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发展观念、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关爱生命,守望生活”是人类生活生生不息的不竭之源,社会和谐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提高和实现的基本条件。人类千百年的文明历史充分证明科学和理性才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人类充分发展的今天,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趋激烈,实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唯一途径,需要智慧也需要理性,需要热情更需要冷静。生命创造了科学,科学改善了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命质量、营造文明环境是实现和谐和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3.
稳定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就是和谐稳定,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强国富民、国泰民安,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用康德的话说,“人既是手段,更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传统发展观割裂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把经济增长看作目的,走过了一条“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理性与价值、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把增长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手段,而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需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增长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一)传统发展观在对发展本质和发展目的疏离的同时,恰恰遗忘了人本身。建立在“科技万能”基…  相似文献   

5.
周爱冬 《中国市场》2009,(35):74-75
实现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无论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看,还是从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看,都体现了这一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社会关系,为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近山 《商场现代化》2009,(21):117-118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是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将其应用于即将改制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对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桂英 《北方经贸》2010,(10):31-32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内在统一。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要求,把促进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核,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把我们党的发展观称为"科学发展观",并对这一理论作了精辟论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归根到底都要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动力与阻力共生于一个发展矛盾体中,源自于生产方式的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协调与不协调的统一。因此,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进而来自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和调整改革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对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它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露 《商业科技》2011,(1):205-20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同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此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是新时期我国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两者在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因此,要做到以发展立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同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此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把科学观念化为发展能力,把规划的制定、科学决策和制度创新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维红 《财贸研究》2006,17(2):153-15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近,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准确把握、正确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