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丁洁 《金卡工程》2008,12(12):27-27
我国现行<物权法>设立专节对不动产登记行为进行规定,而对于不动产登记行为本身的效力,目前学说上仍然存在争议.本文认为结合<物权法>的条文以及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应当认为不动产登记行为是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陈巍 《金卡工程》2010,14(3):277-277
行政赔偿范围是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是行政赔偿的首要环节。相对于西方国家赔偿制度的全面深入发展,我国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范围所作的界定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现状,逐步拓宽行政赔偿范围,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璐 《金卡工程》2009,13(11):187-187
本文在承认“有限公定力说”的基础上,尝试用排除的方法,列举出现阶段公定力理论存在有限性的情形,具体包括无效行政行为领域上的有限性、行政诉讼程序上的有限性、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领域上的有限性等,间接界定出公定力理论的应然范围,以便于公定力理论顺应民主行政、参与行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吴芳敏 《金卡工程》2010,14(4):23-24
行政指导法治化是一个逐渐发展演进的过程,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符合法律精神、原则和规则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有效地监督与救济机制,实现行政指导行为的正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行政指导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借鉴国外行政指导理论与实践经验,切实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行政指导理论与实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尽快实现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徐束湘 《金卡工程》2010,14(1):11-11
行政立法行为作为一个行政创制行为已经成为国家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行政行为的立法性能更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两个方面对行政立法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廖琴 《金卡工程》2010,14(4):94-94
无效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例外,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概念并未与可撤销等相关行政行为区分开,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这将不利于贯彻依法行政,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从无效行政行为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现状,并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救济制度、法律后果等方面论述建立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8.
9.
城市房屋拆迁公告行为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行政机关经常发布名为公告,实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拆迁公告,拆迁当事人能否对拆迁公告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分析我认为,拆迁公告的对象为拆迁当事人及广大人民群众,拆迁公告的性质为行政相关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拆迁公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保护竞争法对行政垄断有专门定义,调整行政垄断主体范围广泛,有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等,行为种类有单个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之间及行政机关与经营者之间的行为,有作为也有不作为。俄罗斯反垄断署有立法、司法及行政执法权,能调查、审理并处罚行政垄断案件,且为行政垄断设置了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制度,规制行政垄断执法效率高、成本低。我国应重新界定行政垄断及其表现形式,调整行政垄断主体范围,完善行政主体法律责任,建立独立权威的执法机构,以实现《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1.
郑娟 《金卡工程》2009,13(12):225-225
行政主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的,其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在迎合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背景下的引入,使行政主体理论暴露出了严重的工具性,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尤其是"谁主体谁被告"的规则已经明显落后甚至阻碍了司法实践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构行政主体理论,建立行政行为理论,将行政行为作为认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标准,从而更好地理清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亚洲 《金卡工程》2009,13(4):49-50
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行为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通用的观点是行政行为是公法行为、法律行为,不包括私法行为、准行政子那个味和行政事实行为。这种行政行为不符合"词的通常用法",导致某些公权力行为地位不明,与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相悖,与行政法治相悖,有必要对我国行政行为的概念进行反思,本文拟就行政行为的概念作一下梳理。  相似文献   

13.
郝燕 《中国外资》2011,(16):166-167
宏观调控法与宏观调控行为虽然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但毕竟要做一些必要的区分。宏观调控行为是政府根据宏观调控法作出的实现宏观调控法的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机关根据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类依据宏观调控法实施的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分析,宏观调控行为具有被提起诉讼的可能性是一个妥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法与宏观调控行为虽然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但毕竟要做一些必要的区分.宏观调控行为是政府根据宏观调控法作出的实现宏观调控法的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机关根据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的实质就是一类依据宏观调控法实施的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分析,宏观调控行为具有被提起诉讼的可能性是一个妥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税收强制性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门添 《涉外税务》2003,(10):31-34
税收是公民享用公共物品的必要付出,它是有偿的,因而政治权力不能成为征税的依据,更不是税收强制性的依据。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性只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制性,而不是政府征税行为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8.
郑卫  王霞 《上海会计》1998,(3):33-34
近年来,一些预算外资金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为谋求自身利益,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纪律于不顾,拆借资金给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全面清理预算外资金工作的深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借贷行为虽已有所遏制,但在一些地区仍严重存在。从表面上来看,行政事业单位拆借资金给急需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对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深入分析,其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与国家现行金融法规相违背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与企业发生借贷行为,国家金融法规早有规定。已实行多年的《借款合同条例》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实行独立核算的全民和集体企…  相似文献   

19.
20.
谢甫成  陈昆 《金卡工程》2010,14(8):10-11
虽然在宏观调控法学中对宏观调控行为还没有做过细致的分类,但客观上这种具有强制规范效力的宏观调控行为却一直是宏观调控法学关注的焦点。所以引入"规范性宏观调控行为"概念是本文做的一次尝试,寄望通过对它的研究,为宏观调控法学理清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