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洁 《财经界(学术)》2014,(18):259-259
经过长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完善。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欲管理,以求推动企业效益的增加,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就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管理,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现代企业的审计风险概念着手,分析其审计基本风险因素,并对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及控制管理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现代企业的审计风险概念着手,分析其审计基本风险因素,并对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及控制管理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风险及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审计常用的两种模型,现代风险审计是比较流行的审计方法。本文举例说明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及在企业经营风险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风险导向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和应用,充分展示风险导向审计在实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凤霞 《商》2013,(7Z):69-69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使得企业顺利规避这些风险,避免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管理和控制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从风险导向审计实务进行探索。探讨内部审计在管理和控制风险中的作用,并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内部审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兰 《商场现代化》2022,(16):126-128
当前阶段,国家对于烟草行业的管控更加严格,以“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体制提出对烟草行业的规范要求。在该种管理制度下,烟草企业需要严格约束自身,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以审计方式强化风险控制并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监督。本文讨论烟草企业内部审计对风险控制的作用与策略,先概述烟草企业风险,了解烟草企业的风险类型,然后分析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风险控制的具体作用。随后,本文分析烟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烟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管理措施,期望以内部审计方式优化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力度,确保烟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沈琨 《商场现代化》2007,(24):337-338
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方式是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方式的发展,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与以制度为基础审计方式仅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测试之间的关系不同,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方式要求从被审计单位目标确认与分析开始,进一步研究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最后引导出管理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风险审计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应用建议。介绍风险审计管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其重要性和挑战。分析风险审计管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善和优化,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对选取的相关企业样本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提升风险审计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推动风险审计管理与企业战略一体化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经营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的变化与波动也日益频繁,这也使得预防风险的发生,以及风险发生之后要如何做好后期的处理,并如何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的范围内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中最为重要的监督与管理部门,不但关系到企业正常的运作,而且还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随着企业内部企业审计风险的加剧,企业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对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对于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以及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进行简要论述,并针对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本质入手,通过对影响企业高效运转风险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中,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当前国有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侧重点应专注于能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领域,即组织内的管理层面风险.  相似文献   

11.
孙玉涛 《现代商业》2014,(15):221-222
随着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内审机构所运用。我们研究发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缺陷起因于其所构建的基础-审计风险模型本身的缺陷。于是,本文结合美国最新的反舞弊准则的精神对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按照审计风险源进行了重构,并根据重构的审计风险模型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有的审计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2.
IT风险控制与审计是企业IT治理的关键环节,科学有效地发挥风险管理策略与审计的作用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治理与管理的重要内容。IT治理、IT控制以及IT审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的关注点在于风险与保证。IT治理必须在风险与利益之间找到均衡,通过IT审计不断促进调整IT控制环境,使组织在风险可识别、可控、可管理的环境下保证组织利益最大化。企业IT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应当从"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面设立风险管理职能,并辅以审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小议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京 《现代商业》2011,(8):198-199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突破传统的审计模式,以风险为出发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出发,对传统与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和当前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控审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出发,探讨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并从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监测、信息沟通方面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入21世纪之后,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金融全球化、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更加紧密。面对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模式开始逐步从传统审计向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转变,并以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为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晓静 《现代商业》2020,(10):153-154
从当前企业管理的过程来看,内部审计是其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内部审计部门极大的发挥着它审计监督、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控制风险管理的职能,内部审计成为了一个企业对内部进行监督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职能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有利于企业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减少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可以推进公司规范化运作和管理,优化内控环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有助于从全局角度管理风险,有助于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有助于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郝素利 《商业会计》2012,(18):53-54
内部控制审计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执行、控制企业风险的重要途径,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识别、分析、评估企业的风险,给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和重点,有重点的进行审计,既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又能保证审计的有效性;本文将内部控制审计分为内部控制体系本身的审计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审计两个阶段,并分别设计相应的审计指标,构建了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财务审计和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了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模型,为我国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提供参考,为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刘贺 《商场现代化》2013,(17):184-185
本文针对具体烟草商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风险控制关键点的研究,密切结合实际阐述了合同管理这一风险控制点关键环节开展的审计研究,通过合同审计实践的开展,分析了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实施合同审计的理念、依据、方法和工作重点,进行了风险预警。着力体现合同审计实践的意义,提高了风险预警能力,体现了内部审计规避企业风险、为组织增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发展而来的,是对风险和内部控制的重视。内部审计和内控审计是实现审计功能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审计风险的分析,提出内部审计和内控审计的方法和途径,以加强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有效性,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对的主要是来自组织财务和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较为的复杂,这就需要让内部审计深度参与到风险管理中,从企业经营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开始控制风险.本文从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入手,进而分析了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再使之与内部审计结合,最后提出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