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财务管理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当前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有:一是低价承包、变卖.集体的固定资产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费基本是村干部个人说了算,随意性大,即便如此,有的承包费还被承包户长期拖欠,有的"暗箱操作",低价或无偿发包给村干部的亲友.二是被拖欠损坏.有的集体资产被任意拖欠,有借无还;有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无人管理,导致有的损坏严重,有的化公为私.三是有的村组干部利用职权贪污挪用、挥霍浪费,想方设法侵吞集体资产;有的在集体企业改制中,少数乡村干部利用职权擅自出卖和处理集体资产,从中牟取私利.四是村干部擅自出借村集体资金.如2005年12月,在对某村2004年至2005年度征地补偿费专项审计中发现:2005年6月7日该村委会未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将征地补偿费留归集体部分的30万元借给某塑料包装制品厂.  相似文献   

2.
一忌虎头蛇尾。签订合同时兴师动众严肃认真,至结算合同兑现时,某些村干部怕得罪人,存在着“前面留情,以后好见人”的老好人思想,能拖则拖,一拖了之。二忌只认“钱”不验“货”。村干部为解决承包合同兑现难的问题,想出了“预交承包款”的办法,即先清承包款,方可取得承包权,认为只要钱收来就万事大吉了,一包了之,至于以后合同款履行得如何,“货”则无人去验收,最后还是集体受损失。三忌“只赚不亏的承包”。承包方赚了归自己,亏了纠缠村干部,“不给减免跟你没完”,村干部出于无奈,“个人亏不起,总不能眼看着人家去讨饭,…  相似文献   

3.
朱仁友 《农村经济》2002,(12):45-47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项基本制度 ,目前大多数集体土地按照人口或劳力承包给农户经营 ,承包土地的农户则相应地缴纳农业税、村提留和乡统筹等费用。与此同时 ,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非农产业发达的城市郊区 ,近年来 ,农地租赁发展较快。我国农地租赁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集体成员有偿承包集体土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土地转包行为 ,这是一种非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租赁关系 ,即成员租赁关系。二是非集体成员租赁 (习惯亦通常称作有偿承包 )集体土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土地转租行为 ,这是一种较为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租赁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地租赁与转租几个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大多数集体土地按照人口或劳力承包给农户经营,承包土地的农户则相应地缴纳农业税、村提留和乡统筹等费用.与此同时,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非农产业发达的城市郊区,近年来,农地租赁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5.
<正>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必须坚持和完善四个基本要点。第一,必须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因为只有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才存在家庭去承包集体的土地以实行家庭经营这种形式。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民家庭,是承包本集体土地的法定主体,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代替农民成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主体。农民之所以能成为承包集体土地的法定主体,因为他是本集体土地的主人。第三,总书记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三个要求:一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和本位。二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这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承包集体土地的法定主体,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可以由农民家庭自己经营,也可以通过流转经营权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但不论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由于不少干部不熟悉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管理,财务人员也未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致使在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权的承包、出租所取得的经营收入的核算中,未能分年度核算收入,造成村级集体经济会计核算不准确,给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土地有序流转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前提。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程序是农村集体土地有序流转的重要保障,现就如何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程序谈些看法。一、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申请、协议签订工作。承包土地的农户或单位需流入或流出土地,必须由个人或单位(法人代表)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发包方)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需写明流入或流出的原因、地块坐落、面积、流转形式及期限等内容。发包方应对申请内容及时审核后签署意见,并报送乡镇经营管理部…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很快。据初步统计 ,全市 8个农业县 (区 ) ,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 3 0余万亩 ,占承包耕地的 1 0 .9%。最近 ,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一、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因1 .人口变动因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由于实行“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做法 ,造成人口、劳动力增加的农户不够田种 ,而人口、劳力减少的农户则种不了 ,因此出现了转包、转让、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现象。2 .政策环境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给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许多有经济头…  相似文献   

