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7)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分析桃坪羌寨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优势,并与文化发展建设相关政策相结合,探究桃坪羌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提出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打造文化产业新亮点;走羌族体育旅游的发展道路;挖掘旅游资源彰显羌寨体育旅游的特色;全力打造古羌文化之旅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历史文化与羌寨传统体育旅游相结合,共谋和谐发展之路;建设生态网络构架,倡导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SWOT法分析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想,设计了6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3类产品。根据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整合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湿地文化、历史文化、生态产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产品形象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商业研究》2005,(9):164-166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古老;旅游资源富积度高等优势。对川西山地旅游产品进行形象设计按照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形象设计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了“神奇川西”观光旅游产品、“一山一品”山地生态旅游产品、“有效互动”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河南沿黄流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对其形象、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均有促进作用。河南沿黄流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优势和区位环境等旅游优势,同时也存在生态理念缺乏、品牌意识不强、定位不恰当等品牌营销问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河南沿黄流域旅游目的地只有找到自己的生态优势资源,进行准确的市场地位,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才能推动河南沿黄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河南沿黄流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立足中原文化,分别从政府政策引导、强化生态品牌意识、准确品牌定位、建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营造生态特色旅游带、构建品牌危机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品牌营销,以对河南生态旅游业有所裨益,实现出彩河南。  相似文献   

5.
作为旅游和环境完美协调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的新走向,它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衡水湖区位优势明显、湿地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怡人、历史文化悠久,因此,湖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很快,同时,湖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区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其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且具备建设生态旅游的基本资源要素.但是由于天津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思维及开发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只有充分结合天津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适时进行开发,才能不断扩大天津地区的旅游品牌建设,并且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洛阳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化的摇篮,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景区相对连通性较差,缺乏系统的规划,旅游企业规模小且实力弱。环保意识欠缺,导致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运用SWOT方法分析洛阳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得出结论是:发展洛阳生态旅游,必须加强促销宣传,搞好营销组合,打好“绿色古都”牌,重新塑造洛阳世界东方文化圣地的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8.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势,今年来也在其旅游开发中打出了生态旅游这一主题。本文对扎龙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以及开发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扎龙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蔡利 《现代商业》2023,(1):31-34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旅游为主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而如何促进特色小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文旅融合助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芙蓉镇特色小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便捷的交通条件,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芙蓉镇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些都为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显现了旅游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不够、旅游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深度挖掘芙蓉镇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全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贯穿在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中,通过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助推芙蓉镇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而倍受青睐。张家界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其发展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低碳运营模式,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深度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鹤 《商展经济》2023,(15):72-75
广东省肇庆市既是我国知名度较高的生态旅游城市,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拥有多元的旅游生态环境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国内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每年吸引海量旅游爱好者前往观光娱乐。民宿是肇庆承接旅游爱好者、提供旅游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肇庆极为重视民宿发展。同时,肇庆市民宿产业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前提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肇庆自身民宿发展条件及旅游资源现状,提出推动肇庆旅游民宿发展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肇庆强化民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的旅游业正从传统的旅游观念向生态旅游方式转变,文旅生态融合、生态旅游翻开了旅游新篇章.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系统梳理唐山市旅游资源现状,归纳总结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唐山生态型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以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为基础,从"绿色生态""旅途感受""旅游体验"三个层面,提出以地方特色、生态协同、把握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回归大自然,到大森林里去,享受大自然的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人们休闲的新时尚,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吸引物,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也是林区建设和发展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有效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契机。基于“邻体效应”和“两山”理论,分析了生态旅游对未来大理市旅游产业适宜路径发展的现状。在资源配置合理的条件下,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优化配套是解决生态旅游的稳健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生态农业+旅游”的产业结构创新之路是提升大理市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特有的乡村风貌与生态旅游基本特征有机融合是理想机制。生态旅游对新时代以创新发展路径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休闲旅游农业行业的广泛兴起也为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环境。然而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旅游区服务水平难以达到要求、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水平不高都成为限制旅游农业发展的难题,为了促进河北省内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旅游区要制定适合的旅游营销策略,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找准市场定位,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优势明显。结合TEDM及旅游地满意度(TDTS)模型,对绍兴地区主要的文化休闲旅游地进行了游客调查,分析结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在生态旅游概念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采取重视旅游地质学等学科的研究,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等措施,拓宽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各不相同。“丹洲模式”的经验在于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充分利用生态旅游发展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充分利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传统文化带动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其困境在于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逐渐破坏、缺乏文化能人和经济能人的带动、经营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丹洲模式”的经验与困境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在于要寻找本村的经济突破口并实现经营形式的创新,同时必须发掘和培训乡村能人。  相似文献   

19.
为探析实现安康市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全面快速发展的方式方法,利用市场调研、资料分析及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优势进行总结,安康市旅游产业发展增速快、项目规划科学合理、生态资源丰富,交通方式便捷等方面是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运营管理的主要助力,成为度假区的发展优势。针对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格局、旅游度假区建设成熟度不高、缺少有效的营销推广方案、文化与旅游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在安康市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中应形成完整产业格局,打造景观联动模式;完善度假区的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营销方案,提高宣传推广力度;加强文旅融合,打造旅游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各不相同。“丹洲模式”的经验在于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充分利用生态旅游发展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充分利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传统文化带动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其困境在于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逐渐破坏、缺乏文化能人和经济能人的带动、经营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丹洲模式”的经验与困境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在于要寻找本村的经济突破口并实现经营形式的创新,同时必须发掘和培训乡村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