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和由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金融衍生品有了新的认识,企业合理运用衍生品交易,可以有效对冲风险、避免损失,但如果把握不好,也可能深受其害。因此,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部分企业陆续曝出因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产生巨亏的消息,但我们不能以此否定衍生品的积极所用。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创新研发;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给企业创造一个有法律保障油制度规范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危机前后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立法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前美国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上不予监管,危机发生后,美国进行了立法改革,消除了监管机构的重叠,对场外交易建立了相应的交易制度和监管标准,加大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中美金融衍生品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当吸取美国在危机前后的教训和监管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当今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不足及未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立足于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薄弱、不足及将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冷静 《海南金融》2010,(4):36-39,64
企业合理运用衍生品交易,可以有效对冲风险、避免损失,但如果把握不好,也可能深受其害。因此,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部分企业陆续曝出因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产生巨亏的消息,但我们不能以此否定衍生品的积极所用。本文以国内几家航空公司为例,在分析造成金融衍生交易亏损的原因后,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波 《西安金融》2011,(6):74-75
金融衍生产品因其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境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尽完善,交易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及个人日益增长的投资避险需求,逐步有序地放开跨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已是大势所趋。鉴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同时,尽快完善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清 《现代金融》2010,(10):11-1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美国蔓延到欧洲,从金融领域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这场危机的时候,不少观点认为,金融衍生品的过度使用是造成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衍生品?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管?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决定今后金融衍生品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及其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存贷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的宏观、微观机理进行分析,指出宏观经济变化、房贷质量低下及风险正反馈增益机制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对次贷产品链上风险构筑的反馈机制是本次危机的最大特点.最后,本文对如何正确对待金融衍生品和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有着较完善的银行业监管系统,但次贷危机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理念单一,金融衍生品监管缺失,金融监管体系不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2008年美国对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为我国今后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以及期货期权等交易品种的异军突起,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交易品种和规模扩大化、交易平台电子化、交易所一体化和公司化等特征。其相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给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中击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文章展望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未来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次贷危机看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路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始重新审视与思考金融监管问题,并开始把金融监管触角延伸到金融产品层面,希望通过加强对金融产品研发、交易和传播链条上每一环节的监控,从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与蔓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金融衍生品与次贷危机的逻辑关系,并从监管层面对危机的爆发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探讨了如何选择监管路径以提高监管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让人们对金融衍生品有了一个更为客观且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一些借鉴与启示.本文将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传统的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互换等简单金融衍生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作状态.而美国次贷危机中的MBS、CDO、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却出现了严重问题.与简单衍生品不同,复杂衍生品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其运作机制又错综复杂,注定了其泡沫迟早会破裂.我们试从分析MBS、CDO、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的运作机制人手,来看清楚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以吸取在金融衍生品创新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衍生品发展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深刻反思。一方面,金融衍生品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亦会带来严重后果。同时,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由于原油价格快速下行,并在震荡,中国国航、东方航空等企业参与的境外商品衍生品交易遭受了巨额亏损。随后,中国远洋、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信泰富、深南电、苏州固锝等上市公司陆续在境外商品衍生品交易出现巨额亏损。境内企业从事境外商品衍生品交易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逐步走出危机阴霾,重新显现出其活力。我国应在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下,加快发展衍生品市场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衍生品曾被广为诟病,市场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低谷。危机过后,伴随着人们对危机根源的不断反思和重新审视,衍生品作为一种"中性"的风险管理工具也已日渐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源于房价上涨停滞后的次贷及其衍生品市场的快速萎缩,信息不对称在危机爆发前风险累积阶段和危机后市场过度反应阶段都是关键因素.次贷及其衍生产品设计繁复且对房价系统性下跌高度敏感,次贷的衍生产品多在场外市场交易使得危机前相关信息未被充分披露.随着指数交易的陆续推出,如基于次债的ABX.HE指数和CME的房地产价格指数期货期权合约,使房价、次贷及其衍生产品的概括性信息得以揭示,基于信息不对称因素的恐慌加重了危机程度.综上,本文针对衍生品设计和市场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式的影子银行源于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信用衍生品的创造与交易。本文介绍了信用衍生品的历史、信用衍生品的功能及扭曲、信用衍生品与资产证券化的关系等,并探讨了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资产证券化链条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发起人。  相似文献   

19.
伍兴龙 《时代金融》2013,(11):19-20,22
金融衍生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国际金融衍生市场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事件,如英国巴林银行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等,为各国加强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启示。本文在对先行的美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做法从制度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市场监管主体、交易主体和交易行为三方面构建和与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场外衍生品备受争议,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被指责是导致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因此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征出发,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