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农用土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农用土地的几个问题李瑞环(一)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空间,是一切物质生产的首要条件。离开土地就无所谓农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2.
清产核资后应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孙克功农业部直属企业单位通过清产核资查清,目前占用土地2.04万余亩,比清查前的帐面数增加45.8%。这说明,企业占用土地的数量相当可观。马克思认为:“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母”“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做为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一、合理规划利用 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生物圈内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运动的基地。马克思认为劳动和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劳动并不是它们多生产的使用价位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不但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场所。人类进行一切生产建设都必须占用土地,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也离开不了土地。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既是一种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又是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不难设想,人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提到各级组织重要议事日程,但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我总感到人们在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却自觉不自觉地削弱农业。为此,中央每年下达有关文件,强调“三农”重要性,重视解决农业中存在的问题。须知“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是一切产业之母。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要说发展二、三产业,就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都将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5.
一、宏观目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农业的剩余劳动,是一切经济生产剩余劳动的基础,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分工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因此,土地规模经营的宏观目标(社会目标),必须是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经营人员的个人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农产品总商品量,使农业人员平均(个人)农产品商品量所供养的非农人员不  相似文献   

6.
王春平  高云  彭静 《农业经济》2005,(10):28-30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马克思,1867)。针对我国耕地资源贫乏和市场化及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严重流失的现状,1986年制订并经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把“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立法宗旨,新世纪以来国家更是采取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一切生产建设、人民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因此,要求我们要象抓人口控制一样,抓好土地工作。本文从黑河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就如何合理利用全区的土地资源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提出了农业“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我们要以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直接从事农村工作同志的思想认识,认真调查研究,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经济体制。当前,特别是要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这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不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又发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促进城市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正如有的地方所讲的“农民要增收,必须发展高效农业,而要发展高效农业就应该做到生产技术专门化,生产经营规模化。”“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先有种田大户,才能农机大户,反过来农机大户又带动了种田大户。”“规模效益主要来自‘多中取利’,种七、八亩田,一亩收入500元,只有4000元,如果种200亩,一亩收入即使200元,也有40000元”。实践证明,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确实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而当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供选择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根据浙江一些地方的实践,在土地(包括林地)流转方面主要有6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延和土地承包期是坚持土地公有,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面牵动面广,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土地承包期要延长,首先面临的是人口动如何解决,其次是如何使土地集中连片,提高生产效率,我县全体经管员和村组会计人员开支脑筋,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创造了“预测人口”、“阶段小调整”、“留机动地”、“动粮不动地”等土地承包方法和调整产量指标划片的方法,并进行了推广,为我县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力争3年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目标后,各地积极开展工作,加快土地确权,顺应农村的发展思路,推动土地流转,促进了三农发展。一、土地确权顺应了农村的发展思路“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对于它的改革可谓是触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都顺应了发展的思路,土地确权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然而,现在有不少的地方在砸农民的饭碗。有的地方为了“土地财政”搞“大拆大建”,逼农民“上楼”;或借国家建设工程之名,肆意侵占、毁坏农民的土地这些做法让农民失去了生活之源,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也引发了社会的不安定。  相似文献   

12.
废除人民公社“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制度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是农村的一项伟大的革命 ,焕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高速增长。正如一位外国经济学家所说 ,家庭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村社会一切进步的第一推动力”。家庭承包经营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是不能动摇的。它既适应传统农业 ,也适应现代农业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它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是市场经济的细胞 ,必须依法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它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及其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严重短缺。浙江省1989年末人口密度达413.4人/km~2,人均耕地0.62亩,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剪刀差十分明显。这种失衡的人地比率,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大的限制因子。所以,深度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国人口多,耕地少,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个矛盾将越来越尖锐。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这是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其中,节约建设用地,控制耕地的减少,保持我国人均占有一定的耕地面积,更有着突出的意义和作用。 农业生产有三个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其中,土地这个特殊的生产资料不可缺少,更不能被其它东西所代替。只有把劳动和其它生产资料投在土地上,才能进行农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基础。争取农业大丰收,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有很多农民把主要精力用在工、商、建、运、服等外农产业上,而把种地当成副业,粗放经营,农业出现萎缩,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不降。这些地方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当的抓一下土地规模经营,把这部分土地转移给那些种田能手去经营。这是解决这一新问题的新措施。可是有的地方不适当的用行政手段强行重新分配土地,向少数人集中,有的以土地商品化为名,搞一年一投标,把土地变成“跑腿田”,也有的甚至说成土地一定规模经营是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前提。对此,木文就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与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淡点个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土地·公平·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公平·效率清华大学文学院秦晖过去人们常说: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如今中国不仅二、三产业比重已远远超过了农业,就是对“农村”、“农民”而言非农产业产值也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即种植业。“土里刨食”和“食为...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农民包地“热”,如今农民对承包地逐渐淡化、冷漠。这是为什么?对此,笔者进行了番思考和探索。土地承包由“热”变“冷”土地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80年代初,农民如饥似渴地包地“热”,土地到户时不得不按人均承包,肥瘦搭配,以解决包地矛盾。这样虽然给承包地带来了平均、分散、细小和耕作不便的问题,农民却心安理得,怡然自乐。  相似文献   

18.
人是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又是消费者。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一切生物都赖以生存。特别是耕地,更是土地中的精华。人类为了生存,生活和创造世界,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土地,特别要依赖耕地来生产粮食和必需的其它生活资料。许多国家农业生产的事实充分说明: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土地承包的几种形式段克义,陈明权,沈文波农业问题实质是土地问题。如何搞好土地承包管理是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土地承包怎样与市场经济接轨呢?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农业经济由单...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兼具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属性,有效激发土地活力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是要有效激发土地活力。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依托"土地"这一核心资源谋篇布局。一、全面激发土地活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农村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