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零售行业竞争态势的不断升级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转向了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竞争。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冲突会给零供双方带来不利,甚至可能会损害供应链整体的利益,零供关系冲突是我国零售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零供关系冲突的表现,借鉴沃尔玛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系统,提出了解决零供关系冲突的两点建议:建立合理的供应商激励机制、与供应商之间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我国零售商与供应商冲突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零售商供应商冲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目前的双方关系中,零售商依靠其渠道优势所引发的冲突;接着分析了冲突的成因:直接根源——利润最大化以及零售企业的强势对供应商所构成的威胁等;最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对零供冲突所做的规制,提出我国政府应对零供冲突的建议以及行业、企业应对双方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零供矛盾一直困扰我国流通业的发展,零售商不规范促销、零售商与供应商不公平交易屡见不鲜,有从实体经济向电子商务领域蔓延的势头。零供冲突不断,损害了消费者、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益,影响了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为探究零供矛盾根源、发现问题本质与规律,本文在归纳当前零供矛盾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引发零供矛盾和冲突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改善零供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零供关系质量的认知性维度由关系利益、关系投资、动态能力和道德形象构成;情感性维度由满意、信任、承诺构成;行为性维度由合作强度、合作频度、合作持久性、合作适应性、合作公平性构成。零供双方合作领域的范围与双方关系的优劣并无直接关系,在评价零供关系质量时,合作领域的改变不能作为解释双方关系质量发生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零供关系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零供关系显失公平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危及到了整个产业链的和谐。零供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零售商收取不合理的通路费用和拖欠货款。大型零售商滥用自身市场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依赖"渠道控制"盈利模式及对供应商依赖渠道资源存在认识偏差是导致零供冲突的主要原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社会诚信机制、签订以公平交易为基础的合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零供关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进场费已经成为我国零售商的主要利益来源,进场费的种目繁多,漫天要价,收取过程不明朗等诸多问题,引起了供应商的不满,导致了供零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供零双方以及整个商业的和谐发展。但是进场费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给拥有者带来溢价.零供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必然趋势,零供双方主要表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一方面,供应商的产品为零售商创造现金流量,零售商的渠道资源帮助供应商将产品顺利推向消费市场;另一方面,零供双方都在以品牌推广为突破口借以增强与对方谈判的筹码.在新形势下,零供双方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双方围绕品牌推广的角力.  相似文献   

8.
透过零供矛盾形式变化谈零供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明 《商业时代》2008,(11):16-17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实零售商供应商矛盾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背后动因分析,使各方能够对现实零供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能够理性看待零供冲突和零供矛盾,从而为政府、供应商和零售商等各方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零供矛盾的办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矛盾是流通领域的问题焦点。二者之间矛盾的产生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方主体能够充分认知现实中的零供关系,理性看待零供冲突和零供矛盾。政府、供应商和零售商等各方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零供矛盾的办法,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2005年内外资企业作为并购主体,我国上市公司作为并购目标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并购活动中作为目标公司的我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不同类型的财务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与wilcoxon配对检验方法,对我国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进行研究:说明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改善,外资并购活动并不算成功.其原因主要是并购双方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其并购双方目标差异冲突影响了外资并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石海娥 《光彩》2012,(11):10-11
与国外销售方买断供应商商品的情况不同,国内连锁零售商主要还是依赖卖场经营,因此零供双方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供应商与零售商撕破脸皮、一拍两散的事情也屡有发生。究竟是什么让零供关系如此紧张?零供双方应该如何相处?本刊就此问题邀请了业内专家、供应商和零售商参与讨论。李政权:商业联合会零供委专家组成员、营销管理专家罗清启:家电产业问题专家、帕勒咨询资深董事黄静:卖场及零供关系研究专家、武汉格洛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浩(化名):江苏南通某大型生活超市业务经理扬明刚:广东韵蓝家具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2.
魏凌云 《商》2014,(12):220-220
进场费问题由来已久,也是近年采为工商界所关心的话题之一,目前,零售商向供货商征收各种名目的高额进场费已成为广受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场费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影响加以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应通过加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零供关系,以及零供双方都要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各自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零供双方在供应链上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金翠 《中国市场》2011,(28):121-121,127
近年来,我国商品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流通产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零供关系的现状及矛盾冲突的表现和原因,为零售商、供应商、政府等各方寻求构建和谐零供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2011,(4):34-35
新年伊始,又到零售商与供应商续签明年合同或更换供应商的时候,在这个敏感时期,零供矛盾又开始集体涌现。而康师傅与家乐福的纠纷使零供双方上演的大斗法似乎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在油煤气资源开发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分配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本文研究了利益双方的冲突表现,提出了利益均衡分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专用性资产的角度,揭示了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矛盾的深层原因,指明在专用性资产投资上进行合作乃是实现零供双方其赢的必然选择,并就零供关系在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本、专用性场地资本、专用性品牌资本投资等四个方面的协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矛盾是流通领域的焦点问题,由来已久。但实际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零供双方本就应该是一种“双赢”的战略关系,厂商关系加快了向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方向全面推进的步伐。零供战略联盟由于将价值链中生产、供应、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节充分联系,发挥各环节中的优势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而成为改善零供关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柳芃 《商业研究》2012,(2):205-210
保证期间决定保证人的责任存在与否,对债权人和保证人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对约定保证期间的上限进行适当限制,规定不超过2年的约定保证期间上限,符合保护保证人利益、督促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衡平双方当事人利益的立法思想,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法律适用的冲突,对保证期间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海  孔新姿 《商场现代化》2012,(21):166-167
当前我国物业管理秩序较为混乱,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对立面较广,冲突较为严重,从根本来说是由于双方利益点不一致,导致分歧产生。因此,如何将双方利益点统一,成为了问题解决的难点,而以物业股权分配及信托契约合同为运营基础的股权信托模式的物业管理公司解决了利益分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菁菁 《现代商业》2013,(21):175-176
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和平时期国际交往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商战的序幕,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中。特别是进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商务谈判中因为双方都希望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面临利益的冲突。本文认为,为了预防和解决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利益与冲突:(1)、了解各国商人谈判的特点。(2)、做好充分的谈判准备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些冲突的激化。(3)、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4)、当冲突出现时,要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5)、借助客观标准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