳排放量,其中机电类产品一直是对美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留在了中国,成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阻力,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结构分解法将影响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分解为能源使用效率、生产技术、对美出口规模和对美出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及生产技术改进为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的减少做出了贡献,其中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而对美出口规模及出口结构则导致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碳减排进程不断推进,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在不断加重,而作为快速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是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尖锐矛盾。本文在细致分析、对比碳强度分配与碳总量分配方案优劣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针对宏观与微观不同机制环境的综合性总量设置方案及配额分配方案。同时以我国碳强度减排的国际承诺为逻辑出发点,在借鉴成熟碳排放交易体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殊环境,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地理架构及体系构建的阶段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