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斌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65-266
贵州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在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自然、社会生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一张密织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其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纬线是宗教禁忌和道德伦理,经纬网格是各民族民俗生活习俗,结点是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传承网络系统覆盖各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得以良性传承。  相似文献   

2.
王顺平 《经济研究导刊》2014,(13):264-266,293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拉祜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拉祜文化。以云南澜沧先的拉祜族为例,阐述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愈多,其中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问题是民族旅游研究的重点。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地观察、访谈,来探析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玉 《经济研究导刊》2011,(28):267-269
贵州民族文化具有历史的悠久性,民族多元一体性、生存环境山地化、多文化混融性和包容性、开放性,同时又残存原始、封建传统相对封闭性等复合特征。其经济生活谱系文化资源、生存环境谱系文化资源、语言谱系文化资源、习俗谱系文化资源、科学技艺文化资源、宗教谱系文化资源、文学艺术资源博大精深,我们可以通过民族旅游民俗化、民族节庆经济化、民族艺术商品化、民族文化品牌化、民族医药市场化、民族文化会展经贸化形式实现资本化运营,目前主要从可持续发展、旅游系统工程、旅游品牌开发、旅游区域分工、旅游信息平台实施突破,实现民族文化全方位资本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基础,因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民族高等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概念及相互关系的阐释,针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望民族文化通过高等民族教育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原因,偏远少数民族山区成为云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遗漏的角落"和瓶颈。开远市碑格乡的实地调查表明,云南偏远民族山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建设成本高、补助标准低、缺乏地域民族特色、文化工作经费被挪用、文化设施管护不够、利用率低、农村文化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于华 《经济师》2014,(12):28-29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城市建设者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去丰富城市文化建设内容;同时,城市文化建设也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三个主导因素.并综合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方法.提出了建立模糊因子分析模型的思想,丰富了定量研究该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变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各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民族文化内在驱动力这一重要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实际上,环境保护的主体是当地居民,而环境保护观念主要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云南民族文化变迁的分析,指出了对云南民族生态文化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汉文化、近现代文明、地域权力变更与“左”倾思想。最后,探讨了解决云南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摩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吕白羽 《经济师》2008,(8):263-264
文章具体分析了大湘西民族文化对大湘西旅游的影响,剖析了民族文化与大湘西旅游对接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元素。然而,旅游正如一把双刃剑,在其介入的同时,少数民族文化正迅速函化甚至同化。在此,以龙胜金坑红瑶寨为例,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揭示旅游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并提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和活力之源,是核心竞争力,是民族的身份标志。贺州各民族、族群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极其重要资源,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加强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经济贫困就其实质而言是文化贫困。云南民族同胞观念文化中生产上以农为本、交换意识缺失、分配上平均主义、消费上平时节省与节庆铺张并存等时差意识固化;信息文化中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发展能力匮乏以及制度文化安排的残缺导致保障能力弱是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实现全面小康,亟待变更陈腐观念、提升劳动者发展能力,变迁制度文化,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观念先导、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恩佳 《经济纵横》2008,(2):109-111
我国民族地区企业文化融入了宗教信仰、血缘关系、地域依赖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来处理好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袁秀芸  贾红海 《新经济》2014,(23):19-20
随着现代化步伐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更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给接待地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从旅游开发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分析,探讨丽江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与这一进程同步的是民族文化的演进--传统文化元素的弱化、削减和现代文化因素强化的过程.二者是现代化进程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只有从城镇化推进的规律出发,深化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发掘、利用、提升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城镇的各种优势资源,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才能尽早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蓝海涛 《经贸实践》2016,(16):10-11
甘肃省西和县拥有千年麻纸制作技艺,但由于小农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而这一国宝级技艺也面临失传.本文以西和麻纸项目为案例,促进甘肃省西和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我国西部地区小农经济转型提供有利参考.项目通过西和县实地调研,联系西部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以西和麻纸的文化传承为主题,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对项目展开可行性评估,并辅助西和县麻纸艺人建立一个完整的互联网+聚合艺人办社的商业模式.最终提出解决麻纸供需不平衡、销路过窄、差价不一、利润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对策且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持有者是当地人民,旅游发展中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离不开文化持有者。民族文化旅游应建立以文化持有者意愿和权益为中心的发展机制,在开放环境下动态保护中开发,实现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与敬仰。为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热爱,有计划性的实行的一种多元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我们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应该成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重要的内容。多元整合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传承、弘扬发展民族文化,它的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广告创意,必须通过民族文化的沉淀绽放出来。广告创意须重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在广告创新中,必须在全球化视野下。将广告创意和民族文化想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广告文化。只有建立在尊重民族文化l心态基础之上的广告创意,才能在经济上和社会上取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