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存量资产结构的现状和各地区优化资产结构的初步实践,认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规模过小、过散、生产集中度低,必须在未来几年内通过资产集中和重组,构建几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才能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钢铁工业已步入高增长的重要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步入高增长期,已成为不容争议的事实。看一个产业是否步入高增长期,不只是看这个产业一年的增长高速度,而要看增长的持续性、趋势性,以及支持这种高增长因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已经步入了高增长期,到2003年上半年,已连续3年实现钢、钢材和钢材消费量持续高增长。2001年全国产钢15266万t,比2000年增加2416万t,增长15.8%;2002年产钢18225万t,比上年增加3122万t,增长20.67%;2003年上半年产钢10315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1791万吨,增长21.01%;预计全年…  相似文献   

3.
1991年,我国钢铁工业迈上了年产钢7000万吨的台阶,成为世界上第4个产钢超过7000万吨的国家.在适应市场需求、增产短缺品种、大力压缩进口、减少钢材库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仍有一些制约钢铁工业发展的问题没能得以解决,集中度偏低、规模不经济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5年产钢达到4,666万吨,居世界第四位.30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有过失误.我们从中深刻地认识到,要使钢铁工业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高速度地发展,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指导方针.本文拟从我国钢铁工业所面临的形势和战略目标出发,讨论发展钢铁工业的方针或模式.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六五” 期间净增近1,000万吨钢,特别是近三年每年增产300万吨钢,为我国四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钢材的供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从解放初到1978年,基本上摘掉了钢铁工业落后的帽子,到1994年一跃达到年产9153万吨钢,生产能力达到1亿吨,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产钢国,名符其实地成为世界上的钢铁大国。但是,从素质和结构(主要是指产品品种结构、质量结构、生产工艺和装备结构)来看,我国不仅大大落后于日本、美国、欧共体,而且也难与韩国和台湾地区相竞争,还远不是一个钢铁强国。从钢铁工业发展战略来讲,如何使我国由钢铁大国成为钢铁强国,在处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从“科教兴钢铁”,坚持适…  相似文献   

6.
日本钢铁工业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钢产量大幅度上升,从1960年产钢2200万吨,上升到1973年1.19亿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钢产量开始下降,20多年来,一直在1亿吨左右徘徊。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日本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领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不仅是一个钢铁大国,也是一个钢铁强国。研究和分析战后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于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现代化,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日本钢铁工业的主要特征1.企业规模大、集团化作为一个年产1亿吨钢的钢铁大国,其普通…  相似文献   

7.
<正>钢铁工业投资规模的大小不仅关系着钢铁产品总量规模的变化,同时关系着钢铁工艺技术及装备、产品结构等多个方面的优化与提升。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行业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的合理配比,决定着钢铁工业能否有效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反映出钢铁工业是否处于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当前钢铁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障碍我国钢铁企业组织结构是大中小相结合的。按照1995年的工业普查资料,全国共有钢铁生产企业17181个,其中大中型企业75个,乡及乡以上小型企业700多个,乡以下小企业16000多个。在这些企业中,有炼钢生产工序的1600多家,其余是炼铁、轧钢和金属制品企业。目前,我国拥有年产钢5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46家,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5%。在46家企业中,有4家年产钢500万吨以上(宝钢、鞍钢、武钢、首钢);29家年产钢100~500万吨;13家年产钢50~100万吨。此外,还有年产钢50…  相似文献   

9.
1991年,我国钢铁工业以年产钢突破7000万吨而载入史册.这是继“六五”突破4000万吨钢、“七五”突破5000万吨、6000万吨钢以后又一次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钢铁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对四川钢铁工业今后几年如何优化产品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一、四川钢铁工业发展现状1.基本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钢铁工业在坚持改革开放中得到了迅速发展.199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76亿元,创利税9.36亿元.全省(包括系统外)产钢492.46万吨,生铁452.53万吨,钢材381.88万吨,铁矿石1147.1万吨,机焦313.31万吨,铁合金19.2万吨.全省钢及钢材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7.5%.  相似文献   

11.
钢铁产业是河北省最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具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科技人才和矿产资源等优势,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钢铁工业注重集团化、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危机实现产业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河北省钢铁产业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钢铁工业的发展道路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和各国具体情况及历史有关,发展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建新厂为主的日本方式;二是以改旧厂为主的美国方式,西欧则介乎二者之间。日本在缺矿缺煤条件下,针对世界市场缺钢形势,从60年代起在沿海新建了8个以大高炉、大氧气转炉和大热连轧机等组成的大型钢厂,年产钢规模600~100o万吨。即名古屋、君津、大分、福山、扇岛、水岛、鹿岛及加古川钢厂,此外改造了八幡及和歌山厂,靠进口铁矿和煤炭,发挥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优势,使钢产量从1960年的2313万吨升到1970年的9332万吨,创造了资本…  相似文献   

13.
1 钢铁工业要登上新台阶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14年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连续登上4000、5000、6000、7000、8000万吨钢的新台阶。进入90年代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速度约为6%,钢材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约为5%。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钢铁工业要适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9%的需要,还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预计到2000年将消费钢材9000万吨,换算为钢消费量,将需年产1亿吨钢。当然,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的增长,而是要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使钢铁工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是新中国成立40周年.这一年,钢铁工业也传来了捷报,钢产量突破6000万吨,成为继美国、苏联、日本之后世界上第4个年产钢超过6000万吨的大国.这既是40年建设发展的巨大硕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1 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钢铁工业发展问题钢铁工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小平同志在多次谈话中,都提到钢铁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最近视察首钢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提出要发展到一亿至一亿二千万吨钢的目际.从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到2000年时,大约需要1亿吨钢材,折合钢产量也要一亿二千万吨.从目前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看,“八五”内钢产量将超过8000万吨.到本世纪末,如果外部条件许可,投资落实,钢铁工业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能真正满足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在钢产量有较大增长的同时,钢铁工业还需要上四个方面的新台阶.即:上工艺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新台阶;上品种和质量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产业转移的加快,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4.9亿t,占全球钢产量的37%,钢材出口6265万t。中国钢铁工业已是全球钢铁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消费中心。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已超过6亿t,数量已不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自主创新不足,还有大量落后的工艺装备,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粗钢产量、炼钢装备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工艺措施情况,指出我国钢铁工业产能快速扩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应注重优化存量产能,进一步提高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建筑长材为突破口,提高电炉钢比例;发展低碳技术,推动炼钢厂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经济告别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创历史新高,约占世界产钢量的一半。而且,我国钢铁工业在品种质量、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9.
从俄罗斯的基本经济状况、钢铁工业布局、产品结构、需求、进出口原材料和优劣势等多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俄罗斯钢铁行业的现状,从而使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对俄罗斯钢铁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走我国钢铁工业健康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保持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几项措施:要充分重视、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综合竞争力,认真抓好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工作,调整好产品结构,解决关键钢材自给率低的问题,加强成本核算,推动我国钢铁工业信息化、自动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