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  吴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4):112-116
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运维技术和管理要求高、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智慧城市PPP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机构和社会资本管理效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及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有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维护中资金来源、项目回款等一系列难题。根据智慧城市PPP项目运作经验,结合智慧城市PPP项目建设运维特点,通过对国内各地PPP智慧城市项目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智慧城市PPP项目运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PPP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是在PPP融入城市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对项目的过程、产出及运营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更好地检验PPP与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结合的紧密性和项目实施效果。考虑到水环境治理类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传统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受人为主观的影响较大,论文以水环境治理PPP项目为例,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某区水环境治理PPP项目3个项目片区的11个子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城市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算法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海深 《当代经济》2017,(36):136-137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融资、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PPP模式被逐步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中.由于PPP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运作周期较长、交易结构复杂、涉及政府、私营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多方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目标,需要做好PPP项目公司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保证公司业务能够顺利开展,降低PPP项目风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以项目公司作为会计主体,以BOT (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经营-移交)具体的PPP运作方式为例,对PPP投资与建设模式项目公司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城市出现管线泄漏、大雨内涝、路面坍塌等现象,对公众的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在国内处于不成熟阶段,没有成熟的项目资金分摊机制,本文基于BOT模式,对城市管廊建设的项目资金分摊及定价做出思考,建立一个合适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地下综合管廊在世界各地及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案例,探讨综合管廊投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社会投资人主观能动性与政府部门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以利于综合管廊建设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1)
财政部出台《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92号文),要求对PPP已入库和新入库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随后国资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192号文)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主要部委相继出台PPP监管文件,对政府、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都产生了各自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就HDW项目采用PPP模式投资地下综合管廊,对PPP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识别了案例项目的主要风险,其中对其存在的基金收益、退出、融资以及可用性付费等关键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该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由于PPP模式在资金、技术、风险共担等方面具有的其他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未来其必将成为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民生领域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的主要模式;而PPP项目在建设、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各类金融需求也必将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从PPP模式研究入手,分析PPP模式下我国金融服务面临的九大发展机遇和需要面对的六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综合管廊众多优点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介绍了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无锡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经济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我国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对策提出了明确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定位、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建立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多元投融资模式、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收费定价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2)
PPP模式是创新性的融资方式,应用该模式可以使得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实现共赢,但PPP项目风险必不可免,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PPP项目顺利开展和成功运营。文章主要从我国PPP项目的失败案例出发,总结出失败原因,进而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5,(12):108-115
首先,分析了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现行定价方式应对PPP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有效融合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定价原则。其次,从政府的社会效益、项目公司的企业效益和乘客的公众利益的角度,阐述了PPP轨道交通项目的定价目标。接着,详述了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定价模式及其优缺点,以及中国PPP轨道交通项目定价模式的选择路径。最后,根据PPP轨道交通项目特许运营具有生命周期性和客流可扩展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动态多目标视角的定价机制及相应的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运用单一的BOT、TOT、PPP模式进行建设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打破项目相关群体原有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激化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项目出现危机。文章提出在综合集成方法和WSR方法指导下的BOT-TOT-PPP集成融资模式,以期实现项目相关群体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顺利运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是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通过对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分析,针对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风险,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风险分担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将模型进行实际运用,得到有效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该方案可为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风险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拓展地铁项目融资渠道,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按照北京市政府关于在市政公用行业引入多元化投资、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政策精神,北京地铁参照国际惯例,率先研究了采用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鄄ship)投资建设和运营北京地铁新线的方案。PPP模式在我国地铁等基础设施领域尚属新生事物,地铁项目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管制模式的优化与选择,成为地铁项目实现PPP模式运作的前提条件。由于地铁定价问题直接决定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因而成为投资者对政府管制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票价问题在PPP运作中的…  相似文献   

14.
刘世伟 《当代经济》2018,(8):115-117
基于当下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大力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政策导向以及国内污水处理厂PPP项目不断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参照国内外相关准则中的规定并结合实务操作,对目前国内SPV公司在PPP模式下取得的基础设施的资产属性以及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在金融资产模式下的相关后续支出问题,分析表明SPV公司取得的污水处理厂PPP项目资产应当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该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目前实务界对PPP模式下SPV公司资产属性确认和会计处理的研究视野,对深入理解PPP模式和SPV公司财务管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PPP是一种比较新的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该模式运行过程中,由政府出面对社会资本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有这些资本企业进行出资,对项目进行建设以及运营操作,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是产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PPP模式的应用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兴模式,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也就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PPP模式下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主要特点,结合PPP模式的内涵特征,探讨了危险废物处置项目采取PPP模式的适用性。同时,分析得出PPP模式较政府投资政府运营、企业投资企业运营、特许经营等传统模式具有突出优势,更有利于提高项目运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能力不充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处理处置不规范、大量废物游离监管之外等突出问题。因此,建议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引导危废处置领域全面引入PPP模式、建立健全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政策保障等方面,大力推动PPP模式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PPP融资模式促进城市基础建设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融资模式,可以加大对私人投资的吸引力度,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本文在介绍PPP融资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基础设施领域项目PPP融资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应用PPP融资模式的对策,旨在拓宽城市基础建设融资渠道,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PPP融资模式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项目共同体,PPP模式的财务管理问题突显出来.本文探讨了PPP模式中项目成立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和移交阶段的财务管理内容,并就具体的财务管理事项做了分析,为更好地完善这一模式抛砖迎玉.  相似文献   

19.
贾康  吴昺兵 《经济纵横》2019,(12):25-32
在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而发展增速放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背景下,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的产业新城综合开发式建设有助于推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双重目标的实现。但政府难以独立完成产业发展与城市管理,需要考虑对接可发挥市场优势的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业新城在规划、规模、成本、激励等方面的高效运作,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产业新城PPP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经营性子项目与公益性子项目边界不清晰、回报机制存在合规性风险、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明晰项目定位和产出目标,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完善政府支付模式、强化运营管理、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以期实现产业新城PPP模式实践与政策的"良性共振",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俊堂 《当代经济》2016,(30):104-105
近些年来,PPP模式在我国逐渐被广泛应用,不仅加快了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资本的活力.但在PPP项目开展过程中还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讲述了PPP模式的涵义及PPP项目特点,其次分析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