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加强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必要性,并概括法家、道家、儒家的一些主要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这些管理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以提高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磊 《时代经贸》2012,(22):122-122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将这两种思想运用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8)
马克思指出意志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主要标志。离开了意志的指导,人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有区别。早在中国先秦儒家就很重视意志问题,对于意志教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意志教育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儒家心性之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精神转向是儒家心性之学对于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贡献.首先,从具体问题以及哲学研究的例子出发,讨论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以及智慧的独特之处,能够看到精神性的重要性,这既是儒家一直以来的核心观念,也是对近几百年来很有力量的凡俗的人文主义的一种批判反思.其次,回顾这半个多世纪哲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能够发现精神转向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在进行启蒙反思的西方知识界尤其如此.最后,落实到儒家心性之学上来,可以看到儒家思想与当代哲学的精神转向非常契合.因此,儒学对于21世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可以作为对话的中介来面对全球化,可以促进对自然环境的关怀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角度,尝试创建与之相关的道家文化价值观度量体系,构建基于道家文化价值观动因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模型,并对绿色购买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的信度和效度令人满意,本文创立的道家文化价值观度量体系能够有效地诠释绿色购买模式。  相似文献   

6.
徐爱丽  潘嫄 《时代经贸》2006,4(12):144-144,146
五四运动以来,儒家伦理遭遇了严重挑战。特别在今天全球化局面下,儒家道德体系几乎全线崩溃。笔者从儒家伦理演变的过程出发.总结了近现代中国学者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的反思和探索,并时全球化局面下儒家的命运和出路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文化-行为”的逻辑,探讨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儒家传统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的中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与正式制度(法律)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力越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越低;并且在儒家传统文化与正式制度(法律)两者交互叠加作用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本文以絜矩之道的伦理本位和主体间性两个内在维度揭示德性领导中权利与义务交融、自律与他律统一的特征,在组织内部形成教谕式调节干预机制;同时阐明絜矩之道的忠恕与允中、和谐两个外在维度,借鉴中庸实践思维体系将儒家德性因素导入环境认知、抉择和执行等领导活动中.以絜矩之道为基础构建德性领导的运行机制,在领导理论层面揭示组织中情感价值系统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在实用理性情境下挖掘本土组织德性领导的生成逻辑,有助于缓解工具理性思维影响下领导者与员工的对立关系及员工意义缺失问题,促进计算逻辑与情感逻辑在领导活动中的耦合.本文构建了强关系引导下的内在自律机制,使德性领导在后现代扁平化网络组织中具有高度适应性,消解组织中领导中心化的弊端,但以伦理情感为领导活动的逻辑起点易产生领导关系锁定和情感束缚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广东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多的市场机制、社会自治、改革精神。本文把广东模式置于钱塘江以南中国的文化一政治框架中,对上述特征的文化一政治原因略作考察。本文分析指出,钱塘江以南中国较多保存儒家文化,这让该地区基层社会之组织化程度较高,这对其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均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儒家式现代秩序”之雏形。广东模式的真正价值正在于儒家与现代于相契中共生,广东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保持足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幸福观是古今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与传统儒家的幸福观相比。近代幸福观带有自己明显的时代特征:充分肯定幸福的感性物欲向度;较为妥帖地安顿个体和群体在幸福中的位置;将不幸更多地归因于宏观的社会环境;获取幸福的路径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日益增强,组织中谏言行为的发生频率随之增加,领导者是谏言的接收方,其是否纳谏将直接影响员工谏言结果,因此,领导纳谏行为逐渐被学界所关注。既往研究探讨了领导者情绪和权力等对纳谏的影响,但忽略了中国情境中儒家伦理影响下的领导者自身素质如何影响纳谏行为的发生。本文基于148个团队的148名领导和637名员工的样本数据,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来考察儒家伦理对领导纳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儒家伦理促进了领导纳谏行为的发生;德行领导在儒家伦理与领导纳谏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上下级沟通频率在德行领导与领导纳谏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上下级沟通频率越高,德行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关系越强。本文既丰富了中国本土领导理论的研究,也为促进组织内部员工提出谏言和领导纳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孝”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之上的社会。为此,“孝”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表现之一,而儒墨两家之“孝”又有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13.
