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辽宁发展小麦生产的几点看法陈菲,刘彩云,周玉华,刘玉梅近些年,辽宁小麦生产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推动我省耕作制度的改革、变一茬为两茬、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自产细粮比重、改善农民食物构成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乡... 相似文献
2.
3.
4.
内蒙古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近些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展 ,继 90年代初实现粮食自给后 ,生产能力又跨上几个大台阶 ,目前已具备年产 1 40亿公斤粮食、7 5亿公斤油料和 30 0万吨甜菜的综合生产能力。但是 ,2 0 0 0年一些地区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 ,全区受旱面积 6 0 0 0多万亩 ,成灾 40 0 0万亩 ,使农业减产 ,再次暴露出内蒙古农业的不稳定性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性。探寻研究内蒙古农业今后发展的道路 ,实行生产经营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巩固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保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是一个紧迫而重要… 相似文献
5.
6.
7.
“吨粮田”,不言而喻,是指平均亩产1吨或1吨以上粮食的农田。它是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措施和经济手段的系统工程。在辽宁有必要开发建设“吨粮田”。因为: (1)人口对耕地压力渐增的趋势迫使辽宁省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8.
关于辽宁粮食生产形势和今后发展的意见杨德明进入90年代,我省连续几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50亿公斤。1993年最高为169.6公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25.8公斤,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1996年我省粮食又获丰收,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达到了166亿公... 相似文献
9.
10.
为使全省粮食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增长,“八五”期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亿公斤,保证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现对1992年全省粮豆总产量稳定150亿公斤提出以下几项技术建议: 一、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推行耕作制度改革目前我省耕地面积只有5200万亩,粮豆冲植面积在4600万亩左右。使我省粮食总产量稳定150亿公斤,就要保证粮豆作物播种面积不减少,同时,要大幅度提高单位面职产量,调整作物生产结构,推行耕作制度改 相似文献
11.
12.
最近,我们到铁岭地区的六个县、26个乡、镇、场,对水稻生产的发展潜力和开发途径,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表明,铁岭地区具有发展水稻生产的巨大潜力,无论在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都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今后将成为辽宁省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一、发展潜力铁岭地区在1984年以前,水稻种植面积很少。1983年全地区仅有水田49.7万亩,稻谷总 相似文献
13.
从1996年粮食形势看粮产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鲁晓东“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粮食工作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突出强化省一级政府对粮食问题的责任,以确保区域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市场的稳定,进而实现全国粮食总...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旱农地区,全省旱地农业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4.5%。由于旱灾和其它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制约了我省粮食的稳产高产。据统计,1986—1995年10年间,全省粮食总产量丰欠年与10年平均值相比,增减幅度分别为25.67%和33.70%。1997年粮食... 相似文献
15.
辽阳县位于辽宁省中部,东连本溪,南依鞍山,西邻辽中县,北接辽阳市。全县面积2,8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万亩,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51万,21个乡镇,341个行政村。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和淡水养鱼百强县。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真正把农业放在全县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工作的领导,把农业推向了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1994年实施“三四五”金桥工程,使我县的农业逐渐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19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从报端获悉,嘉定为确保完成今年市下达的7万亩水稻种植任务,采取将承包到期的零星菜田改种水稻4000亩;历年圈后未用土地改种水稻3394亩;零星苗木基地移植水稻3200亩。另外,在今年秋播时还将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等。笔者在读到这一新闻时为之欣慰。“民以食为天”,像我们这些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粮荒的老年人来说,对粮食问题尤为敏感,由此引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嘉定是原种植以粮、棉、油为主,还有部分市常年菜田的近郊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撤县建区以来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区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 相似文献
17.
“订单粮食”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订单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是指粮农在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粮食购买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粮食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粮食”就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农民与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正陷入一种徘徊状态。1978~1984年,粮食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40,731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23%。1987年粮食总产量为40,473万吨,比1984年下降了253万吨。很明显,1984年后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引起粮食生产徘徊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目前粮食生产出现的迟滞绝非偶然,追根溯源,倾斜式工业化战略是导致粮食生产徘徊的重要原因。倾斜式工业化战略,其实质就是加速农业部门的资源向工业部门转移,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保证工业及城市社会的优先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一般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多美元(1965年价格)开始的,此时农业劳动力份额占60%左右。而我国195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50多美元,农业劳动力份额高达83.5%,就是说,我国开始实行工业超前发展战略时,人均产值水平很低,农业劳动力份额却很高。要在如此低水平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唯一有效的办法便是提高国民的积累程度,进而保持较高的投资率。而做出这方面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发展还很不稳定,加强建设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这个科学论断是极其重要的,其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农业问题,最根本的是粮食问题。粮食问题,事关辽宁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省人口将达到4400万,如按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计算,全省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一方面要坚定不移的制止基本建设规模的持续膨胀,抑制过旺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则必须努力发展,不断增加和改善有效供给,尤其是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才是解决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平衡、稳定民心、促使国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本文试就我国粮食生产如何再登上一个新台阶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一、政策导向必须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结束我国农业长期滞后的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政策,并以此推动了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