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未,随着国有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企业改造和管理不断加快加强,国有经济日益发展;比大,积累了数量巨大的企业国有资产。但由于以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多是传统的行政方式和政策,随意性比较强,管理体制不完善,缺陷漏洞比较多,  相似文献   

2.
王志平 《上海国资》2003,(11):21-25
国有资产的盘子是12万亿,这是国有经济的"家底"。但是,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在国有经济领域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他们的价值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上是无法得到反映的。物质、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不会自动地保值增值,而只有在恰当的运作中,国有资产才会得到保值增值。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国有经济领域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劳动和智慧,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于是,我们可以说,12万亿国有资产所构成的国有经济的"家底",必须依靠另一类"国有资产"——国有经济领域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努力加以支撑。由此可以说,另一类"国有资产"——国有经济领域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3.
关兵 《开发研究》1999,(4):26-29
国有经济布局分散,国有资产产业分布不合理,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成因。为此,必须从宏观上对传统体制下国有资产的低效率配置进行战略调整,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向更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转移,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中,有些地方政府以超乎想象的高速度实施着国有资产退出的决策与行动,有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件、定指标、包任务,限期卖掉国有企业,实现国有经济的全部退出;有的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人要,就转让、就卖,巴不得一夜之间把国有资产统统卖出。似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就是国有经济的退出,就是把所有国有企业卖出去,否则,就不能显示出改革的魄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及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要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关键在于将国有资产从不具优势的竞争性领域退出来,集中力量办好应由国家控制的行业.把国有资产从一些小企业中退出来,搞活中小企业,才能集中力量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作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国有经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逐步在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但总体上讲治理绩效不佳。本文提出,经理人报酬体系的设计是短期内更适于现阶段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机制,更容易实现现有制度约束下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7.
高岭 《内蒙古工作》2002,(12):33-34
党的十六大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对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战略决策,为我们搞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0,(4):68-69
国务院国资委3月18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国资委3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申:第一,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二,央企是国有经济骨干和中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的良好管理和运营是实现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目标的重要方面。及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把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提高国有经济的基础。当前 ,构建适合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营模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产与产权》2003,(1):39-40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坚持不懈地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出一套政企、政资、政事分开,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从2004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二是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理论界和国有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缺陷制约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不利于刺激国有经济增长.本文重点分析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探讨其形成原因,建议采取的措施,以改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利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产的价值功能的实现和国有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圳市宝安区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员工得到妥善安置和国有经济质量得到提高为目标,大胆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刘宁  林权 《辽宁经济》2004,(3):25-25
十六大报告将“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列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任务”,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行过多次调  相似文献   

15.
从财政部有关部门获悉,2002年,我国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稳步发展,国有资产总量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据财政部会计决算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共计118299.2亿元,比上年增加8982.8亿元,增长8.2%。在全部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资产76937.8亿元(占65%),非经营性资产41361.4亿元(占35%);中央占用国有资产为56594.2亿元(占47.8%),地方占用国有资产为61705亿元(占52.2%)。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经济》2007,(1):25-27
自治区国资委成立两年多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管好管活国有资产和做大做强企业,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国有产权改革和政企分开工作为重点,努力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有效运转的国有资本经营与预算体系、公平公正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选拔任用和奖惩的激励约束体系,并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使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国有经济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做大做强地方优势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程涛 《浙江经济》2005,(1):52-53
改革开放来,浙江通过积极探索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互促共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省的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省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达到5853.8亿元,列全国第六位;利润总额179.9亿元,列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运营现状问题与建议程耀荣赵秀丽徐艳东如何推动国有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国有资产运营步伐,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和当前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笔者近日随省国资局调查组,就省内外国有资产运营状况进行专题调研。现结合调...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新世纪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产权清晰为契机推进公司制改革的阶段。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将使我们找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明确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通过明晰产权,出资人到位,改善治理结构,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二是通过对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调整和资产重组,使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加快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即向国有经济能够发挥自  相似文献   

20.
王志钢 《上海国资》2009,(10):14-15
各地国资委经过几年的艰苦和努力工作,国有企业改制已近尾声.工作重点转向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地方国有资产经营平台,协助地方政府和地方国资委完成当地国有经济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为了国资监管机构完成所辖区域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市场化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