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  王树锋 《价值工程》2021,40(12):76-77
赖以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主要取决于收入和支出两大要素.为此,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政策规定,采用经验判断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探索了打足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操作模式,重点研究了压实应税收入和保证税前扣除项目最大化的纳税筹划方法,以期指导居民企业会计正确核算和处理收支业务,坚持用好所得税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的“税”,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一般操作第一步,填报列示各类调整项目的附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体系,包括申报表的主表(以下简称主表)和十几份附表,其中涉及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或所得额)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我国新会计制度按国际通行做法,突破了行业和所有制限制,更加体现了企业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相分离的原则,其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进一步扩大,给企业纳税申报以及税务、审计部门准确地审核稽查,增加了一定难度。笔拟以企业会计利润为基础,根据现行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法规制度,采取增、减的形式,将两间的主要差异,量化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0.
《财会月刊》2012,(19):96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以及相关规定,现就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公告如下:一、关于季节工、临时工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及调整●林子龙由于财务制度与税法对企业利润构成规定不一致,使企业税前帐面收益与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概括为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两种。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法所要求的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期间不同于财务制度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2.
13.
视同销售对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探讨黎国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章第五十五条:“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入处理;纳税人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  相似文献   

14.
新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的基本规定、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境外所得已缴所得税抵免限额、税收优惠、特别纳税调整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析新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确定中有关收入总额和扣除项目的新旧变化,才能保证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计算,从而保护税款不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相比原企业所得税法,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有一些变化。企业要想正确理解并计算申报企业所得税,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17.
从1997年起,国家对企业所得税建立起纳税人的自行申报制度。这一规定对企业财务人员特别是办税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对所得税方面的政策法规必须全面掌握、深刻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些企业对纳税项目逐项调整时,对用于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  相似文献   

18.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9,(13):72-73
本文主要针对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发生与转回的纳税调整进行探讨,以供会计人员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法规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为方便计算,企业一般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计算出应税所得额,然后据以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有着密切的关联,但由于两者在收入、成本费用(扣除项目)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使二者往往并不相同,即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纳税调整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正《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在资产、收入、利得的确认与计量上突出体现了与税法的协调,如对资产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没有采用税法上不认可的公允价值为记账基础;按照税法上实际发生制原则,对所有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在实际发生时确认资产损失;收入的确与《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无差异等。以上规定使得准则与税法更加统一,基本消除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但是小企业的会计处理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