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在实现社会稳定、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同时,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纯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渐进式改革到攻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对外开放是局部开放到全局开放,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从三高发展到统筹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可以预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央"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中国对外承包地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走出国门承揽项目,加入到对外承包的队伍里来.  相似文献   

3.
从农业发展趋势看传统农业改造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因而农业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最能体现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纵观世界,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农业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农业(亦称古代农业)。指使用铁木农具,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大体上指从石器和铁器时代交替时期到机械化农具在农业中应用前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4.
黄卫平 《经济问题》2012,(7):9-14,117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这30多年的特点可以基本总结为,必要条件为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化部门;充分条件为对外开放;产业条件是不断动态地引进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制度条件为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转化经济发展模式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转化的社会成本和竞争平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正在母体中酝酿、躁动。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形势下,中国应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以何种形式参加到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国资"的产权归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全新定位,也是一个完全可以用实践检验的立党原则。 从振聋发聩的改革者宣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拨乱反正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再到奠定新世纪指导思想的“三个代表”,贯穿着一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线。为了在第三步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之初到达成共识的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社会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一般地提出了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交往形式,列宁则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交往中提出了对外开放。在中国,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高度,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性质、对象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现代化。本文在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回溯我国现代化的萌芽、探索、推进和新道路完善,呈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意蕴,从而系统提炼了其中的独特优势。从把握根本方向与凝聚磅礴伟力的“党的领导优势”,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传承优势”,从改革开放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筹协调,以及以“人民至上”取代了“资本至上”,坚持人民立场,秉持和平发展理念。这些优势既是过往历程中的经验总结,更是未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将为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经济世界》2000,(5):87-8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我们党科学地总结正反面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线路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天津市委、市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不放松、不动摇。二十年来,天津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正在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对外开放的突破性进展,成为天津巾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工业技术水平不断升级换代的强大…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旋律。本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人类文明史上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行剖析 ,用逻辑的方法初步揭示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政策调整:推进“走出去”战略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更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运动中积极的一员。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具备强大的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潜力和能力。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国;消费能力将超过欧洲的总和;将成为发达工业国家在世界资本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式的,中央政府目前还可以控制许多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伴随经…  相似文献   

12.
孙海 《经济师》2004,1(11):33-3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以跨越式发展来保证。而体现和支撑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就是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将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提供基本前提、途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3,(22):70-71
改革永远是一个用新利益来改革旧利益的过程。也就是说,改革永远是一个新旧利益之间的博弈过程。也很显然,把上海自贸区置于中国通过对外开放促内部改革的发展模式的内容中,就比较容易理解其背后的政治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以粗放型为主的外贸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贸增长方式向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产力的成长。由于中国省际之间差异巨大,各地区生产力成长模式各不相同。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地区生产力成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力成长分属不同类型,有悲惨增长型、低增长型、中等增长型和高增长型。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成长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政府作用和对外开放程度。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成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各地区增长模式不尽相同,有市场导向模式、内涵增长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以及综合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增长模式,各地区在提升生产力、改进增长模式方面需要不同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林俏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186-188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点向城市倾斜,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且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暴露出来,但是,改革进程却非常缓慢。这一困境如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用"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这必然需要户籍法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以粗放型为主的外贸增长方武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贸增长方式向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刘子玉 《生产力研究》1993,(6):37-41,3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起基础作用的是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发展,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思敬  邓敏 《生产力研究》2012,(5):65-66,72,261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生产力理论以后,生产力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经过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已经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我国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单志广 《经济》2024,(4):17-19
<正>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又一次聚焦,再到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时深入阐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形成高度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