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企业设立虚拟品牌社群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对虚拟品牌社群的形成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造成了大多中小企业的虚拟品牌社群建设以失败告终。本文基于企业实践,从消费者价值需求的角度,深入探究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群的动机,以期揭示影响成员参与品牌社群的各种动机,为中小企业运营虚拟品牌社群提出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品牌社群作用机理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品牌社群的共同意识和基于伦理的责任感作为研究出发点,将品牌社群中的关系互动、社群体验和社群规范作为逻辑主线,基于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和消费体验等相关理论,对品牌社群影响消费者品牌忠诚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和模型构建。模型由消费个体到品牌星簇的聚合机理、社会资本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理、社群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理和工具忠诚向终极忠诚的转换机理四个部分组成。本文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有助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增加研究深度,进而提升当前品牌社群研究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消费者价值的品牌社群营销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品牌营销的不断深入,由关系营销、社群理论和品牌创建等理论发展而来的品牌社群理论成为了品牌管理研究的前沿。品牌社群营销对于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客忠诚度,创造品牌资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系统阐述品牌社群的概念和品牌社群的消费者价值维度,提出基于消费者价值的品牌社群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品牌社群的组织界定与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牌社群是当今品牌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学者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揭示这种新的消费现象,但是目前尚未构建能够完整反映其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品牌社群的概念和特征,指出社群成员共同意识的产生是品牌社群形成的主要标志,进而对品牌社群组织做出重新界定,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仪式理论和消费体验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反映品牌社群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
西方品牌社群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系营销、社群理论、品牌建设理论的融合形成了品牌社群这一品牌理论前沿。本文回顾了西方学者对品牌社群的重要研究成果,对品牌社群的概念界定、结构模型、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提出了今后值得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品牌社群研究的缘起、主要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品牌社群是当今国际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国内的相关实践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归纳了品牌社群研究的主要对象,梳理了品牌社群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评介了品牌社群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期对国内品牌社群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品牌社群是当今品牌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学者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揭示这种新的消费现象,但是目前尚未构建能够完整反映其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品牌社群的概念和特征,指出社群成员共同意识的产生是品牌社群形成的主要标志,进而对品牌社群组织做出重新界定,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仪式理论和消费体验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反映品牌社群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消费者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基于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新的商业思维,传统的商业模式将被重塑。本文通过对企业跨界合作的背景和动因分析,对消费者联合评价和影响联合评价的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消费者情感迁移理论、顾客价值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跨界合作的主效应及溢出效应两个研究模型,通过选择2个行业品牌:服装行业(H&M)和手机行业(Apple)实行虚拟联合,经过考察问卷、情景模拟实验,研究品牌资产、品牌匹配度、消费者创新度、品牌联合评价在主效应及溢出效应这2个模型之中的互相联系,进而为公司制定并实施品牌跨界合作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研究近年来新媒体环境下知识社群发展的现有理论,分析构成知识社群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验证各要素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显著性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社群构建的途径,促进知识社群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顾客让渡价值的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企业顾客价值与其品牌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品牌影响效果模型,探讨企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当中,制定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蒋楠  熊英 《特区经济》2020,(3):105-111
本文以顾客体验为切入点,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和互惠规范理论,并运用于S-O-R理论框架,构建了虚拟品牌社区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产生的影响路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得出:第一,顾客信息体验和娱乐体验越强,其参与价值共创的意愿程度越高,心理所有权部分中介了二者的促进关系;互动体验强化了社区顾客的心理所有权,并经由心理所有权的完全中介提高其参与共创意愿。第二,顾客参与共创意愿程度越高,其价值共创行为就越容易出现,社区的互惠规范正向调节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入与完善,以品牌认同为引领的价值创造再一次引起关注,基于生产商-经销商-终端商三位一体的价值共创思维是重塑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认同的关键.研究认为:经销商层面中人口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配送能力等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因素,生产商层面中市场费用支持、分销政策支持、品牌战略提升是促进价值提升的关键,终端商层面中客情维护、货龄管理、品牌维护是保障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客户参与互动能够帮助设计和管理创新型品牌产品,如何发挥客户的积极作用成为企业进行品牌价值创造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构建了价值共创互动行为、感知价值和品牌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着重研究了服务产业领域客户参与互动对品牌权益的内在机理作用。以411名样本成员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价值共创模式下,知识共享和关系能有效地引导客户参与互动;情感价值可以通过影响客户的偏好和评价来提升客户的感官愉悦,功能价值作为一种外在响应的价值,为客户创造体验的实用性和手段性,这有利于客户积极参与互动,促进品牌价值创造,增强品牌权益;在互动行为对品牌权益的影响上,情感价值对这一路径的增进效用更突出。关于价值共创互动行为与品牌权益的关系研究,较少涉及实证研究。本研究证明了价值共创互动行为对品牌权益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提出关系框架丰富了对价值共创的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推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引导企业探寻有效提升品牌权益的方式途径,促进我国服务产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宗莉 《科技和产业》2013,13(9):62-6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娱乐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的购买行为由现实中的实体店转化到网上的购物方式。文章基于虚拟品牌社区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网络口碑营销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虚拟品牌社区是网络口碑营销的重要平台。在这种平台上不仅对于社区成员来说能够分享购买体验和购买信息,同时对于商家来说也能够以低成本收集市场信息,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服务品牌价值的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鸣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7):114-116
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品牌已逐渐成为服务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比较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沟通、顾客体验、员工管理、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着服务品牌的成功,是服务品牌价值的驱动因素.以此为我国服务型企业进行服务品牌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理论下的品牌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特劳特所说的那样,营销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之争,产品同质化趋势使其功能上的优势逐渐减弱,而情感性附加值正取代产品本身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品牌时代已经来临.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品牌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发展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越来越高,科研协作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科研协作共同体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成为科学研究的趋势。科研协作共同体呈现出专业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产学研视域下实现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互动,实现从研究到生产再到市场的发展,能够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杭州菲住布渴酒店有关无接触服务的网评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和文献阅读,构建出酒店无接触服务方面的价值共创行为核心范畴,以价值共创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酒店无接触服务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互动体验和高智能化程度有助于产生良性的价值共创内容。最后,为酒店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策略:优化无接触服务环节,提升效率;智能系统持续升级,提升智能化程度;引导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提升酒店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傅云霞 《科技和产业》2015,15(4):98-100
品牌依恋作为品牌关系管理的新视角,也是影响消费者品牌忠诚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关于品牌依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够系统.从消费者、品牌及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出发,系统化的研究品牌依恋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企业提出可行的营销建议,提升消费者的品牌依恋程度.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可分为直接参与途径和间接参与途径两种,而参与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居民也可以认为是全民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