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的城市设计应具有降低城市内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补充地下水、净化城市水等功能.海绵道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设施能够大幅度减少城市不透水铺装面积,大幅增加雨水渗透比例,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降低行车噪声,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鉴于此情况,本文针对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地典型下垫面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绿地典型下垫面建设,文章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有关雨水利用的空间尺度、格局和过程等内容可以指导绿地下垫面的雨水优化设计;气候敏感性设计理论则要求城市绿地的土壤结构和植物配置针对气候变化做出适应性改进:生态弹性理论则要求绿地具备一定的弹性,相应地城市绿地土壤和植物也应具备一定的雨水弹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典型下垫面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绿地典型下垫面建设,文章分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有关雨水利用的空间尺度、格局和过程等内容可以指导绿地下垫面的雨水优化设计;气候敏感性设计理论则要求城市绿地的土壤结构和植物配置针对气候变化做出适应性改进;生态弹性理论则要求绿地具备一定的弹性,相应地城市绿地土壤和植物也应具备一定的雨水弹性。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15,(Z1):38
财政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可以实现吸水、蓄水等功能,当需要时,又可以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有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具体补  相似文献   

5.
对"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将海绵城市的构想落实到社区层级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海绵城市的内涵、原则和意义,收集了从海绵城市到海绵社区的实现途径,探讨了实现"海绵社区"所需技术,并给出了国内外优秀案例。通过从这一系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海绵社区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雨水滞留系统、雨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海绵社区的主要贡献有防涝、水资源循环利用、美化景观、生态补偿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城市雨洪问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充分利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进行雨洪管理。首先分析了城市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然后提出城市湿地雨洪管理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城市湿地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途径。指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要依据雨水在源区—迁移—汇流域尺度上的过程,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设计集水、输水、汇水景观,对这一全过程中的雨水进行汇集、渗透、过滤及存贮等处理,实现对雨水水量、水质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频频发生的城市内涝问题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的困扰,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成为缓解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消除城市内涝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建设中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因此,海绵城市也可以叫做"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上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来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建设时间表,并且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方案.我国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使70%的降雨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减缓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程昭猛 《当代经济》2016,(35):30-31
本文从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武汉园博园的特点引入,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点、实现途径、建设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探讨了如何建设海绵型城市,在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雨水在自然积蓄、渗透和自然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从而提升城市在应对环境变化方面的弹性.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能够最大限度尊重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实现雨水的净化、渗透和积存、利用,让城市成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城市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雨水花园逐渐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入,雨水花园的建设成为小城镇雨水收集利用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结合广西柳城县城雨水收集利用专项规划的设计,首先分析了小城镇雨水花园水体景观规划的原则,接着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雨水花园水体设计、配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出现了城市内涝增多,水体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短缺等一些列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城市雨水、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即能有效管理雨水又具有独特愉悦体验的雨水景观,结合国外优秀案例说明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绿色街道这三种典型设施的设计应用,总结了创新性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进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推进,从而使海绵城市理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这也是我国人民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情况.在原有城市道路工程中总是时常出现水土流失以及其他相关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也严重限制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的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促使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得以提升,有效推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事业的发展,改善和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园林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本文概述了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目前在运用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不合理做法,指出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缺水与城市雨水灾害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随着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两处应转变的观点:一是规划引领原则面临着要统筹多种规划,不利于统一要求,针对此,文章提出"生态引领,多规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二是以往的海绵城市建设往往是以街区、社区或者城市规划区为规划建设对象,不具备系统性与整体性,针对此,文章提出"建设以小流域为控制单元"的海绵城市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蓄存、利用,因而能够起到防治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双重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用地紧张、水体污染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结合山地城市济南市的地貌、水文特点,提出了山地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合理对策。具体对策包括:结合城市化过程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注意灵活多样的雨水收集、蓄存方式相结合以降低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科学设计集、蓄水设施以防止城市雨水污染;充分利用城郊空间以破解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城市化和暴雨造成许多城市内涝渍害等问题,迫使我国一些城市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规划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宁乡县总体规划前后,实施道路本体透水化与道路选线分级化相结合的规划措施,显著提高生态水网完整性,城市自然排水系统得到大幅改善;硬质地面的海绵化综合处理方式,增强了城区地表水循环过程,增大了降雨下渗,削弱了降雨径流峰量,降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压力。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前期规划、经济调节、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议,以期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减弱对现有治水途径"工程性措施"的依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性措施"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水资源供应逐渐紧张,公园绿地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雨水利用在景观设计中显得相当重要。本文笔者结合实例,简要阐述了雨水资源在城市公园中的利用与设计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是新时代提倡的城市发展理念,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中的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海绵城市的给排水建设中,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出海绵的真正作用,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界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投资很大,而园林绿地及基础设施建成后,管护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如何加快城市园林的建设步伐,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迫切任务.本文笔者对城市园林的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城市园林设计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