刘宁 《生产力研究》2011,(3):9-11,16
马克斯.韦伯认为,就世界各宗教的经济伦理而言,唯有新教伦理实现了人们生活态度之规律化与方法化。中国的儒家文化轻视经济生活,欠缺理性化的"经济训练"(韦伯语)。余英时认为韦伯的论断"缺乏事实的支持",儒家有自己的对"彼岸"世界的形而上学追求,儒家的经济伦理同样强调人伦日用和敬业精神,同样存在着类似于新教伦理"天职"观念的职分责任感。这种经济伦理同样可以促生经济生活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物业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物业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儒家和思想包括大和中和小和三个内容,与物业人际关系天然契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物业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正绪  游宇 《开放时代》2012,(6):98-115
西方政治学界对当代民主化的比较研究,多年来主要形成了两个研究路径:“转型学”与“结构主义”研究.政治文化的变迁或者公民价值观念在民主化和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是结构主义研究的一个前沿.这一视角认为,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会促使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公民形成一组亲民主的价值观念.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增长,一国公民这种较强的要求民主政治和支持民主运作的价值观或政治文化会带来一国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型,或者提高一国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的质量.本文以这一理论框架为前提,探讨中国公民政治文化或价值观念中几个重要维度在本世纪初叶的变化情况以及其政治影响.我们将借助“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国大陆的公民在文献中确定的“自我表达价值观”的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及其政治意义,并和其他几个东亚社会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吕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4,(18):156-157
国家治理体系中法的建构处于术的层次,而德的建构则体现为道的层次。在政治精英主义看来,国家治理体系中德的建构主要是由一小部分政治精英来主导的。因此,在国家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政治精英们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对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而言,儒家精英主义以及内儒外法的传统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8.
贝淡宁的学风是绝对的反传统,但他同时又声称自己是个儒家。他一方面希望能寓教于乐。另一方面,他不想冒犯但仍想谴责西方的学术和文化偏见。因为他认为这是儒学教育家的本分。“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个人有义务抗拒主流风尚的极度膨胀。以维持平衡。”所以,那些坚信学术应该“客观”的人。那些拥抱诸如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民主选举、劳工的合同保障、卖淫的罪恶等现代性观念的人应该做好遭遇矫正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焦德明 《开放时代》2022,(5):60-73+6-7
近年来兴起的工夫论研究启发我们从儒家修身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修养论。从发生叙事来看,革命修养论是现代国民道德修养论的发展,并由于中国革命道路决定采用“民间文化形式”的现实要求而成为全党的思想改造武器。从逻辑解析来看,革命修养论继承了德性优先的思想逻辑,将儒家修身学中的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君子/小人之辨等通过阶级性赋予了现代内涵,并发展出一套彻底的“动”中修养观念。组织化力量是革命修养论取得成功之关键,思想逻辑与组织逻辑的统一使其具备完整的现代性治理术特征。儒家修身学通过转型为革命修养论完成了现代化变革,但也对自身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在后革命修养时代,错过了回应韦伯问题的机会以后,消费社会中的市场主体不再需要一套自觉的修养技术,儒家修身学的未来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0.
李世涛 《开放时代》2007,(4):128-140
编写《美学原理》教材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本文从以上七个方面还原了这个事件的情况,希望由此了解一些编写美学教材的事实,也加深我们对中国当代美学史和这个历史时期的了解。《美学原理》的编写活动距今已近半个世纪了。回顾这段历史,不但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中国当代美学史,而且也可以使我们了解当代美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从而总结其经验、教训,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