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非均衡发展是乡镇负债产生的根源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矫正这一非均衡发展模式的根本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根除乡镇负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而化解乡镇负债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重视加强“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新疆的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落后,贫困发生率高,这些情况都决定了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不同于其它地区。本文以和田地区墨玉县为例,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认清形势,抓住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自觉调整就业期望,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到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4.
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实现。通过对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状况的调查、比较、分析,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增强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研究.先从国家宏观政策入手解读新农村建设大的基本环境,然后介绍安徽省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重点是"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由于研究对象地处皖中山区,故而希望通过研究"示范工程"在该地区的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探索利用规划整合山村建设发展要素的积极经验,为该地区的大量后续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开拓性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环境问题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参与主体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是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矛盾更为复杂。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德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面临着的问题和矛盾,结合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当前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系列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资源整合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由于经济相对滞后而导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同时这些社区在社区环境、资源结构和社区文化等各方面也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挖掘社区已有的经济、文化、组织和人力资源,同时又能够将这些资源与来自于社区外部的支持有机整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而有效的资源整合不仅需要根据社区社会发育状况选择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及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外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先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费改税、免除农业税等,并以乡镇体制改革为其配套改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农村公益事业举办难、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又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其主导则是各级政府组织,乡镇一级政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乡镇体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又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试图以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就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陈凯 《生产力研究》2006,(6):46-47,76
新农村建设须全面整合重点突出。文章利用1987年~2004年上海工业反哺农业及城市支持农村的统计数据,根据协整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测度新农村建设重点,得出交通物流业和金融业是上海农村发展的瓶颈,需要重点突破。针对上海郊区发展实际提出的对策序列为:(1)积极发展交通物流业;(2)大力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业;(3)高度关照农村土地、能源、产业结构、财政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郑畅  陈凯 《经济论坛》2007,(14):131-133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人口流动模型的研究,刘易斯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理论,托达罗提出了在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理论。国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将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惟一有效模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都出现过的现象,许多国家先后实现了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到城市。但是,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面临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条件: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其次,我国不仅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也很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封河北省100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状况、村容状况以及村级民主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现,河北省大多数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有待追一步提高,部分山区村民生活水平不高,多数村的村容状况不佳,村级民主管理有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包括:提高认识;突出重点;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赤壁市沧湖生态旅游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关联的教育、生育、扶贫工作、农村建设等因素,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农村的建设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刘安波  李杰  席林 《经济师》2010,(9):54-54,56
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培育特色产业是基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关键。因此,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佳 《经济师》2014,(9):252-253
乡镇公务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水平,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研究了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构建了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五个方面共30个指标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例,分析环境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敬 《经济研究导刊》2013,(9):50-51,9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基本途径。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主要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