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术。如何说话才能受人欢迎?  相似文献   

2.
关中方言拾趣关中人说话高喉咙、大嗓子,就像跟人吵架。“争、冷、噌、倔”是其显著特点,按我的体会,争:就是好争辩、爱抬杠;冷:说话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噌:大概是音调高、语言简洁,但时常带着一股子冲劲儿;倔: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不拖泥带水。细细地琢...  相似文献   

3.
孟令德 《现代企业》2011,(12):49-50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在做人的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门沟通的艺术,一门说服的艺术,一门管理的艺术,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政工干部要经常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性格的人说话,掌握恰当的语言艺术是每个政工干部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政工干部做好对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起码要求。  相似文献   

4.
《劳动月刊》2012,(7):38-40
“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谁不是怀着满腔的热忱,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闯出点名堂来7爱情正浓的时候,谁又不是以为眼前这个山盟海誓的人,真的能给你一个天长地久?我工作努力了,却因为工作错认了男人。我对爱情付出了,却又被他欺骗。我承认是我自己有问题,可是,谁的人生,能按照理想的轨迹走呢?”吴青青说话很有几分文艺气息,只是...  相似文献   

5.
关中人说话高喉咙、大嗓子,就像跟人吵架。“争、冷、噌、倔”是其显著特点,按我的体会,争:就是好争辩、爱抬杠;冷:说话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噌:大概是音调高、语言简洁,但时常带着一股子冲劲儿;倔:说话直来直击,不拐弯抹角,不拖泥带水。细细地琢磨关中方言,发现它表义非常准确,常流露出古香古色的纯朴与文雅,其中又不乏些许幽默。  相似文献   

6.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近来,一篇12句话的小文章——“说话的艺术”,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有的人把它发到自己的博客上,有的物业公司把它作为温馨提示贴在电梯里,这已经成为不少人讲话时的艺术指南。  相似文献   

7.
洪亮的声音、握手时刚劲有力、与人说话时眼神专注紧盯对方,给人感觉他体内有一股强硬的精神气在撑着他。正是这股倔强而果敢的劲头,撑着乔天明度过了几次人生起落。  相似文献   

8.
赏深·越慕     
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艺术品不是冷冰冰的投资凭证,而是可以与每个人共呼吸的鲜活的生命体;艺术收藏也不仅仅是艺术圈内的小众行为,它已经成为了现代成功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让人在眼花缭乱的价格记录前回归自我,并通过它提升品位、感悟人生。轩尼诗X.O赏深越慕-私人收藏系列活动,将邀请12位来自商界的杰出收藏家,与大家分享艺术收藏和人生经历带来的至臻感受,用欣赏的眼光去体会与众不同的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08,(2):47-47
经历愈多 看得愈真 愈懂欣赏 艺术品不是冷冰冰的投资凭证,而是可以与每个人共呼吸的鲜活的生命体;艺术收藏也不仅仅是艺术圈内的小众行为,它已经成为了现代成功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让人在眼花缭乱的价格记录前回归自我,并通过它提升品位、感悟人生。 轩尼诗X.O赏深越慕-私人收藏系列活动,将邀请12位来自商界的杰出收藏家,与大家分享艺术收藏和人生经历带来的至臻感受,用欣赏的眼光去体会与众不同的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慧敏 《活力》2011,(11):190-190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中看到过的一句话。似乎是在描述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可理解为艺术创作的三种境界:虽不曾记得是谁人所说,但这其中深深的妙理却令人咀嚼不厌。面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从明到惑是大众的悲剧.从惑至明是智者的涅粲。 人生如此.艺术境界又何尝不是相同。 30年的演播艺术实践.演播录制的几千部集长篇小说、广播剧、译制片、纪录片等各类古今中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雷钟哲 《秘书》2011,(9):21-21
在不少人眼里,秘书不是与“端茶倒水打杂”划上等号,就是与老板“小蜜”扯上关系。一位做秘书工作的范小姐说:“同事都觉得我跟领导走得很近,很受领导宠爱,跟我说话时不是语气古怪,就是态度暖昧,好像我真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2011年4月27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12.
意外官司     
《中国企业家》2005,(13):14-14
风险投资家需要杀手的直觉。投资是一门艺术,风险投资家是艺人。对人的判断,不是科学是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结果,全世界人的结果全是一样无论是创业,还是做企业,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结果。人生的结果即是人生的终点,全世界人全是一样的。终点站后,伟人挂在墙上,普通一点的就是到清明的时候有人会去看看你。最重要是过程人生最重要的是它的过程,享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比如说创业,成功很伟大,但失败也是人生一种经历,其实这里面结果不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吴迺峰是一位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性:说话声音洪亮、直言不讳,办事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15.
杨扬 《宁夏审计》2007,(7):55-56
人生在世,你无法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空间里,无论我们将怎样度过漫漫人生,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沟通以及和谐相处。因此,成为最会说话的人,也许是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件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6.
逝去的经验管理时代。谈及管理,绝大多数工商管理教材都有过这样的引述: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却说:管理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实践。  相似文献   

17.
真正在人生中走得好的,一定是永远对自己有良好感觉的人,永远自信把自己看成有无数用途的人,永远觉得自己的人生根本不是大局已定的人。永远在寻找新的机会,永远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创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据说,有一天李叔同先生与弟子丰子恺谈人生,大意是:大千世界,犹如现代社会的三层楼房,芸芸众生按等级自然分列在这三层楼上。第一层楼人最多,这些人都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奔波忙碌,终生劳顿;第二层楼的人较少,除了衣食住行操劳外,还有对文化、艺术的追求;第三层楼的人最少,他们除了追求物质生活,还要独立思想,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后来有人问李叔同,“先生是属于哪层楼的人?”李叔同笑道:“我是到第三层转了一圈,又回到第二层楼的人。”  相似文献   

19.
王伟 《财会月刊》2011,(5):I0014-I0014
成功的商人是让资本去赚钱,而不是让资本去说话;失败的商人是让资本去说话,而不是让资本去赚钱。  相似文献   

20.
康瞧 《人力资源》2012,(2):12-17
愿望就是种子 廉瞧:应该说,先生的《活法》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不过,还有一些人觉得先生应该多谈些经营之道.而不是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我想,先生的写作更关乎做人。之后才是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