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围绕动漫产业集聚发展分析了动漫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机理,从影响动漫产业集聚内外部因素出发建立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东省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构建动漫产业集聚发展的"关联—协作"模型,从而规划基于产业"纵向关联、横向协作"的山东省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动漫产业集聚发展对策,以推动山东省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冯洁  何祎男 《浙江经济》2011,(12):18-21
从低层次"块状经济"向高层次"产业集聚"的跨越式转型,或许会成为浙江下一阶段产业升级的关键之举。"十二五"时期,浙江将着力为产业集聚创造发展新空间。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将是浙江产业集聚区大放异彩的新阶段。随着14大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启动,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借鉴兄弟省市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尤其是在"圈区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引导浙江省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园区化管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调研组不久前专程赴天津、湖南、广东和山东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学习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辽宁经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加速器"。发展现代服务集聚区要正确处理好与经济转型、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功能拓展、项目建设、空间布局、产业实力等方面的关系,构建区域协调、城乡互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龙夫 《上海国资》2010,(9):60-62
与传统意义的产业集聚不同的是,时尚产业是一个广义而繁杂的产业。作为一个城市功能型的大产业,以一个集团之力来集聚时尚资源、领衔时尚产业发展显然是一个"费力而不讨巧"的活。在对话《上海国资》时,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朱勇总裁表示,发展时尚产业是上海纺织的必然选择,借势上海城市转型契机、整合放大资源优势、多元化、全角度搭建时尚产业平台、引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建设,是上海纺织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战略总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强能提质和"四个先行",加快"四大转变",3+X主导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肖甫 《首都经济》2010,(12):23-23
北京地区一直是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重点集聚区。"十一五"期间,北京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细分领域百花齐放。截至2010年10月,新材料企业超过1300家,其中上市企业15家。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2000—2012年17个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产业、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了三大经济圈之间及圈内临港产业集聚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唐山市的钢铁工业集聚明显,纺织服装业、石油化工业、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相对稳定;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变化差异较大,产业布局处于剧烈的调整阶段,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临港产业集聚程度普遍较高,各城市特色产业明显,广州的食品加工业和能源产业、汕头的木材加工业集聚效应突出。  相似文献   

9.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9,(17):40-40
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努力通过空间集散、产业集聚、要素集中的协同推进,促进浙江的空间集聚加速化、空间利用集约化、空间形态组群化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进入人均GDP6000美元发展阶段后,经济空间开始出现"宏观层次上集聚与微观层次上扩散”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11—2017年的江苏环保制造业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就业人员数计算的区位熵作为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指标,产业产值和利润值作为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通过回归分析,估计江苏环保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其环保制造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江苏环保制造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产业集聚水平与江苏环保制造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江苏应进一步提升环保制造业集聚水平,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背景下,北部湾经济区发挥自身地理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聚是其必然选择。本文以承接台资产业集聚为例,通过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台资产业的必要性与现状,构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发展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本身既蕴含新兴产业又包含传统业态,这种特征决定了其未来增长路径的复杂性。产业集聚程度是产业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效率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表现尤为突出。理清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集聚以及空间、时间上的相关性,构建时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技术效率测算。研究发现:2011—2018年全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呈整体下降趋势,空间交互作用及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文化产业表现出明显的惯性,影响了增长动能的传递;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对文化产业技术效率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区位熵Eij和行业集中度指数CRn指标,对中国31个省、市、区高技术产业2000—2009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多数内部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也呈逐年增强趋势,产业内不同行业的集聚程度在区域间具有显著差异。最后,针对全文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推动区域发展均衡化的必然要求,是确保今后五年实现"两个基本"宏伟目标的重大支撑。去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决策部署,确立了"十二五"全市"16+3"重点扶持区域和发展目标,明确了项目规划、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资金筹措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5.
李桂龙  魏恒姝 《科技和产业》2021,21(12):102-106
选用2011—2018年新疆各地州市的数据,测度新疆各地州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区位熵和两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数。通过区位熵值和协同集聚指数的大小和发展趋势,分析各地州市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产业集聚、协同集聚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州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新疆各地州市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情况,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葛雷 《浙江经济》2012,(1):44-45
构筑温州循环产业群集聚区,对于重塑"温州模式"新生,引领温州率先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温州市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的批准实施,推进温州市循环产业群集聚区发展,也成为下一个五年重塑"温州模式"的关键所在。《规划》指出,到2015年,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基本完成,"两带三区五园战略"和"二域五体五工五保重点举措"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良性运转,"温州模式"经济和区际利益共享机制健全;  相似文献   

17.
动漫产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研发成本高,任何企业都难以垄断整体技术和资源,因此需要集聚发展。国内外动漫产业的集聚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作为其集聚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从动漫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动漫产业集聚形态、影响动漫产业集聚的要素溢出效应以及动漫产业集聚带动效应四个方面对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母涛 《中国西部》2012,(23):74-7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结合实际,对推动全省、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系统谋划。成都是我省文化资源富集区,也是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应当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魂"与"体"的关系,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深化对与之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渐成为产业布局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力。文章从知识溢出视角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产业集聚在信息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除西部地区外,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均具备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的中介作用在中部最强、全国次之、东部最弱,原因在于东部地区逐步进行产业转移与扩散,而中部地区已经逐渐成为制造业集聚中心。因此,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与增长的作用需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扩散与再集聚,重塑经济增长动能。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兼顾了环境保护,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而产业集聚在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方面并不显著,说明沿线地区通过产业集聚能够有效发挥经济“外部性”,并通过“竞争激励效应”促进沿线地区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集聚能够发挥双重作用,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沿线各地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