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营销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新媒体营销含义特征及其与传统营销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营销的当前现状,并提出了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的相关策略,以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营销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羁绊。本文选取陕西民办高校的市场营销相关专业进行调研,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对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和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开设新媒体营销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营销方式在企业发展、产品销售以及品牌形象树立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传统营销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对新媒体营销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论述,分析了新媒体营销和传统营销之间的区别,针对新媒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下,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作为新时代催生的产物,已经被应用在很多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利用新媒体进行企业市场营销将给企业营销理念、营销成本与营销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应当积极转变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手段、丰富营销内容,将新媒体的优势与企业营销的手段结合起来,打造及时、便捷、高效的营销网络,增加企业知名度,吸引消费者,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虽然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很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已经占据优势,从这一点看.中国与美国已经很相似。新媒体不会立即取代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新媒体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中国应该重视新媒体发展。媒介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并且成为最重要的营销手段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当中,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这也给市场营销工作带去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跳出传统营销观念的束缚,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策略展开新媒体营销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受众的认可与青睐.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新媒体营销的优势,然后详细分析了新媒体营销的劣势,最后提出了几点有效利用新媒体营销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亢  安国山 《中国市场》2014,(52):20-21
近二十年间,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经引发了一场新的媒体革命,新媒体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环境给中国电影营销带来巨大发展契机。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基于数据分析基础上的针对性营销模式越来越重要,对于电影工业同样如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传统的电影营销模式,应该如何改变并结合新兴社会资源做到成功转型,使电影营销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试着通过对《后会无期》营销模式的解读,归纳在大数据分析下如何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电影推广及营销。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出现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方式。酒店企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好新媒体营销为酒店的发展做出贡献,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酊问题。针对新媒体互动性、复杂性与全球性等特性,酒店企业进行新媒体营销时应将酒店网站营销、微博营销、网络视频营销、网络杂志和电子商务平台营销多种策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陈若湘 《中国市场》2022,(21):127-129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饮食、环境等各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新媒体也日趋成熟。基于大数据环境,既往的媒体服务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市场品牌的高效率营销模式,这就要求媒体服务营销模式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平台,革新营销模式。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新媒体用户独有的特征、特定的服务营销情况等,使得新媒体服务在整合营销模式时出现一系列问题,进而限制了其长远发展。因此,只有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对新媒体服务营销模式进行升级,才能给予用户全方位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稳步长远发展。文章简要总结了大数据环境下新媒体用户特有的特征,归纳了新媒体特定的服务营销情况,分析了新媒体服务营销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探讨了新媒体服务营销模式的升级措施,旨在带动经济产业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古田食用菌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然而要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做好新媒体营销是食用菌特色农业发展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古田食用菌产业营销渠道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媒体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对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1)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进一步的爆炸性发展,被认为web2.0典型代表的微博已经逐渐让步于微信、移动APP等移动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使"人人都成为媒体",成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媒体公关一直与营销思维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播过程呈现出新的交互性、个性化、社交化等特点。企业对公关营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选择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公关营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媒体逐渐被作为营销的关键工具.与传统营销相比,新媒体营销的创新之道本质上来源于新媒体的互动、即时、共享的特性,新媒体整合营销、新媒体口碑营销是新媒体创新营销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沈继伟 《中国报业》2023,(10):138-139
未来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世界,消费者主权的崛起推动了各行各业进行数智化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新媒体营销与推广策略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迭代。本文从SEO搜索引擎优化、百度推广(大数据营销)、QQ营销与推广、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网络广告推广、AI营销等方面,对数智化背景下企业新媒体营销与推广策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TMT(数字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移动媒体、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开始逐步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既是一种信息和技术的变革,也是对企业广告营销模式和营销手段的一种挑战。TMT技术的发展,将使新媒体成为企业所亲睐的广告营销平台,同时也迫使企业逐步摆脱以往粗放的纯粹的推式营销模式,转而采取以互动、精准、定位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广告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论坛已经被认为是"营销新媒体",中小企业如何在论坛营销中开辟一片天地,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本文从论坛营销及价值、中小企业论坛营销运作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求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发展时代,微信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营销平台,正是因为虚拟社交的信息快速传播与共享,让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现阶段,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话题,企业或者个人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构建产品信息营销推广网络,发挥了微信的重要营销工具作用。微信营销属于以微信为基础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通过研究和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可以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营销战略规划必须拥有的思维模式。现代企业新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势必要做出营销策略改革。文章阐述了新媒体营销的含义模式,详细探究了互联网+思维对新媒体营销策略改革的影响,希望对新媒体营销企业改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引领的"互联网+"新模式已经融入社会的各行各业,我国的新媒体产业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提升信息传播速度,与新媒体产业结合,实现了社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文章从业态创新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认为存在形式同质化、缺乏运营意识、管理体制仍然不够完善、缺乏新媒体型人才和技术存在限制性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手机与电商购物的普及,电商直播正成为新的井喷经济,直播营销被视为新媒体营销转化流量的利器。在新媒体营销与短视频兴盛的背景下,网红直播电商模式随之产生,利用视频+直播的方式优化升级电商购物的营销形式。新媒体营销背景下的网红直播电商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比较火爆的购物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购物体验,但伴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从新媒体营销背景下的网红直播电商模式的优势、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个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营销方式的改变及发展,阐释新媒体品牌营销过程中对数据的过滤性与整合性,碎片化传播品牌情感与价值和跨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等特点,以意大利品奢侈品牌"GUCCI(古驰)"在中国营销方式的探索为例,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奢侈品牌跨国营销策略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学会数据的处理与整合;2.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联系;3.加强跨文化意识;4.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