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加入WTO后的中国银行业市场 1.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状况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机构设置来看,已从只允许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发展到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从开放的地域来看,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允许其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业务范围来看,已从最初只允许办理外币业务扩大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放宽了对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限制。近年来中国银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焦瑾璞 《中国金融》2000,(1):11-12,14
加入WTO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全面进入竞争时代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20年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准入行政限制逐步放松。20年来,我国银行业遵循着审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外开放,并取得巨大成绩,主要表现在:在机构设置上,从允许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发展到允许其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地域上,从最初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推进;在业务范围上,从只办理外币业务扩大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近几年,我国在推进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方面又作出了重大努力,特别是1997年以来,我国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仍然进…  相似文献   

3.
名刊辑要     
外资银行加速整合中国业务 前些年尽管中国经济保持8%-9%的高速增长,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却一直维持缓慢发展的速度。由于业务范围仅仅局限在少数几个城市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外商投资机构提供服务,因而外资银行对整个中国银行业来说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最近这一情况有了明显改观,外资银行终于能够“抬起头”说,他们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市场上也占有不小的份额。这还要归功于中国在入世后对外资金融监管的放松,取消了种种限制。2002年中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设立地域的限制,允许其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扩展业务,并进一步允许经营外汇业务,但仍禁止向境内企业和个人提供人民币业务。对此,外资银行不得不耐心地等待政策放松,因为根据中国做出的入世承诺,将在2007年使外资银行享受和境内银行同样的待遇。汇丰银行中华区首席代表认为,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汇丰在全球的第3大业务市场。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有三年。从_一年多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实践看,外资银行似乎并没有像过去所预料的那样蜂拥而至,向中国市场发起全面进攻,冲击中资银行的生存“领地”。但是,中资银行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已经在不同领域、各个层面展开。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达到18个,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其中105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相似文献   

5.
赵勇 《国际融资》2006,72(10):19-21
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订的《金融与贸易服务协议》,2006年底我国将对外开放银行业市场,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同时逐步放宽对新兴商业银行的限制.这意味着外资银行、新兴商业银行将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全面的竞争,从而使中国银行业呈现出多元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外资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2006年底将全面开放银行业.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和银行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历程,总结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既坚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又保障我国银行体系安全.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20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四家外资银行成立在华法人银行,允许其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中国银行业正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从现状来看,由于"信任认知",境内居民对外资银行从"接触"到"接受",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观望期",短期内市场格局将不会大变.然而,这并不是说中资银行可以高枕无忧,外资银行尤其是其母行在产品、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强大的优势无疑是对中资银行长远发展的巨大冲击与挑战.中资银行完善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全球化表现更为活跃和突出.这使即将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在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一定让步,并在加入以后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是将取消设立外资银行的地域和数量限制,即外资银行将可能从沿海到内地广设机构;二是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业务的限制,即将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和进一步开拓人民币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与我国整个经济的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经历了一个从特区到沿海城市,到中心城市,再到所有地区;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资企业和非中国居民到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的渐进式开放过程。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两年来,依据WTO基本原则和加入WTO承诺时间表.我国逐步放开了对外资银行在客户、业务范围、币种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并将于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创造中外资银行之间平等、互惠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0.
律转阳回,大地回春。当我们翻开2007年崭新一页的时候,我们也翻开了中国银行业崭新的一页:根据5年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从2007年开始,将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取消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1.
给国内资本以"国民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兴韵 《银行家》2006,(3):20-21
2005年底,中国提前一个月将外资银行在大陆的人民币业务开放扩大到了25个城市.这与国有银行如火如荼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股份制改造相呼应,中国银行业已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等五个城市正式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加速打开,中外资银行之间如何加强合作已成为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贾瑛瑛 《中国金融》2006,(24):33-33
自从中国银行业启动对外开放进程,“狼束了”的呼声就不绝于耳。如今,“狼”真的来了,尽管多数外资银行表现出的是一种“温柔的”合作态度,但是市场上的硝烟味还是隐隐透了出来。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与狼共舞”了很多年,只不过外资银行化各种政策限制下采用错位竞争战略,很多业务仅仅是试水。而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全面开放,使得双方不得不正面交锋,  相似文献   

14.
《浙江金融》2003,(12):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置身于全球经济之外,因此,金融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从12月1日起,中国银监会陆续实施一系列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包括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城市增加到13个,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述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向各类中国企业提供各种人民币服务等.这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为外资银行全面开拓业务提供了全新的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自从加入该组织的那一天起,便意味着中国将进行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末,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地域、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限制,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这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市场。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十年。其间,中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限制,在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贯彻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监管部门顺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问题的双过谈判,经过13年的风风雨雨,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直面人世,机遇与挑战并存,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外资银行逐步开放市场,从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没立代表处到对外资银行开放本币业务,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至1999年末,中国共设立外资银行分行157家,外资银行代表处248家。加入WTO后,中国最终必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地域和客户上的  相似文献   

18.
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服务贸易的背景下已成为必然趋势。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我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从地域限制、客户对象限制到逐渐开放,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83家外资银行分行,14家法人机构,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972亿美元。虽然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上所占据的比例仍较小,而且在进入过程中,我国政府对其严格管制,但外资银行在某些细分市场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测评及理性开放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7年末,外资银行不仅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分行,还注册成立了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同时还有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参股了25家中资商业银行。面对扑面而来的外资银行,中国的一些金融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出了"贱卖论"、"威胁论"和"单边开放"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判断和评价凸显其重要性。本文对2003~2007年这一时期的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结论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属于中等水平;本文还从实际对外开放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对外开放度远比定量测度的要高。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一些国家银行业表现出脆弱性的状况下,中国银行业应汲取其他国家银行业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度理性的开放道路,才能更加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按照“入世”的承诺,中国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5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将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范围限制,2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办理企业人民币业务,5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办理所有人民币业务。也就是说,2006年底前对外资银行地域、业务范围等的限制将完全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