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国特区和沿边地区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流通。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货币管理当局测算它的流进流出量;涉及业务运营的金融机构把握它们的汇率变动;金融专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如何看待双币流通,这既是一个实际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双币流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翻开中国的货币史,从西周初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曾将金和银两种贵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手段并列地流通使用,构造了中国在商品本位情况下双币流通的历史。有趣的历史现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生产与流通采取完全无价值的纸币的情况下,我们又有过双种纸币流通的事实:(1)既流通人民币,又流通人民币外汇券,直到199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才决  相似文献   

3.
丁宁宁在1985年第一期的《青年论坛》撰文说,拟议中的特区货币应当缓行。其主要原因是;现行的人民币双重汇率不是引进外资的主要障碍;特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发行特区货币后,和目前的人民币外汇券套汇的情况相比,只是增加了一种货币,多了一重汇率;而且,把发行特区货币作为保护人民币的手段,其实是本末倒置,它只能是一种政府纸币,而不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银行券;目前,特区市场允许外币流通,允许币类价格差别,反而有利于我们利用特区这个窗口,掌握国际、国内价格的变动趋势,也为我们调整汇率提供了参考;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取消双重汇率,允许人民币官价在一定范围内浮动,逐步取消人民币外汇券。  相似文献   

4.
再论双币流通问题陈彩虹双币流通作为现实的经济问题,一经点题便引起各方注意,自是意料当中之事,1994年,拙作《双币流通论》发表(见《经济研究》1994年第3期)后,先后读到了一些讨论此题的文章,或展开分析,或争论观点,虽说不上成为热点,却确实受到了重...  相似文献   

5.
(一) 当前,在我国财经院校金融系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对《货币流通与计划》这门课程的争议很大。因为,随着货币理论研究的深入,1982年总行统编教材《货币流通与计划》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所以,各院校都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据我所知,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基本肯定,即保持课程的设置,使用统编教材,仅对教材某些章节进行内容上的增删;二是彻底否定,即取消这门课程,将其  相似文献   

6.
Q币不是货币     
Q币的大量使用引发了很多经济学家关于Q币与货币关系的争论,本文正是从货币本性的几个方面(货币职能,支付方向,支付范围,发行主体,发行目的)分析Q币与货币存在本质的区别,不能将Q币看作另一种形态的货币.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3,(26):66-66
在人民币的流通硬币中有一个独特的币种——长城币。由于其发行量少,发行时间短,材质、面值、币体和图案独特,加之发行的时段在流通纪念币发行的前夜,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流通纪念币的开山鼻祖和试机币。  相似文献   

8.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在我国东海之滨崛起并日益发展壮大。实践呼唤着理论。特区的深刻实践,激发了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一些反映特区建设成就的著作陆续问世。陆迅等同志编著的《中国经济特区》,以其在同类书籍中所具有的特色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短期融资券是我国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是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对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止广义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维护金融整体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两个配套文件体现出以下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最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册)(贵州省金融学会组编、叶世昌编著,以下简称《理论史》)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除了在史料搜集、体例安排和写作风格上具有特色外,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古代重要货币思潮、著作、人物和特有货币概念的分析中.《理论史》作者对中国古代有没有货币数量论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有学者把《管子》书中的有关论述称为货币数量论,《理论史》则明确指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22日,在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仅一天后,文化部也发布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到发行网络虚拟货币不得以恶意占用用户预付资金为目的,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种类、价格、总量等情况要报送备案。这些规定和办法都是为了规范虚拟货币的运行,加强虚拟货币的监管,规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穆勒评注》的研究多聚焦于交往异化问题,然则还可从下述维度解读:《穆勒评注》是马克思考察私有财产货币形式的历史生成过程、对货币本质之谜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文本。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私有财产主体本质的揭示,批判了英国国民经济学家的错误货币观,运用辩证法揭示了货币范畴的历史性,将其本质聚焦到对价值范畴的理解上,表明货币是价值生产的产物。《穆勒评注》暗含了对货币本质的科学思考,借助这一重要思想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澄清了“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具有社会性的私人劳动”的表现形式,是“需要被迂回表现的劳动时间”,即劳动和产品互相交换的普遍中介。“价值”通过形式运动,从简单价值形式直至发展为货币形式,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继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由此解开了货币本质之谜。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十分必要.我国学术界由于长期忽视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以至于出现诸多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误读与误解,特别是见诸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年剩余价值率与年利润率的关系以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关系等,亟需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学习与研究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14.
<正>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英国银行家罗斯切尔德。读了张志前博士的《货币泡沫》之后,我对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由中国建投总裁齐亮和中国智库——国经中心专家作序推荐的《货币泡沫》一书,在分析研究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了通货膨胀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揭  相似文献   

15.
在《特区与港澳经济》1997年第5期中,《腐败行为的纯经济学解析》一文试图用Von Neu-  相似文献   

16.
祝阅武 《经济》2007,(3):133-133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平面媒体、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月28日面向全国正式发行手机报。据悉,《人民日报》手机报创刊已酝酿一年之久,并得到了中宣部、国新办、信产部、中国移动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人民日报》手机报试运行期间,仅广东地区的订购用户就达16万。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马克思的光辉著作《资本论》在我国翻译出版四十周年,这是值得纪念的。我国最早了解《资本论》这部巨著,是通过翻译介绍国外一些关于《资本论》的著述。如1922年就有《资本论入门》翻译出版。但只闻其名,未识其面。1930年始有陈启修的《资本论》第一个中译本(第一分册)与读者见面,译出了第一卷第一篇《商品与货币》,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1932年,由潘冬舟续译第二分册(内容包括:第二篇《货币之转化为资本》和第三篇《绝对的剩余价值之生产》)和第三分册,由北平东亚书店出版。同年,王慎明、侯外庐合译出《资本论》第一卷前三篇,作为上册,由北平国际学社出版。1936年,王慎明、侯外庐译完第一卷,由世界名著译社出版。直到1938年秋,由郭大力、王亚南直接从德文本翻译  相似文献   

18.
<正>货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也最错综复杂。一旦货币的发行量超出实际需求量,通货膨胀就会产生。当通货膨胀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这本1963年首次出版的书,迄今发行到第五版。它清晰详细地介绍了货币发展的历史,对通货膨胀做了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3,(22):60-60
1999年9月20日,为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这张被称为“建国钞”的火红色钞票饱含浓重的国庆情节,开创了人民币发行纪念钞的先河,也成为我国货币史上的第一张纪念钞。  相似文献   

20.
席长庚 《经济师》2000,(5):144-145
中国共产党早在民主革命斗争中 ,就十分重视发挥货币、信用、银行的作用。中央领导下的农会、苏区、边区、解放区政权 ,发行货币 ,建立银行 ,开展信用活动 ,不仅在当时革命斗争中 ,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且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 ,人民币的发行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金融事业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经验和大批干部。抚今追昔 ,我们后来者不可忘记这段辉煌的历史。本文试图简要叙述红色银行的萌芽和发展的梗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在湖南衡山县柴山洲特区农民协会就创办了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 ,这家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