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9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序列进行随机分解和相关性分析 ,对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长尾性质进行大量实证检验 ,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序列之间的扰动和关联进行了计量分析 ,从中不仅识别了经济波动当中的各种非对称类型 ,而且分析了产生非对称的原因。本文分析得到的一些重要检验结果 ,可以作为描述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典型化事实 ,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和判断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 ,检验和校正相应的经济理论。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 ,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造成的 ,而价格水平和总需求等因素却保持了比较明显的稳定性。通过经济周期的非对称分析和经济变量周期成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我们也具体地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方向性和时滞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存在周期性的特点,同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非对称性与持续性,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展开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2-2012年的经济数据的研究,对周期性波动非对称性数据,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同时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4.
康锋莉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8(4)
经济周期非对称性在计量经济学及统计方法的推动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近几十年来,研究集中在陡峭型和深度型(急剧型)的非对称性上。应用政策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对经济政策的研究与非对称性结合起来,为人们重新思考政府政策提供了理论的证据。本文按照这些线索展开综述,期望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为人们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中国的经济波动以及中国的市场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利用1979年至2004年之间中国GDP季度数据,采用三区制马尔可夫均值和方差转移的二阶自回归(MSMV(3)-AR(2))模型和贝叶斯Gibbs抽样非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MSMV(3)-AR(2)模型对我国经济状况提供了很好的拟合,显著支持增长率序列具有三区制状态:低速增长阶段,适速增长阶段和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均值、方差、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我国经济周期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自维持概率和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此外,我国经济"适速增长阶段"的稳定性最高,"高速增长阶段"的平均持续期最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发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主要依靠贸易渠道,而且中国经济对各国经济冲击的反应普遍存在着非对称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Clements和Krolzig参数检验方法,利用我国1979年第1季度~2009年第4季度实际季度GDP增长率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深度、尖度及陡度型非对称、经济周期的划分以及持续性等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具有陡度型非对称特征,但并不具备深度型和尖度型非对称特征;我国经济从低速增长状态转移到高速增长状态的可能性较大,远远大于经济从低速增长状态转移到适速增长状态的可能性;经济处于适速增长阶段的持续性最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持续性次之,而低速阶段持续性最低,且它具有一定的惰性但又具有较高的概率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实际GDP序列的非对称性度量和统计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进表示经济衰退的解释变量,我们检验了中国实际季度GDP序列当中存在的非对称性,说明这些非对称性主要是由模型的非线性结构形成的。实际GDP序列当中的非对称性表明随机扰动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持续性和波动性,因此顺周期与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1984~2005年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选择中,适时、谨慎地采取相机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渐进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是中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Christopher Bajada 《The Economic record》2003,79(247):397-411
The business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gitimate economy have been examined quite extensively.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standard business cycle analysis to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and compare it to the legitimate economy. Using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dating methodologies we find that classical cycles exhibit strong incidence of asymmetry while growth cycles appear relatively symmetric. We find that changes in legitimate activity lead to changes in underground activity but that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responds more to negative shocks in legitimate activity than to positive shocks. This implies that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is deepening economic downturns and increasing the volatility of the business cycle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12.
再论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经济周期阶段主要立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同时也进一步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其中重点是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这些变量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位于繁荣阶段.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下一步中国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努力延长扩张阶段,同时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14.
15.
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粮价、原油价格等的止涨转跌趋势加强,估计今年中国的CPI涨幅应在4%上下,而明年则可能落到3%以下甚至更低。此外,目前到未来5年中,物价形势可能转入通缩。只要其他货币调控手段仍然有效,就不应考虑加息。目前形势下,中国不适合采取让本币升值的举措。人民币升值应在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之后。由于统计口径和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GDP的贸易依存度实际上并不高,并且未采十几年中,贸易对GDP的比率还应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从战略高度超前地提出旅游“二次创业”,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也是对旅游经济增长规律的把握,切合旅游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经济增长模式演替的要求。本文从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历程和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在应对新挑战时的种种不足,证明二次创业是云南旅游的必然选择,并对二次创业中旅游经济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组织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We review previous research on China's business cycle correlation with other economies applying meta‐analysis. We survey 71 papers analysing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1950s that were published in English or Chinese. We confirm that Pacific Rim economies in particular have relatively high business cycle correlation with China. It appears that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ies and authors influence the reported degree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For instance, Chinese‐language papers report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Despite this, we do not detect robust evidence for publication bias in the papers. Moreover, we show that the broad evidence does not confirm the popular decoupling hypothe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