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地解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个根本问题.改革必须以"两个适应"为目标,建立适应的动态概念,促使改革不停顿地进行,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思想界经常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对立起来进行分析,其重要原因是假定两种不同体制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另一种是错误的;而没有看到这两种体制其实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与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有重大差异,基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也自然需要不同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行经济改革并不是纠正前三十年的偏差,而仅是纠正改革这个时间点上的偏差。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是符合国情的选择;而改革反映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要求。为了推进改革,对改革前经济体制进行理想化的反思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当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之时,通过简单否定改革前经济体制来证明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正当性已经没有必要。从较长的历史尺度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实施的是如何在既有国情下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本质都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辩证关系探索一条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不断发展的国情、不断变化的世情的发展道路。中国能成功实现转型,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源于中国传统的“求实”“重实”的传统。强调包容、融合,因而也就不太相信“教条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而是愿意根据实际修正与调整理论,这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70年变革的统一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各起来,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首要任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两个明都要抓好,以及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产生的,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货币关系广泛存在的情况下,要想恰当有效地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时间,既离不开市场的作用,也离不开计划的作用。这既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所证明,也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所证明。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可以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从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性上。从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不同特点上找到理论根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但计划工作必须进行改革使之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我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来化解矛盾,达到和谐,同时,要反对折衷主义和复古主义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成长中的中国社会主义重要经济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正确判断,是确保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重大措施,是对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理论的崭新研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居首位的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是从保持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出发,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结合新的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异质于正统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形态。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日的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研究领域是人类社会历史,理论主题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物质活动同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主要观点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物质活动是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正确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燕  王勇 《企业家天地》2007,3(8):171-172
当前,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来认识这些新现象,分析这些新问题,既重视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现实,同时又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生态正义不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亦不是以一切环境因素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而是以生态环境因素特别是以生态资源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正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现时代的生态正义是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能够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享有平等地位,获得平等尊重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能够保障劳动者付出与回报对等的生产关系。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治、法律、思想观念等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影响,生态正义表现出相对性和可变性、动态性和过程性,以及多样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逐步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变成了代表先进生产力。于是为了GDP的增长,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他们重增长模式转换轻生产方式转变;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重城市建设投入轻社会保障投入。他们就生产力去发展生产力。忘记了党和政府的任务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2.
党的执政能力内涵丰富。保险业因保险的独特职能而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业必须为增强党的执政的生产关系基础服务,主要是为增强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服务;必须为增强党的生产力基础服务,主要是为增强党的执政的经济基础服务;必须为增强党的执政的思想上层建筑基础服务,主要是为增强党的执政的文化、道德基础服务。近年来,保险业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不能满足党的执政需要,必须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必然要求。反思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落后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其误区并非在于要变革生产关系,而是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方向不正确,是判断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标准把握得不对。是坚持生产关系标准还是坚持生产力标准,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改革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税制沿革 税收制度是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同家税收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完善,都必须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为依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是在1979年比较单一的税制基础上,随着对外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过多次改革、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回顾这一历史时期税制的演变过程,既可以使我们加深对税制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且对我们预测与把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税制结构优化的趋势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加强师德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宏观需要,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的客观要求。从师德体系内诸要素的联系中,运用唯物辨证法对立统一,内因外因以及实践的观点与方法,全面系统地抓好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行为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行为是会计人员或会计组织为实现一定的会计目标,应用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加工会计对象,取得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并对会计行为环境的影响作出反映的会计实践活动。如果立足于企业,可将影响会计行为的环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会计行为环境即企业外部环境,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方面的环境;另一类是微观会计行为环境,即企业环境,它又包括企业所有制的性质、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及其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等。宏观会计行为环境约束微观会计行为环境,微观会计行为环境,体现着宏…  相似文献   

17.
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状况、集合的总称。本文从分析会计环境内涵入手,分别从生产力环境、经济基础环境和上层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对两岸三地上市公司会计环境进行比较与研究,并就如何完善克国上市公司会计环境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能否推进、能否规范,关键在政府。因为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财产权属于政府。如果政府不把财产所有权让出去,不作为一个单纯所有者来合在的话,现代企业制度就搞不下去。政府的关键在于它的职能转换,即必须把财产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分开,政府不要执行财产所有权的职能,财产所有权应该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一个全民财产管理委员会专门管理。从理论上说,财产关系问题是经济基础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我们把经济基础抱在上层建筑怀里不放,变成上层建筑的一种职能,这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打破旧的社会结构、构建新的社会结构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社会结构变迁而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光辉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同时也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形成过程中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政治权利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和重构,整个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而这些也正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概念,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基础,金融一体化是上层建筑,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中着重分析两者的基本内涵、相互关系、它们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以及中国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