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际范围来看,"固定篮子"指数理论仍然是编制CPI的主体框架,但透过我国CPI的编制方法可以得出其不但存在理论假设上的缺陷,且在抽样设计、权数确定以及计算公式方面均存在弊端。对此,尝试给出改进思路,以提高CPI的精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2.
CRB对我国CPI价格指数的关系引导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1996-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与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8个月内存在着因果关系,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可以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进行预测.随着我国开放程度增加,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引导关系的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3.
王建 《证券导刊》2015,(3):13-15
●GDP平减指数与CPI、PPI同源,都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价格水平的反映,所以不可能CPI、PPI向下,而平减指数向上。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在下行过程中开始显露出通缩迹象,表现为各类价格指数的逐季走低。但进入四季度,虽然CPI与PPI的通缩势头更加明显,平减指数却脱离了消费物价与工业品物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渠道与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构建了纳入资产价格因子的广义价格水平指标GPI,并对构建的包含资产价格因子的广义价格水平指数GPI和传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广义价格水平指数GPI同比指标与CPI同比指标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GPI是CPI的原因,但CPI不是GPI的原因,房价上涨是导致API影响CPI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房价波动对CPI具有滞后影响,需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提出仅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参考已经不能全面明确地反映现实情况,GPI指标比CPI更适合于用于制定货币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CPI指数是一个相对滞后的数据指数,通常是反映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选取我国1990年1月至2013年11月共287个月份的CPI指数数据,对CPI序列建立乘积模型ARMA(1,1,1)×ARMA(0,1,1)12。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描述全国CPI变化趋势较优的时间序列模型。最后,本文利用此模型对2013年12月、2014年1-4月份的全国CPI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孟蓓 《金卡工程》2010,14(8):325-325
文章通过观察我国近20多年的CPI指数变动规律,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并从众多因素中提取出与CPI变化关系较明显的几个因素,将货币主义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理论相结合,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阐释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物价测度指标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食品部门对CPI具有决定影响,工业品部门对PPI具有决定影响,CPI和PPI的价格弹性差别很大。依据生产链理论可以得出PPI向CPI传导的结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似乎也证实着这一规律的存在,但在特定情况下,PPI和CPI走势会出现分化背离。本文围绕经济增长下滑阶段食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的变化特征,解释PPI和CPI出现分化背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占我国CPI权重的32.79%。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粮食进口对CPI的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粮食进口直接影响CPI指数;粮食进口通过产业链条影响下游企业成本进而影响CPI;粮食进口通过示范、替代和心理预期对CPI产生影响;外资通过粮食进口控制重要粮食品种进而影响CPI。粮价为百价之基,因此,必须优化我国粮食进口格局,努力避免外资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控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轻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CPI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以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的CRB指数、CCPI指数、CPI指数和上证A股指数等数据为样本,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份的美国经济还是处于一个低通胀温和复苏的状态。首先,最近的价格数据反映经济中的通胀压力并不严重,6月份CPI指数月增长只有0.1%,低于预期的0.2%,核心CPI指数增长了2.8%,也低干预期的2.9%和上个月3.5%。反映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的PCE平价指数增长了2.2%,也低于预期的2.3%和上个月2.6%;核心PCE指数也只月增长了0.2%。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与国内舆论普遍认为我国CPI大幅低估的观点不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CPI总指数与真实生活成本指数的偏差幅度有限,但存在一定结构性问题。其中消费替代、品质调整、新产品和消费渠道改变等因素总体上造成我国CPI年均高估1.5个百分点左右,而自有住房因采用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成本法计算,造成CPI低估大致相同的幅度。  相似文献   

12.
资讯·数字     
《中国黄金经济》2013,(24):10-10
175.4点5月美国珠宝消费者价格指数与去年持平 5月,美国珠宝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一年前持平为1754点。继4月指数下降1%、2月3月指数下降3%、1月指数下降4%以来,该月度指数自今年以来首次没有出现降幅。然而,5月CPI指数仍然保持历史性高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2020,(4):71-71,85,95
本书从物价调控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我国现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历史沿革、测度目标与编制程序,剖析了CPI在总体通胀水平测度方面所存在的若干缺陷。在此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深入研究了CPI的结构特征和杈重修正问题,构建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并对其有效性及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编制了我国的纳入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数并对其政策应用效果进行多维分析,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2020,(2):53-53,61
本书从物价调控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我国现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历史沿革、测度目标与编制程序,剖析了CPI在总体通胀水平测度方面所存在的若干缺陷。在此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深入研究了CPI的结构特征和杈重修正问题,构建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并对其有效性及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编制了我国的纳入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数并对其政策应用效果进行多维分析,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宏观Macro1月CPI同比增长1.5%PPI涨4.3%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与此前市场预计一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两项数据同比增速出现了暂时背离:1月CPI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国面临的最大考验将是通货膨胀压力。在物价不断上涨的经济环境中,CPI指数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总是与居民的实际感受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对此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一定的通货紧缩压力。至2015年12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持续46个月为负值,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已经连续16个月在2%以下运行。这种情形既有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需求不振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VAR模型分析影响中国CPI的主要国际经济因素及其影响的可持续性。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CPI的短期波动有显著影响;(2)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CPI的影响均有限,这可能说明中央银行的冲销操作取得了不错的政策效果;(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CPI有负向影响,且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先增强后减弱;(4)综合而言,影响中国CPI的主要因素是内部因素(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外部因素仅是次要因素。当前影响中国CPI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商品价格对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价格传递影响,得出结论国际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具有正向传递作用,但PPI对CPI的价格传递过程失效;但是通过与美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际商品价格对美国PPI具有影响,PPI对CPI也具有影响。说明价格传递在中国的PPI向CPI的传递过程中失效,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下游企业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对商品定价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与气温一同节节攀升的是CP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CPI达到5.5%,创下34个月来的新高。而在热气腾腾的CPI面前,股市的表现却令人寒彻心扉。市场人气低迷,指数疲态尽显。  相似文献   

20.
近期CPI指数持续上升,物价上涨成为民生关注热点.笔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CPI涨幅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并对有关部门如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拟制CPI涨幅过大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