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直接税与间接税税负水平和税收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税务总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关系"课题组 《涉外税务》2004,(4):34-38
高税负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其税负和税收收入中直接税所占的比重较大;中等税负国家税收结构表现出以直接税为主或者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特点;低税负国家税收结构表现出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或者以间接税为主的特点.直接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是高收入国家,间接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是低收入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税负水平的上升,直接税税负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1994年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全省的经济总量规模及结构状况都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9年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从1994年的4057.3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631.75亿元,净增1.62倍,年均增长1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4个百分点.9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4.
宏观税负和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剔除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的正向影响后,1999年至2007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且税负水平的快速上升显著降低了经济总量的上升。在主要税种中,营业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最弱,而个人所得税的负效应最强。短期,增加营业税而相应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在不改变税收总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5.
6.
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及幅度决定税收增长及幅度,税收增长及幅度反映经济增长及幅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税收增长及幅度常常与经济增长及幅度不一致,甚至相背离。但是它总是以经济增长为轴线上下波动,并且从长期看,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应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7.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我国持续了8年的税收高增长态势,在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戛然而止。以南京市为例,2009年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下降0.54%,其中国税收入下降6.7%。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基调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风向标,是税收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下实现税收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呈正相关,但并不等于相关程度强;税收与经济应保持协调增长,而未必是同步增长。我们应力求实现税收的最优化而不是最多化。这需要我们辩证地分析税收负担与纳税人的承受能力以及纳税人负担重与财政吃紧的原因,正确把握和处理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长远与短期、依法治税与完成税收计划任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就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税收及税种结构、税负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述评,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税制结构的演变受到经济因素、政府政策目标、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和约束,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考察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税制结构和税种结构均比较稳定,直接税占比高但税种分散,货物与劳务税仍为最大的单一税种;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相对稳定但税种结构呈趋势性变化,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均稳中有升。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缴款是国家间税制结构差异的主要来源,企业所得税负担的国际竞争面临深刻变化。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双主体税制结构,直接税收入中所得类税收、企业主体税收占比较高。鉴于此,我国应在强化均贫富、促消费的目标下,提高个人所得税比重、完善财产税制度、加强自然人税源管理;在新经济增长模式下,对增值税进行适应性调整和税负优化。 相似文献
12.
夏晓婷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4):58-63
国内外学者对税收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经验分析,但相关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分别从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而获取有益的启发,以期对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刘成龙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2):41-50
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税收分配效应、税收累进性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整体税制及主要税种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直接税发挥了收入分配的正效应,间接税发挥了收入分配的负效应,受税制结构影响,我国整体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为负.提高直接税比例、适当降低间接税比例以优化税制结构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sures of aggregate revenue, the requirement of a reduced role for customs duties for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the complexity and strains of the current system together point clearly toward the desirability of tax reform in India. Since domestic indirect taxes provide the major source of revenue, they deserve special atten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dia would benefit from moving toward a system of value-added taxation (VAT) and focuses on the way in which a VAT (or VATs) can be best introduced into India given the country's federal structure. Three different options are distinguished: a central VAT, dual VAT, and states' VAT. We argue that the first is politically infeasible, that the second represents the best way forward in the short term, and that the third deserves consideration as a long-run option.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roblems that would arise under either a states' or a dual VAT with regard to taxing interstate trade. 相似文献
15.
税收手段是产业结构政策的间接干预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间接干预手段在产业结构政策中的作用将日益增大。在产业结构政策的间接干预手段中,税收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同时税收手段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与其他手段相互补充和配合,以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税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状分析、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对税收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但其影响作用并不显著。我国应正确对待税收优惠的作用地位,并全面考虑影响优惠政策的因素,采用更为有效的税收优惠工具,有的放矢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用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16年间30个省级单位的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既定税负的情况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但各税类、税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很大。就税类来说,财产税和流转税较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就税种来说,车船税和增值税最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最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所以,即使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也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税收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涉外税收体系中的关税、所得税和增值税等也经历了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涵盖诸如加快增值税转型步伐、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调整与完善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加强国际税收合作等各方面。涉外税制的改革与完善将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有助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A Growth Maximising Tax Structure for New Zea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nual growth rates of real GDP in New Zealand have varied widely, from 18% to –8%, since World War II.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ax burden (the ratio of tax revenue to GDP) has trended upward from 23% to 35%. The tax mix (the ratio of indirect taxes to direct taxes) has varied between 0.31 and 0.75, having increased recentl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ax.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a combination of the tax burden and the tax mix which would maximise the rate of growth of real GDP. We find that such a tax structure would have a time-varying tax burden with a mean of 22.5%, and a time-varying tax mix with a mean of 0.54, which implies a mean share of direct taxes in total tax revenue of 65%. We also find that a move to such a tax structure would generate nearly a 17% increase in real GDP, and while this increase would yield a 6% reduction in tax revenue to the Treasury, it would deliver a 27% increase in purchasing power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