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5,(7):4-19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的五年,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化解各种矛盾,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后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腾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基础,并积蓄起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全省“十二五”规划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新的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南开区加快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南开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4.
王宗良 《发展》2010,(12):36-3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为今后五年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是要在全面总结“十一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入研究“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战略和举措,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首都经济》2010,(10):12-17
真正决定各地"十二五"规划的成败,不再是各种耀眼的数字,而是能否妥善处理好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06,(10):22-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标志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全面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按照中共天津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津党发(2005]18号),编制本纲要。  相似文献   

7.
元月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头几天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全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审议通过了《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排部署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对于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仗,  相似文献   

8.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成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06-2010年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凯 《宁波经济》2010,(11):14-1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意味着中国未来5年将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1,(7):17-17
“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紧紧围绕农牧区和农牧民这个重点,抓住“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33%,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科学技术普及率达到80%,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中国经贸》2011,(15):46-49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其核心内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黑河学刊》2006,(2):1-1
"十一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具有重大意义.制定"十一五"规划,要着重研究和解决我市"十一五"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体制性问题,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志强在"观经济大势,谋天津发展"系列讲座上的报告删节稿,主要介绍了在编制"十二五"规划中的工作体会和背景考虑,并就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改革系统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孙志鹏 《中国报道》2011,(11):66-67
制定规划的过程让柴城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村庄。以往一年年都是靠天吃饭,没能发挥村里的资源优势,现在则开始有计划地规划一些以前从未想过的"大项目"。  相似文献   

15.
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和"快"次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它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反思中国多年"又快又好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在十多年的"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却是粗放型的。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6.
《中共吕梁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是在市委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市委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建议》稿进行讨论,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建议》广泛征求了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部门党委(党组)的意见,听取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这些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以后,将由市政府据以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明年召开的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戒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对《建议》作如下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经济》2006,(3):4-14
“十一五”时期,是天津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经2006年1月20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考虑到篇幅和今后的宣传重点,本刊仅摘登部分章节,其他章节保留了标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为了指明十二五时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落实产业发展重点,各个地区都着手制定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文章在从规划背景、规划队伍建设、规划对象、产业选择、产业布局、目标设定、任务和保障等七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2010,(4):12-12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科普工作最具基础性的主题。提升公民的环境科学素质,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资源环境问题将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瓶颈,除了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外,通过环保科普工作提升公民的环保素质,使公众从了解、掌握环保知识,到提升环境价值观念,最终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刘亭 《浙江经济》2010,(15):14-17
正如打仗就要打胜仗一样,编制"十二五"规划"怎么样才能打胜仗"?这就是"致胜之道"。"十二五"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对中央和上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只要是真正琢磨透了,头脑就拎清了,方向就明确了,心里就有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