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利率深化改革能否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再度成为关注焦点。鉴于政策调控具有非线性时变影响,本文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并构建政策时变溢出指数,研究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货币政策对工业经济调控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工业企业融资和工业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应愈加敏感,利率改革显著增强了数量型政策和价格型政策的调控效果;从影响程度看,数量型政策对工业经济的时变冲击效应和时变溢出效应较价格型政策高,这与中国长期依赖数量调控以及利率传导受阻有关。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在本质上仍然比较依赖“量”传导,仅通过LPR改革难以完全疏通利率传导堵点,推动货币政策调控由“量”向“价”转型仍然任重道远。本研究为剖析利率改革成果,促进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特定条件下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调控已成为许多央行的选择,即使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一些国家也开始注重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的配合.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等三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比分析了价格型、数量型等六种组合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混合型政策工具优于单一型政策工具,如果更加注重GDP目标,数量型工具为主、价格型工具为辅的调控(QP)效果相对较好;如果更加注重通胀水平,那么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中长期调控(LPQ)效果较好;如果更加注重就业目标,运用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短期调控(SPQ)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商》2014,(30):10-10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美经济对话记者会上表示。央行正在为短期和中期利率准备两个或三个政策工具.新工具需要抵押品.利率市场化两年内应该可以实现。专家分析称,央行创设PSL(抵押补充贷款)的可能性很大,当前央行或引导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此外,央行在当前推行利率市场化面临着诸多压力.须先建立多项风险防范机制,如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素。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渐进式改革的核心思路就是价格双轨制。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其央行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对数量型工具具有偏好性。本文梳理1996年以来我国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当前利率双轨制、对外开放、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等制度环境、宏观环境相联系,分阶段分析其演变特点及规律,试图为未来我国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文荣  姜雪 《中国商论》2024,(8):107-110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分为数量型中介指标和价格型中介指标两类,中介指标是连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桥梁,通过中介指标监管部门可以提前判断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而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因此,中介指标的选择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金融变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越来越低,而以利率作为金融变量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我国开始考虑向价格型中介指标过渡。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运行现状,并进一步探讨金融创新对我国数量型中介指标的有效性影响,得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面临的困境,并给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为巩固经济恢复势头,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随着利率走廊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向价格型转变。基准利率是市场利率的定价基础,在通畅的利率传导机制下,政策利率的调整将带动基准利率发生相应变化,进而改变市场利率。明确不同幅度的利率调控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实际影响,既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机制,也能够帮助金融市场中的不同主体把握市场规律,及时调整自身的应对策略。本文从分析利率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出发,以短期利率变动率为门限变量,创建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以确定利率调整幅度高与低的客观门限值,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分区制的脉冲响应函数,以分析不同幅度的利率调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贺 《商业研究》2004,(22):145-147
在市场经济下,价格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利率作为金融价格,其市场化与否直接关系金融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然而利率具有两重性,即指它作为货币资金价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两种属性。作为资金价格具有自由的本性,作为政策工具具有可控的性质。所以利率市场化和利率政府化,就构成了利率的内在矛盾。而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还是利率政府化对其行为有根本性的影响。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下,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对其所能支配的资源在传统的借贷业务和新兴的中间业务之间配置。通过探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利率政策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红阳 《商》2014,(5):145-14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大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金融脱媒等金融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并非之前那么简单地可以侧重于某一种渠道,诸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渠道研究逐渐为国内学者和监管者关注。众所周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之公开市场操作针对的就是货币市场,而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又存在着诸多准基准利率,各自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基准利率的作用。利率是纲,纲举目张。利率市场化下,选择哪个利率作为一个基准利率,能够具有金融市场权威定价权及担任金融信息的指示器,即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信使”及时将货币政策意图传递给金融市场利率,一直是学术界和央行关注的话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曾被我党制定为一项战略性目标。2004年开始了对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封顶,贷款利率下浮封底的利差保护,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要使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并最终实现,具有货币政策“二传手”功能的货币市场上基准利率亟需完善。同时金融市场间协调发展,商业银行资金定价、宏观调控方式转变,都倒逼着这一基准利率的地位夯实。〈br〉 因此本文将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问题纳入到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框架中去。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SHIBOR、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短期国债收益率等各个市场利率的属性及优缺点,找到比较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的(SHIBOR),通过实证考察SHIBOR自身期限结构等的效果及SHIBOR与其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传导关系是否通畅, SHIBOR是否真的具备了基准利率的潜质进而能够不负众望在金融市场上成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SHIBOR未来有何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的培育完善它,如何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SHIBOR渠道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效力,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程璐  何广文 《商业研究》2020,(9):111-120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效应会因政策工具使用的不同而差异巨大,本文考察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农业企业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效果。