10.
规范破产乡村企业集体土地资产的处置方法宋纪刚乡村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现象日渐增多。由于乡村企业的土地资产属于集体所有,对其土地资产的处置理应有不同于其他企业土地资产的手段和方式。目前处置破产乡村企业集体土地资产有两种做法,一是不将集体土地资产列入破...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部分村庄划入建镇范围,部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涉及到许多政策性的问题。从建德市的情况看,有两个问题亟需重视处理。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农村集体资产的分配问题,二是要处理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小城镇的发展与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密切相关。2000年建德全市15个建制镇村级集体资产24826万元,占全市总额的77.93%。其中,新安江、乾潭、梅城、寿昌4个中心镇的村级集体资产达12995万元,占全市总额的40.8%,这4个中心镇所在地的14个村集体资产村均为429万元,是全市平均数的7倍,这充分说明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村集体资产的分配问题的重要性。目前全市除乾潭镇提出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后将停留享有村级集体资产的分配权外,其他乡镇、村还尚未作出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近年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打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行为,切实加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从源头上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努力,全区已清收金额10939.94万元.其中债权5945.78万元;清收其他资产价值274.95万元;清收资源性承包合同5326份、承包面积27717.16亩、清收承包费4719.21万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河南省内乡县堰张新村村委同村民谢早栓签订了35亩河道林承包合同.1998年3月,经村干部谢长青介绍,谢早栓将自己承包的河道林转包给外村村民雷国朝,双方签订了转包合同.转包合同与原合同比较,仅仅是承包人名字不同,其他权利与义务无差异.但转包合同另约定由谢早栓看护河道林,雷国朝每年付给其报酬1500元.  相似文献   

14.
我的理解是,第一,永清的做法是"先托后征",土地银行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信托法人关系,这在法律上没有问题. 第二,在于股权换地权.根据《宪法》规定,所有农村土地,除了属于国家的之外,都属于集体所有,没有属于农民个人的.我们从讲法律的层面上讲,一定要讲农村土地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是农民共同所有.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并不享有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仅仅享有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所以永清的做法,在这个问题上沿袭了当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路,方向是对的,这个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人口变动及土地征占等导致土地在集体农户之间的占有不均衡是土地调整的基本原因。从农户对"30年不变"土地承包政策的认知程度来看,多数农民赞成这一政策,但更倾向于"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同时农民对这一土地承包政策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并不肯定。在影响农民对政策赞成与否的各因素中,集体土地调整、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承包土地面积、出租土地面积、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正向影响,受教育年限、家庭农业户口人数、是否村干部户、租入土地面积呈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与收益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流转日趋活跃,显化了集体土地的资产价值,农民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但由于农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从而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土地收益分配不公、集体资产流失、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流转的试点情况各地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收益分配比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苏州市确定了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原则,采用市、县以及乡镇政府三级分成的政府参与方式,即从集体土地流转收益总价款中提取30%缴纳给政府,其中市政府核定额每平方米收取1.5元,剩余部分按县政府30%、乡…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资产分为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对胶东地区发达农村的调研发现,这三类资产流失存在不同的实践逻辑。资源性资产通过亲属关系网络引入实现转租转包,以较低价格出租或承包给村干部的亲属,然后再以较高价格一次或多次转租转包给他人;经营性资产通过村干部与会计共谋、虚列开支方式、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等方式规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公物私化;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变更资产的公益性、非盈利性,使其具备交易的价值,迂回变卖。因此,应该分析不同类型集体资产流失路径及其实践逻辑,从而提出分类防控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各地在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围绕搞活土地流转、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土地流转数量增加,到今年6月底为止,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60万亩,占农户承包地面积的24%,比上年增加8万亩。二是土地流转效益好。全市土地流转补偿费达7259.7万元,平均每亩为155.5元,其中支付给流出土地农户的补偿费5775.1万元,占土地补偿费的79.6%,平均每亩补偿给农户123.7元。三是促进了规模经营的发展。全市经营2…  相似文献   

19.
村务公开虽然搞了近两年时间,但最近我们到农村检查工作时发现,有的村庄在“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意加大“两工”摊派数量,多余部分折款交村里作其它不合理开支;二是村干部不坚持原则,用“两工”拉关系走后门,随意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为自己办事的人记工;三是村干部已享受定额补贴,平时在村里执行公务仍然照常记工。这种滥用“两工”的现象不仅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这些村庄尚未建立正规的“两工”核算专用账簿,让个别私心较重的村干部钻了空子;二是“两工”使用情况公开得不细,往  相似文献   

20.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以承包制度稳定为前提。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最担心的是失去土地。为此,必须认真落实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的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制度,并向农民颁发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从而消除农民的顾虑。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动力和最终目的。农民是最讲现实的,土地流转必须比他自己耕种能带来更多的收入,他们才能有积极性。浙江省江山市小目源村在大田反租中,出租土地的农户,每年每亩不仅可以拿到156元的租金,农业税和上交村提留的45元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