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最近推出了他的一部力作《财富的革命》.阐述了财富的生产时间原理、空间原理、知识原理。托夫勒这部新著旨在探讨知识社会的”财富”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托夫勒而言.至少可以回溯到1991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权力的转移》。但是,托夫勒对这一”千年变局“的表象分析,又可进一步上溯到1984年。那一年,他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那是一本在中国引发了普遍的阅读兴趣的著作。借用托夫勒的语言,所谓“第一次浪潮”,约始自1万年前并且延续至今,被称为“农耕时代”。在这一时代,财富的基本形式是关于“种植”的知识——这一知识的积累与折旧。所谓“第二次浪潮”,约始自17世  相似文献   

2.
韩际平 《数据》2012,(12):1-1
正不管你是注意还是没注意到,一股汹涌的浪潮正在或更准确地说,已经汹涌地向我们席卷而来。什么浪潮?——"大数据"的浪潮。说到"浪潮",不禁想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本风行世界的书——《第三次浪潮》。作者阿尔文·托夫勒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他有一句名言:"惟一可  相似文献   

3.
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写了一本名叫《第三次浪潮》的书。在书中,托夫勒预言,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步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深  相似文献   

4.
一般国家发展进程是农业、工业化、高科技的顺序,即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中国应当跳过第二次浪潮,尽快向第三次浪潮发展。  相似文献   

5.
托夫勒有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讲的是人类发展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阶段.信息文明被称为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第三次浪潮是信息文明,这个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我觉得第四次浪潮就是绿色文明.文明跟文化不一样,我们过去经常把二者搞混了,文化可以是多元的,而文明则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汪丁丁 《中国企业家》2006,(12):116-116
与托夫勒以前的三本著作均已有了中译本一样,这部新着旨在探讨知识社会的“财富”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托夫勒而盲,至少可以回溯到1991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权力的转移》。但是,托夫勒对这一“千年变局”的表象分析,又可进一步上溯到1984年。那一年,他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那是一本在中国引发了普遍的阅读兴趣的著作。在《第三次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托夫勒被多次邀请访问中国。他告诉我们,中国大约  相似文献   

7.
据报载:2000年10月17日,正在携夫人周游世界的《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先生“游”到了中国,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的一间网络咖啡屋,与几位中国网络界的代表人物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发言中,有的说:“《第三次浪潮》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有的说:“托夫勒是自己当年最崇拜的人”,还有的说:“托夫勒是背后的中国网络发展之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托夫勒先生喜形于色,简直难以言表。在座谈中,这位老先生大谈网络和IT,却绝口不提标准化问题,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第三次浪潮》中对标…  相似文献   

8.
面对海量的数据、 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应该首先从寻求管理模式的创新入手,寻求在"大数据"时代中生存的基础.最近几年,"大数据"成为最热的技术词汇之一.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单单是构建企业信息化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寻求管理模式的创新.早在30年前,美国著名的社会思想家阿尔文· 托夫勒就在 《第三次浪潮》 中提出:"如果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9.
海豚式管理──21世纪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豚式管理的提出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诲迪斯科·托夫勒在给《重思未来》(Rethinking theFuture)一书作序时所指出的,“今天的知识革命已经在经济、技术、社会领域引发巨大的’第三次浪潮’,迫使商业经营采取日新月异的新方式。属于工业化时代的垂直组织、综合一体化、规模经济、等级经济、指令与控制等观念正在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外援型、规范最小化、网络、多种多样的其他组织形式等概念。人们正在反思工业化思考的每个方面.并以新的智慧将其重新构造”。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  相似文献   

10.
1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知识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知识经济”术语的孕育、分娩也只是近10多年间的事情:70年代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后工业经济”,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研究模块化?为什么说模块化是现代标准化的前沿?这要追溯到20年前。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受其震动最大的莫过于标准化界。因为他不仅在书中宣称要向标准化“发起进攻”,而且预言今后的社会是一个“打破标准化后”的多样化社会。他认为这样的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标准化“正被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2.
创业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阿尔文·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曾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两次巨大的产业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而其预测的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正在到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应用等为代表)的蓬勃发展,谁掌握了最前沿的高新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在新经济的大环境下,到处充满着变数与不确定性,这对个人创业与组织发展(再创业)而言都是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构建持续竞争优势,能否识别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继《第三次浪潮》之后 就在人们即将淡忘阿尔文一托夫勒的时候,这位当年以《第三次浪潮》而闻名的未来学家,在今年春天适时地发表了他的新著《财富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6年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推出了他的又一巨作《财富的革命》,细细地阐述了"产消合一"的新经济模型:商业者把某些必须提供的服务功能转嫁给消费者——让他们不计报酬地完成某些工作,从而降低运营的成本,并有可能由此生发出新的商业机遇(本刊2007年第一期曾  相似文献   

15.
<正>专业化办台,是十年来广播行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美国人托夫勒写的《第三次浪潮》较早预言了电台专业化的大趋势,并且他的预言在70年代成为美国广播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由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网络会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浪潮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五大变化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资本性质的变化。五百年前,在人类社会发展处于第一次浪潮时,最重要的资本是上地。没有土地,你就是无地农民,你的日子就不好过。有了土地,你就可以变富,并会有一定的势力。土地作为一种资本,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你可以在上面种任何作物;第二个特点是我在这里种庄稼,你就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再种庄稼。后来发生了工业革命,也就是出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于是,资本的性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大企业的股票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在历经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风风雨雨以后,终于在磕磕绊绊中追随着“第三次浪潮”(托夫勒语)的洪波狂澜,以飞流直下三千尺,奔腾到海不复返的气势,一举闯入了21世纪的“电子大门”,人类社会从此迈进了一个由计算机通信网络与电脑构成的信息时代。多种价值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使人们开始从追求以标准化、大规模化、普及化为基础的“规模利益”,转向追求以适应高技术和信息化、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范围利益”。尽管我们还徘徊在固有的思维定势,但生存环境“瞬息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新的交往工具,这种工具逐渐演变为人类一种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并且占据了社会的支配地位。它给人类带来前所未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千百万年以来,一直都在为“吃喝”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类自己而拼搏、奋斗、抗争,所以饮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饮食物质来维持,所以“吃喝”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人类疾病的75%都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防病治病,恢复健康,延年益寿,健美体魄的物质基础。纵观古今中外统治者都深知,“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类饮食的发展变化到目前大致发生了六次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由生食到熟食阶段约17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我国的元媒人和北京周口店人就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