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制过度投机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投机动力与预期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投机动力强劲的诱因。从防止金融危机角度提出了防止房地产业危及金融业的政策建议,从削弱投机动力降低投机预期收益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削弱房地产投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王维安  贺聪 《财经研究》2005,31(12):64-76,87
文章通过构建房地产均衡市场模型,在风险中性的假设前提下,利用无套利均衡定价原理,发展了从房地产价格波动中分离出市场通货膨胀预期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房地产预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最后,文章提出将房地产价格纳入到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数中去以减少货币政策认识时滞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建荣  孙斌艺 《财经研究》2004,30(4):130-139
中国房地产市场处在整体供给过剩与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并存的非均衡状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专业效应和政策效应由于中国房地产业起步阶段的不成熟性而表现得更加突出.文章利用博弈工具,就加入政府的三方博弈体系建立了供给和需求层面的两大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了房产商乐观供给预期过度、消费者乐观消费预期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是房地产市场结构失衡的内在原因,从而阐明了政策因素已经并正在决定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走向.最后文章还对评价政策效应和调整房地产政策以重归理性繁荣的道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的心理预期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如果假定所有从事预期活动的行为主体都是理性的人并假定在某一特定经济时期,国家出台的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稳定,则影响房价变化的心理预期是主要因素。通过对房价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综合心理预期的确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敏感因素,其影响效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表现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5.
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考察一系列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短期内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产生了平均的显著为负的累计异常回报率,同时,也显著增大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的系统风险,从而验证了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所产生的负的股东财富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单凭借货币政策难以解决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问题.还需借助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引导消费预期等综合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6.
陈真诚 《新经济》2009,(1):26-32
2008年,房市由供不应求向有效需求不足深度转变 2007年9月27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出台旨在抑制、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房贷新政”以后,房地产市场便开始了由高度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深度异变。进入2008年,房地产市场明显由供不应求向有效需求不足深度转变。尤其2008年下半年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衍生的经济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更加速异变,房价进一步向下深度调整。消费者进一步观望乃至弃购,房价预期继续下行,市场成交清淡,房地产价格战在全国各地开打。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及“救市”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了"高投资、高房价、高利润和高税收"之后,开始步入调整期.此次调整既有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也有行业自身的原因.认真分析房地产市场周期调整的成因,因地制宜出台审慎、灵活、富有弹性的调控政策,并借市场调整之机优化结构、强化相关制度建设,是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及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夏磊 《发展研究》2017,(10):30-46
本文针对住房租赁市场,认真梳理近来各级政府对住房租赁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住房租赁市场市场现状的不同角度认真研究,探讨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的预期.  相似文献   

9.
由国务院关于稳定住房价格的两个“八条”及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主导的房产新政,标志着我国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刺激房地产需求增长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整体性降温,房地产行业将进入3—5年的中期调整。文章认为,3月以来密集出台的抑制房价政策,除了使眼下部分地区出现交投冷清、市场观望气氖浓厚外,还将在中期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产生降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浙江房地产市场进行简要分析,对浙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描述了当前的浙江房地产发展现状并对其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后提出了自己对浙江房地产市场的预判.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浙江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有制度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市场供需极不平衡和资本市场的"预期效应"四大因素的推动;而对于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预判,论文指出短期会出现量缩价稳或量缩价升,中期则取决于"新国十条"的贯彻力度,而长期仍看好浙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