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工业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内容、进程和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关系,认为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基于时代“特质”(如信息化)和国情“特质”(如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同质化”经济发展战略,而这种新型工业化战略必然要求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在新型工业化战略下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促进资金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共同发展。为此,需要确立工业现代化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推进战略,并促进信息产业、教育事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第二次现代化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明进程可以分为四个时代 :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移过程及其深刻变化是第一次现代化 ,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移过程及其深刻变化是第二次现代化。在 2 0世纪 ,约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第一次现代化 ,并启动了第二次现代化 ;在 2 1世纪 ,人类将全面实现第二次现代化。虽然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尚没有完成 ,但必须尽早向第二次现代化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国第一个 5 0年 ( 1 94 9- 1 999年 )努力实现第一次现代化 ,中国第二个 5 0年 ( 2 0 0 0 - 2 0 5 0年 )将努力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工业设计作为新兴学科,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它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的巨大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工业设计伴随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是方便、舒适的生活。然而,由于人们过多地注意到设计对工业和经济的作用,作为设计的其他方面,如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却被忽略了。长期以来,人们沉醉于自己创造的现代化工业文明中。作为事物两面性的诸多消极影响被取得的成就所掩盖,潜在的危机(全球变暖、海水水位升高、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与能源危机等)和各种社会问题(犯罪率升高等)已经尾随工业文明而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其中定性标准有:箱根模型、列维模型、现代人模型和比较模型等;定量标准有:布莱克标准、英格尔斯标准、世界银行的人均收入划分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指标体系等;接着介绍了国内有代表性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如;中国《社会指标》课题组的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177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简要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对未来我国构建统一的现代化评价指标和标准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行政现代化是伴随工业社会而出现的一种政府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其主要标准有:职权分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专业化和高效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面临来自经济体制,法律法规体系和人才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会促使中国政府进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从而推动中国行政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赵玲玲 《经济前沿》2001,(10):21-24
一、工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现代化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动态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它包含着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方面的指标。经济现代化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工业化以及工业的现代化。每个时代的现代化都有其不同的内容,但从18世纪开始,多数国家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路程都是从工业化开始的,并且都是按一定的工业化次序和方式来推进的。英、美、法、德工业化中产业发展的共同次序为:轻工业──重化工业──深加工工业。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江南论坛》2012,(3):65-I0001
水是无锡之源,无锡之脉,无锡之韵,无锡之魂。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发展转变的动态变化过程。水利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人口现代化是现代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口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选用了15个人口与社会发展指标建立了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收集、整理和计算2012年西南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得出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多角度对西南地区人口现代化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已实现人口"三低"的现代生育模式,但该地区人口分布严重失衡;文化教育方面,除四川省具有一定优势外,其余省(市、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人口构成看,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与发达国家的标准比较相差甚远。此外文化娱乐设施还未能全面普及,城乡人均收入差距问题严重,医疗卫生水平低于国内平均水平。鉴于以上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西南地区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已逐步跨入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时期,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由于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生产复杂化和操作技术化,劳动力的质量不能适应职业和岗位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企业和平中无技能或者低技能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较大,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这样的劳动结构已无法适应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只有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才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工业现代化在我国表现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变动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和促进这种消费需求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生活。我们把工业现代化的过程理解为,在适应人民现代化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改变自身的生产方式,创新生产的社会组织关系,在为人们提供网络消费的同时,引导人们消费信息产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10)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行政体系现代化、市场体系现代化和社会体系现代化,社会组织是社会体系的主体,社会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是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成熟。社会组织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推进治理决策民主化、公共精神普及化、政府职能社会化、社会秩序组织化、社会道德的内化等。发展社会组织应坚持社会各界联动协作、实施政社分开、完善对社会组织的规制立法、提升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培育民间志愿精神等措施,以推进社会体系现代化和国家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乍到美国就为那四通八达的交通、如潮的汽车、迅捷方便的电讯、星罗棋布的城镇、自由选购的Supermarket(超级市场)……惊叹不已。啊,多么高度的现代化!作为中国人,自然会处处事事与中国比,所以,从美国的现代化看中国现代化,是我在美期间观察与思考的主轴。 无论从衡量现代化标准的那一指标看——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生命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标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现代化一方面要符合国际现代化的一般趋势和理解,另一方面双要保留自己独有的特色,中国的现代化,是中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使其社会生产力水平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达到世界中上等收入水平以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化的渐进过程,现代化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改造工程,从经济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人,从物质到精神,从宏观到微观,都将经历一场现代化的洗礼,就当前中国亟等实现的现化领域而言,我们认为,现代化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素质四个领域,国际化和特色两者都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具体说,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安全高效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包括竞争性、关联性和变革性三大支柱,协同则是实现路径。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可以发挥要素配置、需求驱动、分工协作功能促进产业链要素、能力、治理协同,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由于要素配置、企业能力以及链条治理等尚不完善,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链在核心技术、重要设备、关键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主要表现为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融合难、工业智能自主化水平亟需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相对滞后等。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在全产业链环节进行规模化运用,通过全面的网络连接与数据互通,实现产业链贯通。这就需要精准施策,着力破解成本、标准、安全等难题,让企业愿用、能用、敢用。  相似文献   

15.
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是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事业,它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还不十分发达,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特别是现代化社会它已远远超过了度量衡的范围。计量在工业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计量工作是工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大部分工业企业中把计量工作作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6.
王信东 《经济师》2001,(3):147-149
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和现代化的关系 ,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化的标准 ,我国实现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7.
工业自然资源配置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工业现代化对自然资源配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工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工业发展与工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自然资源开发和能源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社会发展综合动力观,揭示精神文化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与创新,批判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及负面效应,重审人类共同选择———现代化文明转型的价值尺度和终极目标。展望了中国转型的核心、主题和历史归宿: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向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9.
张韬 《经济师》1999,(7):20-22
一对我国的现代化有两种表述方法:一是把现代化分解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二是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两种表述虽然看似不一样,但实质却是相同的。前者是从结果或是从静态角度来描述的;后者则是从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有学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也有学从不同维度分析现代化的多种内涵,如理论涵义、政策涵义等等,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现代化应该是一个系统,包含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物质结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断演进而产生巨大变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化物,也包括化人。现代化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