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当会计     
我生活在一个会计家庭中,父亲在互助组、初级社时就担任会计,后来担任信用社会计兼生产大队出纳员,母亲、大哥、二哥都曾干过生产队会计。在家庭的熏陶影响下, 1982年,我也开始在信用站担任会计。 1986年兼村出纳员, 1992年又担任村会计。   我十四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他任会计时,为了一分一角钱,他可以不吃不睡,通宵核账。父亲生前对我们说:“会计是小人物办大事,里里外外, 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事当会计的都要管;当会计不容易,当个好会计更不容易。”这话至今我仍牢牢记在心里。   1996年,村委实行由村民直接选举…  相似文献   

2.
从我县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到目前的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一个主要特点是都波及到了村会计一职。不到三年时间,村会计先后被更名三次。起初叫村级“报账员”.半年后定名为“村助理会计”,最近改革又将村会计改为了村“文书”。更有甚的,方案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文规定的三位干部职数,从中将村会计划出,列到勤杂人员误工补贴范围。对此村屯和社会反应不一。  相似文献   

3.
读了2003年第3期“会计园地”栏目刊登的姜良扩《村会计与第二职业》的文章,我深有感触和体会。我也是一个村会计,我认为村会计应该有自己的第二职业,而且一定要有。村会计不是国家干部,工资待遇低,也不可能天天到村委会去上班,是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第二职业的。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上传下达的报表按时搞妥,在不违党纪国法的情况下,什么职业都可以搞。现在,各地都在启动农村干部“双带”工程,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村会计也是村干部的一员,倘若自己没有致富项目,那怎能带头致富?那又拿什么去带领群众致富呢?村会计不搞第二职…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农业集体化的试验中曾出现共耕社,这一组织形式与我国的初级社虽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又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在土地方面,初级社土地归社员私有,共耕社土地归国家所有。虽然所有权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以下几方面却是相同的:首先,土地使用的方式相同。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地使用社员的土地”。①共耕社也是共同使用土地,“加入它的农民只把土地使用和耕种土地的劳动公共化。”②其次,土地都参加分配。初级社“按照社员入社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从每年的收入中付  相似文献   

5.
村里人说我太傻,好端端的家私企业不搞好,偏要去当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村会计,实在划不来,为此我曾苦苦思索过,却品尝不出个中滋味来。6年前,当了20多年村会计的父亲被一家企业所聘,村会计一职长久无人担任,可是有300多户人家的大村却不可一日没会计,所以村会计的日常事务工作只好由我代理。一天村主任告诉我,经村两委讨论,由你来担任村会计,虽然我对村主任的话不感到吃惊,但是想到父亲当会计时的繁琐,加上自己家里经营丝织加工业,当村会计势必影响家庭经济收入,我还是谢绝了村主任的“好意”。不几天,乡农经站长朱方正…  相似文献   

6.
学当村会计     
随着农村财务"双代管"工作的逐步推行和"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挂牌成立,我这个有着16年工龄的"老经管"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村会计.虽然干了十几年的经管工作,但是以前干的都是管理和指导工作,大小也是个干部,可是现在要当会计员,做具体工作,一下子真还有点转不过弯来.为了当好一名合格的村会计,前一段时间我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呢!  相似文献   

7.
会计情缘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村会计。小时候,我觉得父亲的职业很伟大、很高尚。每当父亲在家中算账时,我便扒在桌子旁边看得出神,只见父亲紧皱眉头,口中念念有词,手指飞快地拨着算盘。我当时想,要是我会打算盘,那该多美呀。在高考填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财会专业。如愿以偿后我便努力学习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因我的名字和“账簿”音相似,同学们便叫我“账簿先生”,我的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和会计真的是有缘分。毕业后,我在乡农经站从事会计工作,这时才发现村级会计与企业会计、商业会计有很大的不同。我便向站里同事们请教,向书…  相似文献   

8.
《农村财务会计》编辑同志:您好!1953年,农村互助合作化开始,我16岁当农村互助组记工员,1955年转为农业初级社、高级社会计、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会计,政社分设后任村会计。至今从事农村财会工作已经50年了。1958年《农业社会计》(即现在的《农村财务会计》)杂志创刊,后又历经停刊  相似文献   

9.
1997年我刚进中学的时候,向诚就是四川省双流县永安镇大塘村的会计了,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那么亲切、耿直,深受群众爱戴,大家都尊称他“向伯”。   1999年我被村民选举担任了七社会计,由于有思想负担,没有按时参加培训,向伯知道后三次上门做我的思想工作,使我消除顾虑。在以后的工作中,又手把手地教,使我进步很快,当年还被评为先进个人。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我对向伯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已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村会计。   二十多年来,向诚对全村七个社的各项事务整理得井然有序,牢记在心。最让人们信服的…  相似文献   

