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绍波 《沪港经济》2008,(12):29-30
万科降价 A面 事件回顾: 过去几个月,万科地产在国际性金融风暴、国内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在很多城市刮起了降价风,其降价带来了一系列的反应,如引起其他开发商的“跟风”、业主的“退房潮”、业主与开发商的“摩擦”等。可以说,万科的降价引起了市场、开发商、消费者以及政府的各方争议。从拐点论到降价风,万科把地产这潭水搅了个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2.
善仁 《东北之窗》2010,(12):20-21
“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组合拳打出,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骤降,信贷和融资纷纷收紧,但大多数开发商依旧坚挺,鲜有降价新闻。不过,市场日益浓厚的观望气氛与日益强烈的降价传言使得向来以“现金为王”的开发商也开始焦虑起来:一旦没钱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万科降价A面事件回顾:过去几个月,万科地产在国际性金融风暴、国内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在很多城市刮起了降价风,其降价带来了一系列的反应,如引起其他开发商的跟风、业主的退房潮、业主与开发商的摩擦等。可以说,万科的降价引起了市场、开发商、消费者以及政府的各方争议。从拐点论到降价风,万科把地产这潭水搅了个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4.
沉默了太久的市场需要一个契机打破僵局,在开发商与购房者的深度博弈中,一方需要放下身段主动降价,另一方也需要借机出手瞄准目标。  相似文献   

5.
倪金节 《中国西部》2011,(24):106-108
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总是那么的激情四溢,凛冽的地严寒冬正在袭来。随着成交造的连续大幅下滑,近期越来越多的楼盘加入到降价行列,开发商“降价换量”趋势愈发明显。大多数城市的房市,都在陷入海南式干冷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侯彪 《黑河学刊》2013,(6):86-87,192
随着全国楼市的严格调控,部分地区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商大幅降价进而引发已购房者的退房潮。一般认为,从意思自治、自负其责的角度考虑,已购房者退房是没有道理、没有法律支持的,房地产开发商拒绝退房是没有问题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大幅降价行为是一种价格歧视,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应按照《价格法》等法规,对开发商的这种行为进行严惩。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市场能否迅速重返健康发展轨道,关键在于住房交易量能否迅速回暖。而住房交易量能否迅速回暖,关键在于虚高的房价能否迅速回归理性。因此,调控政策的靶心,应该是敦促开发商大幅度降价。  相似文献   

8.
新.政以来,房价增幅放缓,甚至新建住宅出现环比下降的好势头。房企方面,上海最大地产商绿城地产也于近期高调全国降价,更多的开发商步入降价的行列。但最最关键的是,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下的生存抉择。  相似文献   

9.
此前曾对外宣称受"限价政策"影响而降价的招商地产"观园"项目在6月4日开盘前夜就受到抢购者的厚爱,深圳再现彻夜排队抢购新盘的现象。在2011年中之前,万科、保利等项目亦出现降价销售。大量市场声音评价认为,调控蔓延已导致部分一线开发商感受到资金压力被迫使用降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此前曾对外宣称受"限价政策"影响而降价的招商地产"观园"项目在6月4日开盘前夜就受到抢购者的厚爱,深圳再现彻夜排队抢购新盘的现象。在2011年中之前,万科、保利等项目亦出现降价销售。大量市场声音评价认为,调控蔓延已导致部分一线开发商感受到资金压力被迫使用降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秋来风雨多,2011年的秋天,北京楼市的“金九银十”注定是波折不断。9月11日,因不满意开发商降价,北京通州京贸国际城的上百名业主围堵在小区入口,要求开发商退房或补差价,还一度与一位疑似是开发商管理层的男子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12.
“如果打折潮进一步持续,那么,降价还会远吗?”眼下。关注楼市的人们都在暗自思量。 的确,以广州、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三大一线城市的情况反映出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开发商虽然没有全面挑起价格战,但打折优惠让利的声音已经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3.
邱锦平  陈怡 《沪港经济》2012,(3):19-20,18
龙年伊始,阳春未见,中国楼市依旧“被调控”,且力度未见丝毫减弱。各地开发商纷纷采取降价以及减少新开工量等办法试图度过此次“寒冬期”。据1月份各大上市房企销售数据显示,房屋销售量同比大幅度下滑,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14.
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中小房企此时已不是降价能够挽救的。目前,活跃的房地产开发商数量正在锐减。  相似文献   

15.
台、港塑料原料价格下跌受国际市场油价下跌的影响,二季度以来亚洲市场乙烯和丙烯的价格下降,连带塑料原料价格下跌。香港塑料商为减少库存损失,现正积极降价。台湾为防止海外低价原料大量涌入,也采取了大幅调低价格的措施。这次降价是普遍的,聚氯乙烯、聚丙烯、高密...  相似文献   

16.
吴学安 《上海经济》2006,(10):41-41
日前,在某地产咨询公司主办的房地产融资研讨会上,有16个房地产项目明码标价准备出售,项目总值超过40亿元。尽管许多房地产商对前景不甚乐观,但如果让房地产开发商在卖掉项目与降价售楼之间作出选择,他们却是宁愿选前者,而不愿屈就后者。的确,面对国家一轮紧似一轮的宏观调控形势,消费者所期望见到的房市降价似乎并没出现,而是房地产开发商出售项目这一现象却已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问题是个伪问题。 房价涨时,开发商不会因拿地便宜而低于相邻楼盘出售。 房价跌时,开发商也不会因为自己拿地贵而拒绝降价。 房价如股价,决定是否交易,不是看成本,而是看趋势。  相似文献   

18.
易宪容 《新财经》2008,(10):46-46
房地产开发商为什么宁可不销售也不降价?就在于他们认为政府会出台政策,来维持目前房地产的暴利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市场能否迅速重返健康发展轨道,关键在于住房交易量能否迅速回暖。而住房交易量能否迅速回暖,关键在于虚高的房价能否迅速回归理性。因此,调控政策的靶心,应该是敦促开发商大幅度降价。  相似文献   

20.
倪金节 《中国西部》2011,(24):107-108
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总是那么的激情四溢,凛冽的地严寒冬正在袭来。随着成交量的连续大幅下滑,近期越来越多的楼盘加入到降价行列,开发商"降价换量"趋势愈发明显。大多数城市的房市,都在陷入海南式干冷的状态。根据《上海证券报》的11月16日的报道,上周7天,海南全省房产仅成交606套,平均每天不足百套。少得可怜的成交量把一众开发商逼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门心思想着逃出围城。显然,曾经过惯了好日子的房地产利益群体,对于目前的形势十分焦虑。于是,我们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