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2结果2.1MIC各种抗菌药物在试管内对从患病蛙体内分离的5个菌株的MIC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在12种供试药物中,盐酸土霉素、环丙沙星、烟酸诺氟沙星和交沙霉素等几种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好,而另外8种药物的抑菌效果均  相似文献   

2.
<正>2结果2.1MIC各种抗菌药物在试管内对从患病鱼体内分离的5个菌株的MIC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在13种供试药物中,除环丙沙星、烟酸诺氟沙星和交沙霉素等3种药物外,其他10种药物的抑菌效果均相对较差。2.2MBC各种抗菌药物在试管内对从患病鱼体内分离的5个菌株的MBC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2结果2.1各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的MIC6种供试抗生素对4个分离菌株的MIC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供试药物对4个分离菌株显示出了不同的抑菌效力。所有菌株显示出对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比较敏感。2.2池塘中药物治疗异育银鲫溃疡病的效果药物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从表2所示结果可以看出,在开始投喂药物饵料后,采用2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池塘中的异育银鲫死亡数量呈现逐渐下降,而作为  相似文献   

4.
<正>2结果2.1用药前后菌株MIC的变化从试验和对照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MIC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氟苯尼考对从对照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50个菌株的MIC分别为0.05~0.78μg/m L,从连续投喂5d氟苯尼考药物饵料后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150个菌株,其MIC上升至0.39~6.25μg/m L。对属于同一类的  相似文献   

5.
<正>2.3联合用药对柱状黄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F.coloumnare的药敏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将盐酸多西环素与烟酸诺氟沙星联合应用时,其MIC分别为3.13.0μg/mL和3.13μg/mL。联合应用时各种药物的MIC明显低于单药的MIC值,将表3的MIC值代入FIC指数公式,求得联合用药的FIC指数,并进行判断:FIC=3.13/50.0+3.13/25.0=0.1878。即证明盐酸多西环素与盐酸  相似文献   

6.
<正>2结果2.1用药前后菌株MIC的变化从试验和对照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MIC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烟酸诺氟沙星对从对照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50个菌株的MIC分别为0.786.25μg/m L,从连续投喂5d烟酸诺氟沙星药物饵料后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150个菌株,其MIC上升至3.136.25μg/m L,从连续投喂5d烟酸诺氟沙星药物饵料后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150个菌株,其MIC上升至3.1350.0μg/m L。对属于同一类的恩诺沙星,对照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50个菌株的MIC为0.3950.0μg/m L。对属于同一类的恩诺沙星,对照组黄颡鱼消化道中分离的50个菌株的MIC为0.3912.5μg/m L,而对从试验组黄颡鱼消化道  相似文献   

7.
<正>3.2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 monicida)杀鲑气单胞菌(A.salmonicida)是鲑科鱼类疖疮病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盐酸土霉素对该菌的MIC测定结果如表5所示。表5的测定结果表明,无论从何种鱼类上分离的A.salmonicida菌  相似文献   

8.
6稀释法及其试验步骤稀释法可定量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MBC/MIC值较大时,提示细菌缺乏自溶酶,对微生物药物现实耐药性。稀释法包括试管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微量稀释法和自动化稀释法等。稀释法获得的结果比较准确,常被用作校正其他方法的标准。(1)试管稀释法以液体培养基将抗生素类药物做不同浓度的稀释,然后接种待检细菌,定量  相似文献   

9.
<正>3.9诺卡氏菌诺卡氏菌(Nocardia)属于革兰氏阳性丝状菌。是五条鰤等养殖鱼类诺卡氏菌病的病原菌。萩田(1969)报告了从三重县人工养殖的患病五条鰤体内分离到的诺卡氏菌,进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为MIC为5.0μg/mL。瀧、楠田(1971)完成的盐酸土霉素药物敏感测定结果表明,Nocardia菌对  相似文献   