考虑到差异性、特殊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预期作用路径、利率与成本收益路径、信贷与定向支持路径和风险转移与风险补偿路径进行传导。基于农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扩展的面板FAVAR模型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量型和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都会对农业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产生影响,且作用力度大于传统货币政策;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对农业企业的盈利性影响不显著,而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对农业企业的盈利性有显著影响,但存在滞后效应。因此,中央银行通过"精准发力",采用价格型为主、数量型为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更有利于缓解农业企业融资困境,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动态模型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构建金融条件指数(FCI),度量G20主要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而建立以FCI为转移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目标变量在内的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以研究G20成员国及其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20国家中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不仅在不同金融状况下表现出非对称性,也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表现出异质性;当金融状况低迷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对产出表现为正向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表现为正向冲击,在新兴经济体表现为负向影响;当金融状况一般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估计系数更易平滑转移,说明此时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不确定性;当金融状况良好时,发达国家数量型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表现为正向影响,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6年后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我国选择货币政策的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特点和偏好,结果显示我国明显偏好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松 《商业时代》2011,(35):59-61
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在目前我国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背景下,受制于传统投融资体制的约束,中央银行要实现既控制物价上涨又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政策目标,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内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目标.但这种选择却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损害宏观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在长期内给国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商》2012,(2):29-30
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稳中求进,需要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既要有数量型的调控工具,还要有价格型的调控工具,既要有传统的调控工具,也要开发一些宏观审慎性政策工具,要做到尽量齐全地摆在那儿,做到在干活的时候都能找到,随时有合适的工具可以用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之后,从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不断加强、推进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发展、推进金融市场工具不断丰富、推进利率市场改革不断前进、推进金融监管监督不断强化和推进基准利率建设不断前进六个方面,指出了完善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建设效果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统一框架下研究资本管制程度不同时汇改如何影响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汇改能提升两类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又能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会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高度流动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搭配可以增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不能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利用月度数据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分析结论仍然保持稳健性。结论显示随着汇改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货币政策要逐步过渡到以价格型为主,这样既能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又能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张龙  申瑛琦  尹韦琪 《财贸研究》2021,32(10):48-56
基于国房景气指数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收缩期和扩张期划分,据此运用SV-TVP-FAVAR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不同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动态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特征较好地印证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特征及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颁布和落实情况,但也存在房地产市场响应的理性"毗邻"错位现象;无论是房地产市场收缩期抑或是房地产市场扩张期,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均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多指标"占优"选择,但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差距不大;价格型工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逐步优于数量型工具,其调控地位正在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7.
张发茂  李翝亚 《中国物价》2012,(2):61-62,69
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率政策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利率体系的构成与调控机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的美国,一旦利率目标被美联储确定,货币供给也同时相应内生化;而在利率非市场化的中国,利率只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很容易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在运行中出现断裂。在完善我国利率调控机制时,需要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乃至从紧已经有半年时间。截至2011年5月12日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21%的历史高位,进一步提升的余地很小。央行货币政策应该从倚重数量型工具向倚重价格型工具转换,下一步的调控措施应该在利率上多加考虑。低利率政策长期化是有害的,不应该长期维持。由于当前负利率的缺口较大,也给贷币政策操作留下了较多的空间。考虑到防止经济的过分减速,对称和不对称加息都是可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率是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始于1995年,至今尚未完成。本文将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现实相联系,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并提出了现阶段利率市场化面临的困境以及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广义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冲击的响应动态,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相机抉择特征,而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冲击的时变反应规律存在显著差异;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冲击的反应能力较差,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冲击的反应时滞表现出逐渐缩短的趋势,但在反应强度上有所减弱。所以,现阶段不同政策工具的协同运用可以有效弥补其指标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等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