10.
在贫困的宁南山区,有我们贫穷的小村。1998年,村干部们集体“罢官”不做,各奔前程去了。那一年,我当上了村会计。我想象中那神圣的财务交接竟是那么的简单——由镇农经站的小安同志和老会计清算后,我只接到了几张债务票据和那枚鲜红的公章,仅此而已。我在镇农经站的指导下,开始了村会计工作。其实,村上没有一分钱可以做账,我的工作好像只是在村财务公开栏上填写些数字而已。这难道就是我的工作?我失望至极,原有的工作热情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真想辞去不干了。让我改变这种消极思想的是我接触到了《农村财务会计》这本“小…  相似文献   

11.
弹指间我连续当了十年村会计,人们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抠”。的确,我真的很抠,我觉得这是对我的真实评价,是对我的赞美。 记得那是1985年,当时我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坚持原则,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请客不送礼,连乡干部下乡到我村都是一饭一菜不供酒,这可能伤了一部分干部的胃口。有一次,乡党委书记要西瓜,被我拒绝了,事隔几个月,我被免去了村书记职务,回家种地了。 1991年,我村老会计退休了,党员及群众一致推选我当上村会计。当时,我村有30万元的贷款。俗话说:“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我上任后仍然讲党性…  相似文献   

12.
我在镇农经站工作已经10年了,长年和村会计打交道。经常会有村会计向我抱怨:工作累报酬低,没有地位受排挤。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甚至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争权夺利,结果离开了会计岗位。作为村会计的“娘家人”,我想对他们说几句心里话,这是我多年做会计工作的体会。一、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心态。一个村班子主要由书记、主任、会计三人组成,俗称“三大要员”,分工有所不同,工作各有侧重。村会计要甘于做好书记、主任的参谋,积极为村里的事务出谋划策。所提建议无论是否被采纳,都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能因为“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早在建国初期 ,我国即已开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但由于受传统理论和当时背景的影响。当时把“一大二公三统四纯”作为判断公有制实现形式高低好坏的标准 ;在实践上 ,则是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形式实现对农业的改造 ,建立起农村公有制的基础的。从互相组到初级社的过渡 ,较能够反映广大农民的意愿 ,因而效果也比较好 ;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 ,则犯有违背农民意愿、操之过急的错误。但当时并没有及时吸取这一教训 ,以致于出现了后来的“大跃进”和“人民…  相似文献   

14.
村会计的随想我担任会计有一年半的光景了。或许跟我初任会计有关,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在全国成千上万的会计们三百六十五天紧张工作的时候.您已等待了一位又一位会计的到来。由于本身知识的浅薄,与您几个月的会面后,我深信了您──《农村财务会计).首次与您见面时...  相似文献   

15.
今生无悔当会计长江1996年初,由于我们村的村级领导班子改选,刚刚走出职高大门的我正好碰上了,于是村文书兼会计的担子就这样落在了我的肩上。说实话,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会被选中。因为我学的专业本不是财会,而是室内设计与装修,我真正向往的是与我的同龄人一样...  相似文献   

16.
一、凤凰社区概况凤凰社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太安镇主城东部,由乐堂村和段家村合并而成,下设6个居民小组,20个社集体(生产队),户籍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3096亩、林地面积8258亩,山坪塘132口,各类资源性资产归组级集体所有。该村以“凤凰茶乡”闻名,2018年,凤凰社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立前叫凤凰社区服务公司),为破解村集体没有资源性资产难题,探索通过“组产村营”发展乡村旅游模式,走出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2018年底,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成员每股分红8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我还在学校读书,高唱着“东方红,太阳升”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革命歌曲,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了1951年,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改革,翻身农民分到了土地,我也小学毕业在家务农。1953年,党号召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我们村也成立了互助组,乡村干部找到我家说:“年轻人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力,互助组现在还缺一个记账员,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两个矛盾迎接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微观经营组织制度变迁所产生的两个基本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制度经历了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承包经营这样一个发展变迁的轨迹。1951年9月20日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召开。会后,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这个《草案》公布后,从1952年年初开始,互助合作运动迅速发展。到1953年下半年开始,互助合作运动也由发展互助组转向初级社。互助组和初级社没有偏离合作的方向,仍然遵循了农民自愿的原则,生产资料也仍归农民私人所有。1…  相似文献   

19.
重视农民负担“村、社提留”的问题及对策彭发端农民负担中的村、社提留和乡镇统筹费,都是农民上交集体,分别用于扩大再生产,举办公益事业和村社干部报酬等专项资金。《四川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提取限额都是不超过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刚刚高中毕业的我被推选为村会计。面对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有这许许多多的群众关心、支持我;忧的是自己虽高中毕业,但对于“会计”二字的含义尚不清楚。看来,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会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前任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可从支书那儿了解到,由于本村“文化人”太少,已连续多年没有一个像样的村会计了,每到年终报表,都得高薪从外村聘请会计人员来忙活几天,况且都是完成任务了事,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可参考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