10.
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MI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各种抗菌素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是做到对症和正确使用抗菌素药物的基础.日本化学疗法学会制定的微量液体稀释法被称为是测定抗菌素对病原菌MIC的标准方法,作者利用日文资料编译成本文,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浸洗法又称药浴法,就是将鱼类集中于较小水体中,以较高浓度的药液,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洗(时间的长短,随鱼体大小、体质强弱、药物浓度、水沮高低等情况而定),将鱼体表和鳃部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杀死。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鱼种下塘(网箱)时,进行一次严格的药物浸洗,是获取高产、高效一必行的技术工作。现将几种药物浸洗法介绍如下: 1、高锰酸钾浸洗法:浓度为20ppm,  相似文献   

12.
<正>一、正确选用药物1.对症选药。河蟹疾病主要有微生物疾病、寄生虫疾病。防治不同疾病使用的药物基本不同。如果选错了药物,不但浪费财力和人力,延误疾病治疗时机,有时还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2.选用高效、速效药物。治疗某一种疾病往往有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可供选用。但各种不同的药物,甚至同一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一、渔药配伍禁忌1.注意配伍禁忌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为了加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时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即联合用药。但是有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混用,联合用药后,有的是药性(毒性)加强,造成药物中毒;有的则是因产生拮抗作用,而导  相似文献   

14.
2.3 对 鳗 弧菌 的杀 菌效 果 4种 供 试 药 物 对 鳗 弧 菌 J—O—1和 K —3等 2个 菌 株 在 试 管 内 的MBC 测 定 结 果 如 表 1所示 。由 表 1可 见 ,溴 氯 海 因 对 鳗 弧 菌 J— O — 1和K —3 菌 株 的 杀 菌 效 果 最 差 , 其 MBC 为 表1 4种 供 试 药 物 在 试 管 内 对 鳗 弧 菌 2.4 对 爱德 华 氏菌 的抑 、杀 菌效 果 4种 供 试 药 物 对 E.tardaEF-1 和Et-12等 2个 菌 株 在 试 管 内 的 MBC 测 定 结 果 如 表 2所 示 。由 表 2可 见 ,溴 氯 海 因 对 E.tardaEF-1 和 Et-12 表 2 4 种 供 试 …  相似文献   

15.
《渔业致富指南》2003,(4):41-41
<正> 在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治实践中,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同一种药物安相同的剂量防治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水体会有不同的结果;同一日池塘在不同时期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治同一种疾病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池塘水质中有一些理化因子影响了药效。从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石榴皮单宁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榴皮中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石榴皮单宁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石榴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60%丙酮,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石榴皮单宁提取率为27.41%。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石榴皮单宁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霉菌和酵母菌无明显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625 mg/m L,大肠杆菌的MIC为5 mg/m L。  相似文献   

17.
<正>(二)实产结果及效益分析表8合缘虾蟹料效果对比试验实产稻谷结果1.施用合缘虾蟹料(与CK比较)水稻效益分析根据表8的稻籽实产结果,对试验条件下合缘虾蟹料试验处理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进行分析。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合缘虾蟹料2012年肥料市场价为2.0元/kg;尿素(含N46%)为2000元/吨,折合N价格3.91元/kg;普钙(含  相似文献   

18.
<正>使用药物防治鱼病过程中,常常发生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鱼类疾病更严重而导致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使用过期、违禁药物鱼病防治用药,特别是漂白粉、生石灰易受潮失效,因此在使用前要先看性状。漂白粉应为干燥块状粉末,生石灰应为块状。必要时漂白粉要测定有效氯。平时,药物应按规定妥善保管,超过保质期的药物避免使用。有些渔民贪小便宜,使用违禁药物,结果省了不该省的钱,花了不该花的钱。如果渔民还是继续使用,最后吃亏的只有自己。常见违禁药物有:呋喃唑酮、五氯酚钠、孔雀石绿、氯霉素。  相似文献   

19.
<正>2正确运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药物选择正确运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药物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2.1根据样本组织特点合理制定给药方案首先,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师在根据离体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药物是,应考虑选择在患病水生动物病灶中血药浓度靶向分布较高的抗菌药物。如果是是针对肠炎等肠道内致病菌完成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就应该选择难以被组织吸  相似文献   

20.
<正> 对虾病毒克星是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等虾类的红体病、白斑病等的专用药物,是采用从八种中草药或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药用物质配伍组成,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等功效。经试验应用该产品对水产生物无急性毒性且抗病毒效果显著。为了解该产品在应用中是否具有致突变性、诱变性以及可能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